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81章 第 81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免费阅读

第81章 第 81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
    水月庵的这件事,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瓜太多,不知道吃哪个”。

    水月庵的尼姑偷人?这香艳的事儿当然容易流传。但是,水月庵没有在民间经营过香火灵验的名声(本来就落魄,净虚也不希望庵中人来人往),这不正经的乡野小庙,出个风流尼姑……

    貌似这剧情不算很少见?

    至少和别的一比,就全不算什么了。

    妇人们都对那包揽诉讼的后宅夫人们品头论足,对智信的经历表示不齿,对那倒霉被牵连的贾家姑娘表示怜悯……

    而卖官鬻爵、包揽诉讼、南安郡王、储位之争……(那认出二皇子门客的公子哥儿,和大皇子的母家沾亲带故)

    这一类政/治相关的消息,则是京城里老少爷们最爱的话题。

    当然,那传说中倒霉被牵连的贾家姑娘们,也难免要被拉出来品头论足一番。

    至于为何会如此,得说还是因为贾琰。

    吴家和二皇子出手,不想牵连太多,他们派出去的手下,也都知道避讳。熙凤等人的反应又很快。本来吧,完全可能蜗居院中,等着风波过去,再收拢人手离开。

    但贾琰带着一群公子哥儿一冲阵……

    那些公子哥儿,哪里会考虑得那么周全。

    他们见外面打成了一团,就当贾家的女眷已经被冲突了,自然是要去救人啊。

    不等贾琰反应过来,这些公子哥儿在完全占据上风之后,就冲进水月庵去了。一通乱哄哄的到处乱找。

    还包括那位来拜访的夫人的儿子,以及偷偷摸摸来看人的卢家小公子。

    而守在熙凤两人院子里的,本来就没两个人。

    且看到那些衣着华贵的公子哥儿,也缺了两分底气。就让人闯了进去。

    然后,宝钗和迎春就倒了霉。

    作为未嫁的姑娘,却也落到了许多非亲非故的少年郎眼中。而宝钗又是何等风姿?当场就倾倒了好几个。

    贾琰的朋友就算了,文采不够。那卢小公子,当场就给宝钗作诗一首,回家就主动要求卢家提亲。

    这件事传回贾家,王夫人几乎当场气晕。

    ——虽然事后的事情证明她应该不是气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迎春和宝钗两人确实是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来是在相看迎春的那家人没了下文,传话说等段时间再说。

    而卢家,本来是打算好了,宝钗真是个绝世美人就来薛家求亲。

    因为这件事,反而又将卢家小公子压了下去。

    贾琰怎样不说,贾瑛是因此后悔不迭。

    他居然还因此开发出了风月宝鉴的“回放”功能。哪怕他当天是因为地藏庵的一些线索不在当场,事后却依然从风月宝鉴中看到了当时的情况。

    看完之后也挺无奈:熙凤带着迎春和宝钗其实也就是被人看到了。

    那些公子哥儿,要说做什么更过分的事情也不至于。

    熙凤处事还是很果断的,若换了个胆子小的过去,怕是会更不好收拾。

    但话说回来,若是仔细统计下京城中的议论也能发现,水月庵出了那么大的事,牵扯那么多,若不是看到的人表示:

    “那位姑娘实在国色天香”。引发众人遐想,换上个容貌一般的姑娘过去,哪怕是更不好收拾的事情,多半也会湮没在诸多更劲爆的话题之中。

    当然,就是现在,贾家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困扰太久。

    水月庵的事情闹出来没几天,贾政回来就要休妻!

    他这个要休妻,还不是贾赦那种闹腾的休法。据说,贾政脸色阴沉的从衙门回来,去了梦坡斋的外书房,屏退了门客,就在梦坡斋独自坐了好一会儿。

    当时就叫那些清客很惊奇:老爷这清闲官儿做了这么多年,也不挡着谁的路,都不用每日去衙门。如今女儿都做皇妃了,反而有人找麻烦了不成?

    贾政坐了好一会儿之后,就叫书童进去磨墨。

    书童跟着贾政多年,一般的字是认识的。

    看到硕大的“休妻书”三个字,一下子就用力过度,将墨汁给溅出去了。然后贾政反应过来,将书童赶出了梦坡斋。

    这书童也是平日里受了王夫人许多恩惠的。

    他连忙就给王夫人传了信去。

    王夫人这几天心情都不好,大半人等还以为是因为水月庵的传言——毕竟经常上门么——以及宝钗的遭遇。

    但具体怎么回事,府中有几个人知道,王夫人自己也知道。

    她现在每天在心里念叨的,就是别被查出来,或者被查出来了,至少她是德妃之母,也轻轻放过。

    贾政那边传消息说要休妻,王夫人立刻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也立刻就炸了。

    如果要旁观者来说,她这时候最适合的方式是去求贾母,甚至去请族长贾珍。毕竟作为德妃和祥瑞之母,哪怕贾母再厌恶她,贾珍往常再怎么看她,都好,都会尽力压下这件事,不让贾政休妻。

    但王夫人这么多年来,好容易在婆媳之争间稳稳地占到了上风,又哪里可能轻易去求婆母?

