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63章 第 63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63章 第 63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黛玉想,来庄子里果然是对的。

    因为被迎春的变化吸引,她什么都没做的观望了这么几天。平常很难见到的“相关人士”就一一找上门了。

    三皇子妃的眼神,是真的犀利啊!

    黛玉还是庆幸的,这个年代,女子的礼节没有严苛到需要随便跪拜的程度。否则她基本无法接受。

    尤其是碰上了这么个,还没见她就带着恶意,见她的第一眼,似乎就想抓花她脸的,身居高位的女子。

    “……不要说怠慢的话,原是我们是不速之客,意外叨扰了。”三皇子妃一开口,到底还是拿回了端庄的架子,挤出了笑脸。

    宣邑郡主忍不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啊?一来就一脸敌意。

    她也了解了楚朝的状况——公主郡主这样的宗室女很苦逼,皇后妃子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后宫干政的约束还是很严的。别说三皇子还有个争储的大关没过,就算三皇子妃妻凭夫贵的成了皇后,她也不用怕她。

    当下就冷笑一声,“嫂子知道叨扰就好。毕竟这两位,一位正经是出来养病的,一个是出来守父亲忌日的。你们……咦?嫂子你怎么带着个守孝的姑娘出门?这是哪位?”

    因为是从现世来的,来了以后也没见过两个守孝的女孩子,宣邑郡主才发现这个事实。

    这还亏得黛玉到了外面的庄子之后,就换了一身素白,连头上都只插了两支珍珠簪子。用对比之下极为朴素的装扮,给了宣邑郡主一个参照。

    否则,她还不会轻易的想到“穿白为守孝”呢。

    宣邑郡主看到那位之前未闻其名的黄姑娘,脸色就不大好了。

    她每次到贾家都试过问能不能邀请贾家姑娘们出门啊!

    得到的结果却每次都是“黛玉守孝不出门”。

    为什么这个就能跟着往外跑?

    “这位是京营黄大人家的姑娘。”三皇子妃勉强的介绍道,“我去上香的时候见着了她。她养父家里最近有事。都说生恩不及养恩,所以我捎带她一程,送她回家去。”

    因为黛玉容貌的冲击力还在,三皇子妃没能很好的掩饰自己的心情。这句话充分暴露了,她和这位黄姑娘“不熟悉”、“勉强同行”的事实。

    黛玉虽然被眼神带刺的盯着,却是保持着旁观者的心态,这会儿已经是完全明白,三皇子妃为什么要来这里了。

    不过,这两位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明明关系不好地位悬殊,却依然能走到一起?

    *

    三皇子妃和黄姑娘之间,有什么关系?

    亲缘关系自然是没有的。

    但一般人大概不会知道,三皇子妃能成为现在的三皇子妃,与黄姑娘的生父有关。

    在成为三皇子妃之前,这位姑娘也就仅仅是个平平无奇的四品京官的女儿。这四品京官还是没有后台的那种。官位已经基本到了头。

    这样的身世,哪怕是皇帝没有登基前,也很难看到眼里。

    是的,哪怕皇帝对自己三儿子的婚事不上心呢,眼睛本来也瞟不到这户人家。

    是忠顺亲王知道他急着给儿子娶妻平息当时的事态,提了一嘴:“这个段家书香世家,女儿家养得温柔娴淑,柔顺不争,容貌也可。因为母孝耽搁了几年,如今正是出嫁的年纪。”

    那么,忠顺亲王的信息哪来的呢?

    来自常年为他打探各家小娘子信息的黄姑娘生父。

    黄姑娘生父为什么会提起她?

    当然因为段家给了好处啊!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黄姑娘的生父得到了段家的把柄,才愿意提携他们一家子。

    而黄姑娘作为那人唯一的女儿,多半也就掌握了同样的信息。

    虽然黄姑娘并没有表现出来,但三皇子妃自然是要找机会试探一下的。

    尤其是在黄姑娘的生父死了之后。

    *

    如今三皇子妃的身份权势,已经远远不同于过去。稍微安排一番,就让黄姑娘到了尼庵之中,去为生父守经。她得以在尼庵之中,见到了这位黄姑娘。

    谁知道,这一见,倒是从黄姑娘的口中,知道了不少消息。

    黄姑娘不但从父亲那边,继承了段家的把柄。还知道有人觊觎三皇子妃的位置。甚至知道,那人在获得三皇子妃的位置之前,就已经在筹谋排除对手。

    “……您可以设法去见见,寄居在荣国府内的那位林家姑娘,就知道小女子所说是否为真了。”

