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71章 第 71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71章 第 71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转载请注明出处:..>..

    熙凤深知,宝钗若是嫁进贾家,只会成为自己的对家。

    而亲妹妹王伊,甭管嫁去哪儿,都不会帮她一丁半点。

    自然就有心拉拢其他人,尤其是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的话,她看出来,拉拢了黛玉,惜春也就差不多了。

    而前两者,本来就将关系维系得不错。

    现在就是探春这边需要她多费心——她之前虽然讨好嫡母,但见多了,不用她挑拨,都能知道嫡母靠不住。

    剩下的,就是让探春有学习理家、施展才干的机会了。

    是以,她不但将“庄子上设宴”的机会交给了探春,还特意告诉探春姐妹两个,“这事儿本不该我管。但太太事多,一时间顾不上。你们大嫂子有点儿闲心也都放在兰哥儿身上了,这些事更不会管。我既然想起来,那就少不得费点心。如今恰好在准备中秋家宴,你们两个最近也没事,也没地方玩,就都留在我这儿,看我怎么办事的。三妹妹听说字的好,算得也快,给我记点小帐。”

    如果说探春之前就觉得惊讶。

    这会儿简直觉得馅饼从天上掉下来了。

    她当然也知道,熙凤和王夫人不对付。但她的嫡母可能给她这种机会吗?不可能!

    迎春之前亲都定了,还是说给国公府的嫡长子,是预定了未来宗妇的身份。

    谁说要教她理家了吗?

    没有!

    所以,她可能放弃这个机会吗?

    探春一咬牙,脸上却都是笑,“二嫂子提携我,我哪有不应的。”

    惜春对此没啥兴趣,但待在家里也无聊,就也无可无不可的点了点头。

    *

    接下来两天,探春和惜春就在熙凤这屋子里长住了。

    中秋节要来,这不只是家宴在如今大动土木的前提下如何安排的问题,也有着各家亲朋好友之间的人情往来。

    探春心细,年纪虽然不大,但从自身的用度上,就在打探外面常用物件的价格。揣摩家中的用度。

    也在从熙凤、王夫人聊天的一些细节上,揣摩家事的处理、亲戚间的往来。

    一旦熙凤有意教导,探春上手飞快。

    惜春在熙凤这边,家事稍微听了几耳朵,就觉得烦。主要是因为黛玉教导,她能听得出其中被默认的各种情弊,却又不像探春那样能沉住气应对,心中更是不耐。

    学了一些就撂开手。

    干脆带大姐儿去了。

    熙凤是很喜欢大姐儿,但她诸事繁杂,上下应酬,能带女儿的时间不多。惜春年纪本来就不大,却一本正经的给小娃娃念书讲故事,还会给小姑娘画些很简单的画。

    倒是和大姐儿的关系迅速升温。

    一度想给大姐儿取个名字。

    但大姐儿自生下来就身子不好,早听了人说的不要早取名,惜春也就是白想想了。

    *

    对此,王夫人知道了,自然是很不快的。

    但熙凤愿意教导中馈,这也是姑娘们该学的活计。大户人家,这正经比女红什么的还要紧多了。

    她到哪里都不能说出不对来。

    让她自己教,她更不乐意。只能当没看见了。

    底下又不免骂了李纨几次,说她没用,让熙凤将姑娘们拢了去。

    ——所以,李纨一心想着靠儿子,倒也不能说全无道理。

    眨眼之间过了中秋,熙凤果然就开始安排去庄子。

    除了贾家这几个姑娘,她又念着老太太的心思,让探春写信去邀了湘云。然后她自己又请了最近往来比较多的两个年轻媳妇。

    一个正是伏氏,一个卢氏则是兵部侍郎家的媳妇,是在王家认识的。

    这两位都是外地的将门出身,性子爽利不怕人,也不喜欢张口贤淑闭口贞顺的那种,很和熙凤的胃口。

    她还特意请示了贾母,将探春、惜春提前两天先送去了庄子上。

    理由是,“三妹妹大了,也该给她些事情练练手。四妹妹先让她去陪陪她林姐姐。林妹妹去庄子上,本就是要避人。这次我们过去,难免搅扰她。让四妹妹先代我们去陪个罪。”

    王夫人当时也在场,依然不好说什么。

    有心想要给熙凤找点茬,但她现在该拿回来的权力多半都拿回来了。再收权,多半都是吃力不讨好的。

    费心费神,保不定还要填窟窿。

    大抵也就是拿得多了,熙凤才忍不住要闹。

    再拿,她就更没顾忌了。

    在这种权力争夺上,王夫人还是知道分寸的。尤其是她现在越发看重自己仁厚的名声,需要严格管束下人的那种事情,她就更不愿意沾手。

    倒是有心交给李纨。

    可不说世俗族规,李纨比王夫人还要重名声呢。真要管了,只会越发放纵那些下人……

    至于探春的表现,王夫人却是不放在心上。

    不过是一个庶女。

    一句话就能决定命运的玩意儿。不管怎么扑腾都好,结果不都一样?还能越过她去找婆家不成?

