高大的城墙落下了壮阔的阴影。
唐军士兵们抬头,仿佛注视着巍峨群山。
神都有六十四处巨门,今天,便有一座城门专为迎接唐国使团而开。
六十四门,都用祥禽瑞兽作为别称,四方正向自然是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玄武门,其他诸门,又有类似龟寿门、祥鹤门、顽狸门、青鸟门等等。
唐使团进入的城门名称,则引人玩味,叫做天禄门。
“奇怪,”一名唐人文书好奇地对身边白衣入城的王鸣鹤说,“天禄门是军门,用来迎接我们使团,却叫人有些不解。”
王鸣鹤还没有说话,另一名唐人备官就笑着说,“你懂什么,这是周唐一家。国之大事在戎与祀,这是看重咱们呢。”
说话间,使团前方传来了一阵喧嚣,唐使团的第一批成员已经入城了。
唐使团分为三个部分,次第入城。
第一部分,唐使团以国信使、副使、随同使为主,人数很少,只有唐使和一些西土随同的小国使节;
第二部分,则是携带唐土礼物的众多‘贵胄’,因为唐国草创,并无许多贵胄,这些人一般由唐军遗孤和唐国备官、士人担任;
第三部分,便是剩余的‘白衣唐人’,包括唐人民夫以及雇佣来的各地向导、商人、工匠。
国信使陈从哲的身边站立着副使,身后则跟着托莱国、莱赫国、布尔萨国、费伦茨国等使者。
这些国家没有自主通使权,主要作用是增添天朝威仪,也加大唐国的筹码,作为回报,则是唐国允许他们加入到可能的‘对周条约’中。比如莱赫国的一名外交官代表,就希望代理未来周国货物在半岛上售卖事宜,当然,从唐人手里拿货。
陈从哲在一处高坛下按照约定的礼仪,叩拜了周朝皇帝的画像。
一名宫中来的官员正式赐给了陈从哲‘国信使’的文契,并且赐给了唐旗,约定了唐旗制式。
从今天起,周朝正式允许唐国使团悬挂唐旗、公开身份。
赐给陈从哲文书之后,周朝官员又按照唐国使团提供的名单,对使团成员各自赏赐,赐给文书。
文书的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唐国众人从此再周朝拥有了合法的身份,尤其是文书中对唐国承认了‘函夏赤子,皆我昆弟,西极唐邦,为我甥侄。’
唐王章白羽白捡了个便宜叔舅,辈分上吃了亏,但唐国,则重新回归了‘天下’的范畴,从此唐国可以将周朝当做后盾,与西土列国争横。
在礼法上,唐国还需要在宗庙中给周朝皇帝留下一个位置,在对外交往中,应该使用周朝年号。
不过,周朝多半是猜到了唐国看似不像是特别乖巧的国家,所以跟本没提使用年号的事情,甚至没提父母之邦的说法,只是将唐国的地位放在了庆国之上,也就是放在了诸侯国之上。
沛国钱樵知道了此事,多半会一边明里唾弃,一边暗自羡慕。
国信使等人入城后,周朝对等的官员便开始离开。
陪唐国使团从外凉州一路走来的接伴使辛老,也正式在此与众人告辞。
临走之时,辛老留下了几首颇有趣味和慷慨意的诗歌,其中有‘鸡鸭成群晚不收’之语,颂唱之时,引得唐人使团哄然发笑。
陈从哲用手指戳着诗帘,对周围的懵懂唐兵一个字一个字地点评着辛老的诗,说辛老的意思是‘埋怨唐国来晚了’。
辛老白了一眼,心中暗自感叹,唐国毕竟飘零异域、隔绝中州,诗文颓败竟然至于此地。
昨天陈从哲赠送了一部唐国诗典给辛老,据说是唐国有名的大诗人石越出的集子,辛老准备回家了翻翻看,摸一摸唐国诗坛的成色如何。
接伴使徐徐退尽后,馆伴使便率领属下前来。
馆伴使的身份极为高贵,竟是柴姓。
此人先祖虽不在皇室嫡支,却也是世代封侯,可惜前几代出了个纨绔家主,一生游侠做派,喜欢结交绿林中人,落得被罚没爵位的下场,只得举家迁往神都。这两代有了子弟读书做官,家道才有好转的迹象。
一番宣喻之后,馆伴使搀住了陈从哲的手,眉眼有亲切喜色,言语温和近人,“唐使,闲话少叙,二十五日之后便是吉时,到时便可入宫觐见。天子为迎接唐使,已开始斋戒。皇后及诸皇子、王子,如今也恭候如仪。天下各郡,望宿、名士都在加急赶来观礼。唐使即将名动天下了!”
陈从哲心头感触,“只是诸侯怕是要骂翻我陈家祖坟”,可眼中却流下泪来:“远人粗鄙,使天子烦忧!”
“哪里话哪里话!”馆伴使牵着周使的手,领着他走向内城。
馆伴使随行的副使、椽官、佐吏,也干练地接待起了唐国使团:礼物被清点登记后送入仓库之中,人马被安置在城内一处大庙里,使团成员被拨发了金钱赏赐,宣告了都城内走动的文书。
第二批、第三批唐国使团成员,也开始陆陆续续地进入城内。
半日后,玄马庙。
此地已成为使团驻地。
几名真人和童子清扫了大门,领着唐人祭祀了天尊、诸圣,便将厢房礼殿都让给了使团成员,自己去别院清修去了。
王鸣鹤领到了一身周人锦袍,换上之后,便在庙内游荡。
有个老真人见到唐人稀客,便端着一壶茶请王鸣鹤喝。王鸣鹤道一声‘却之不恭’,便坐下喝茶。
老真人一边喝,一边将玄马庙的来历说给王鸣鹤听。
据说古时一位伽毒僧人来此讲法,讲了七天七夜,可惜没讲赢一位先师,最后伽毒僧人羞愧难当,将坐骑白马一把火烧死。那匹白马在火中化为石头,被烧得漆黑,后来,此处便被称为玄马庙。
“先生说说,当初要是那伽毒僧人讲赢了,此间当叫何地?”老真人笑着说,“是不是叫白马寺了。”
“中土诸师皆有大才,怎会输给伽毒人。”王鸣鹤谨慎地说。
“无妨,客人不必说这些讨我开心的话,”老头哈哈大笑,抚摸着白胡子说,“唐乱时,‘开海天子’便说过,函夏不可固步自封,人有所长,师之无愧。如今国朝不奉神鬼,我庙门中人也乐得清静,爱信就信,不信无妨。”
“哈哈哈,真人倒是想得开。”王鸣鹤笑着,眼神却清亮,“为何提起唐皇呢,莫非您有话想问我?”
“没有,只是喝茶。”老真人打着哈哈。
王鸣鹤不再多问,只是低头喝茶,之前被陈从哲老匹夫吓唬过,现在总容易心思乱飞,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