    贾珍就更是她看不上的人。

    平时都未必能想到去向这两人求救,更别说惴惴不安的现在了。

    王夫人气势汹汹的带着下人去找了整个贾府(虽然也看重功名利禄但相比之下)最容易书生意气的贾政。

    毕竟她自认自己这些年来,给贾政操持家务,打点上下,还生了有出息的儿女,又辛辛苦苦的跟着贾政那不入流的官位,在低阶诰命上挣扎了许多年。实在是没有半点对不起贾政的地方。

    就算是包揽诉讼赚了点私房银子……

    京城中这么干的夫人难道少了?

    王夫人本来就不是什么行事很周全的人,这时候又特别仓促。贾政则在有时候特别执拗。

    夫妻两个撞到一起,好一场大闹。

    平日在贾政面前素来恭顺贤淑的王夫人,据说是哭闹撒泼要撞脑袋的招数都使出来了。叫贾政气得骂都都能几个词翻来覆去的骂。

    也叫其他听见的人目瞪口呆,并且终于有了实感——这王家出来的姑娘,还真是一样一样的啊?

    最终,这场闹剧终结于贾母的赶到。

    贾政确实是个大孝子,再是愤怒,在贾母面前也是不敢闹的。

    王夫人经过之前那一场,也确认了贾政是真的有这个狠心,真的想要休了她,也吓坏了。虽然还是放不下架子如何去哀求贾母,到了这时候,也跪在地上哀哀哭泣。

    事情总算是有了回转的余地。

    在这事情闹大的时候,整个贾府都乱了,下人们到处乱说,但也都精准的点出了最近的热词“水月庵”。

    内院的黛玉和惜春也有听闻。

    但这种事,贾瑛是肯定不能给他们转播的。

    贾瑛还在给地藏庵的事情收尾,就算是在家,也只能和宝玉、探春一样,去给王夫人求情。让贾政收回他的休妻书。

    黛玉和惜春没有去,可听见紫鹃传来的消息,也惊呆了。

    不过,黛玉是完全接受贾府没落的,对王夫人也没有任何感情。也就是惊奇了一下,没有其他感想。

    这次重演王夫人也有些小动作。但毕竟她自己强大了,就远远不到“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程度。

    她知道自己在“原著”之中,受了王夫人很多磋磨,但毕竟也只是“知道”,切身的体会不够,对王夫人也就没什么恨意。

    而惜春,这几天下来,已经彻底接受了黛玉告诉她的这些事。

    也知道了贾瑛对付水月庵,正是为了拯救自己的母亲。

    她对王夫人同样没什么感情,这会儿在黛玉的教导下,能以另外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太太做的事情,就是,包揽诉讼,是已经被查出来了吗?要是里面牵扯人命……不用将太太带去……衙门?”

    “王家的家主是边疆重将,太太是他的庶妹。”黛玉提都不提元春。那就是贾家的面子,对皇帝来说无关紧要。

    “再则,想来南安郡王府的那件事,与她无关。而做过类似事情的女眷,在勋贵家中怕是不少。”

    “法不责众?”惜春想了想,说。

    “只是不到时候。”

    皇帝想要专心对付南安郡王,各个击破。还不打算对整个勋贵体系下手。

    贾政能够安然无恙的回来,自己写休妻书,就意味着,查出王夫人包揽诉讼的事情以后,皇帝并没有打算追究。

    顶多就是亲自,或者派人对贾政教训了几句,让他做好“齐家”,再来“治国”。

    甚至并没有打算闹大。

    结果夫妻两个能在自己府邸里面闹成这样……也很神奇就是了。

    贾府这个筛子,能瞒得住谁?

    “那以后,‘到时候’了,这些事还会再翻出来么?”惜春继续问道。

    “可能会,可能不会。但大概率是不会的。毕竟水月庵的事情,这段时间肯定要盖棺定论。”黛玉道,“反正‘到时候’了,想要找事,也不会在乎这一件两件。”

    惜春还想说些什么,灵竹就在外面招呼了一声。

    却原来是贾母那边来了个二等丫鬟。

    这二等丫鬟听见灵竹说黛玉正和惜春在房间里看书画画,却也没有打搅。只在门口问候了两句就走了。但听她话里的意思,却是让黛玉和惜春晚膳不用去贾母那里了,会有人送过来。

    想来也是要专心解决王夫人的事。

    且她还想要黛玉嫁给贾瑛,就肯定不能让黛玉在王夫人最落魄的时候在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