    *

    黛玉在庄子上看到探春和惜春,却很惊奇。

    等到仔细问了他们会提前过来的原因,黛玉也只能叹气了。

    鼓动熙凤去参加法会的时候,她就料到她会有所触动。但那时候,她本来以为,想要维持原判的话,还有一僧一道做帮手。

    谁知道,人家撂开手不干了。

    要是她再不管,那,还能不能维持原判,就真不好说了。

    在《红楼》原著里,熙凤和宝钗之间的关系冷淡疏远是很明显的。

    宝钗平日里多八面玲珑的一个人。

    但除了会很无礼的用“颦儿”的小字来称呼她。

    也就是会以妹妹的身份,用“凤丫头”这种长辈的口吻去称呼熙凤。

    抄检大观园,熙凤看似用“客人不用搜检”这样的话将宝钗摘了出去。

    但事实上,这份特殊待遇,却是逼得本来以主人身份在大观园帮忙打理家事的宝钗不得不请辞,自此搬出大观园。

    宝钗想要嫁宝玉,她和熙凤之间就是必然的、不可挽回的敌对关系。

    可不管是宝钗还是熙凤,本来也都只是将之放在了水面之下。

    不像现在,熙凤将宝钗和湘云一般看待的态度摆得那样明显。

    同样,在那本书里,熙凤对探春固然有着欣赏之情,却没有对探春伸手。因为王夫人是探春的嫡母。

    在礼法上的优势太大了。

    伸手就是挑衅,真要帮忙等于直接从王夫人口中夺食不说,还要被人疑心是不是扶庶灭嫡。

    现在熙凤这样做,王夫人可能还没觉得熙凤会“帮忙帮到底”,黛玉却是知道,熙凤是做好这个打算了。

    探春来,就是在黛玉这儿坐了坐。

    聊天是肯定没心思聊天的。

    黛玉也不会久留她。

    但这座庄子,最先就是她理的人手,黛玉的消息还是灵通的。知道是贾瑛陪着探春、惜春逛庄子,角角落落都去看了。后来迎春也有加入……

    晚膳的时候,探春拉着惜春和迎春商议去了,贾瑛却跟着膳食到了黛玉的屋子里。

    看贾瑛的样子,虽然有些烦恼,却也没有特别难过的样子。

    黛玉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想错了。

    但是没有。

    在灵竹守到了门外去以后,贾瑛就低声问尚且自己在用膳的黛玉,“林妹妹,你说太太她……”

    嗯,评价过姐妹,就该考虑到细节了。

    到底是亲娘,怎么都该要想到的。

    王夫人这个,不说在红楼原著之中,后面的剧情里面,她会做的事情,只说现在,因为包揽诉讼的缘故,手上就已经有不知道多少孽障了。

    她上辈子积累了再多的福分,也禁不住这么折腾。

    对于黛玉来说,这事件无所谓的事。

    但有这么个亲生母亲,就很糟心了。哪怕不去考虑“来世”,光是想今生,该怎么安排她,都够叫人头痛的。

    甚至黛玉可以负责任的说,宝玉在现世的红楼同人之中糟糕透顶的行情,王夫人的为人,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没个绝世好郎君,又没有个位高权重的爵位好继承,哪家同人文的女主,肯伺候这么个婆婆?帮她改造儿子?

    不过,如今的贾瑛好歹比书中的宝玉强一点儿。

    毕竟他从小就被王夫人忽视。

    与王夫人这么个亲生母亲之间的感情,比宝玉还是要薄弱很多。

    换成宝玉那样自小被王夫人百般关爱的,光是想让他接受母亲的真面目,就是千难万难。

    而贾瑛看黛玉安然下箸,毫无异常的模样,也就知道她的态度了。

    一时间垂头丧气。

    但他也不是全没成算。当然知道黛玉没道理为他的母亲谋算。

    王夫人待黛玉如何,府里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

    连宝玉都是知道的。

    等到黛玉用完膳,贾瑛才又小声问了一句,“林妹妹是否知道,如何让人觉着神佛显灵?”

    还好黛玉没喝茶。

    否则保不定真能破功,一口茶喷出去。

    “你这,怎么想的?”

    贾瑛赧然,“也想不出别的招。”

    黛玉摇摇头,“这并无意义。太太如今,本来就不会主动为了钱财去做包揽诉讼等事。而真正要争的,不会因为神佛显灵而放弃。”

    不能说捞够了,而是年纪大了,确实是开始谋求来世,有所敬畏了。

    要说书中打金钏、逐晴雯这些事,是能看出她早年性情。可就这两桩事,她也是没想着直接致人死地的。

    按照书中发展,真正会让她直接致人死地的,只有“林黛玉”吧。

    黛玉想了想,还是道,“给你个建议,真想让你母亲日后好过些。一则,断了她如今来往的那些僧尼道婆——如那马道婆,就是有些真手段的。学了些诡术。二则,将之前未完之事做完。将她如今手下那些陪房一个个查清整治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