    黄姑娘也是孤注一掷。

    她的年纪,已经耽搁不起。

    即使说自己不知道段家的把柄,也不会被段家善待。反而是以此把柄为要挟,不但能让三皇子妃认真听她说话,她也可以借此筹谋。

    即使无法阻止南安郡王府退亲,也能借此再谋一桩好亲事。

    ——王伊那边,虽然在黄姑娘面前透露了一点自己的心思,但她透露的是“做伴读时见过三皇子,对三皇子情根深种”这样的人设。

    黄姑娘只当王伊情之所钟不择手段,倒是没想过三皇子继位的可能。

    只想着嫁到京外,比如说南方的世家中去。想着到时候,三皇子妃也无法将她怎么样。

    *

    因为三皇子妃一来的态度就不好,宣邑郡主也炸起了全身的刺,拦在黛玉身前。

    结果就是,别说宾主相得了,哪怕是表面客气的氛围,也难以保持。

    迎春的思路完全偏移,看着宣邑郡主炸刺的样子,算是彻底肯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丫也是个穿的!

    黛玉虽然有缓和气氛的能力,但三皇子妃已经看她异常刺眼了,她也没兴趣冒头。

    要她说,三皇子妃想要看她,已经看了。

    想要再做什么,有宣邑郡主虎视眈眈的盯着也施展不开?

    为什么不干脆离开?

    不尴不尬的将人请到正堂坐下,黛玉都觉得几个人要没有话题可聊。

    可这段时间,到底够三皇子妃调整好心情了。她喝了一杯茶之后,就开了口,“之前宣邑说,林姑娘的父孝即将周年。”

    黛玉点点头,“是的。”

    不卑不亢、冷淡疏离的语气让三皇子妃皱了皱眉——虽然和府里那个钱氏不是一个路数的,也不知道三皇子到底是喜欢这个类型的脸,还是那种楚楚可怜的气质……但看看这张脸,配上这种气质……威胁只会增加不会减弱啊!

    三皇子妃的心底咕嘟嘟的冒着酸水。

    捏着茶杯的手指,都捏得泛白了。

    “说起来,林姑娘如今这是寄居在外祖母家了。”三皇子妃斟酌着语气说道。但听听她说的内容吧,这内容可远远称不上得体。

    宣邑郡主不客气的瞪了她一眼。

    但三皇子妃完全没有注意到。

    黛玉却依然心平气和,“是的。”

    三皇子妃短促的笑了一下,“林姑娘也算是有运气的了。外祖家不但安排专门的庄子,来让你守孝,还让家中出色的子弟在一旁护持……”

    宣邑公主忍不住了,放下脸来插口道,“嫂子今儿去上香了?”

    这话题转得有些突兀。

    三皇子妃楞了一下才道,“是……”

    宣邑郡主阴阳怪气的冷笑,“嫂子特意挑这个时节去上香,怕不是日子过得不大如意,才想要佛祖庇佑?这也不应该啊?毕竟嫂子这么乐观的人,连……日子也不至于过得不如意才对。”

    宣邑郡主最后还是压了一点,但那是照顾黛玉的心情和面子。

    ——能觉得丧父丧母无宗族护持的寄居外祖家是有运气,这不是“乐观”是什么?

    这番话杠得三皇子妃脸都红了。

    迎春大为感慨,穿越者已经见过好几个了。但宣邑郡主……真就是之前见得不多啊。看她这样毫不犹豫为黛玉出头硬杠皇子妃的架势。多见几次,早就该发现了。

    她只怕是穿越者里,最真心维护黛玉的一个了吧?

    三皇子妃确实是被宣邑郡主杠得颜面无光。

    没多久就告辞了。

    黛玉向宣邑郡主道谢。

    宣邑郡主“嗐”了一声,“我就是刚好赶上了。总不能让她逞威风。这两年见她,行事也算小心翼翼,参加宫宴,是话不敢多说半句的。没想到在外面竟然是这样的。”

    说着,宣邑郡主自己都愁起来了,“我回去打听打听为什么。看她今天这个样子,不像是能善罢甘休的样子。”

    黛玉也觉得这现任的三皇子妃比伏氏差远了——虽然她和伏氏也没有多少交流。

    不过,更重要的是……

    黛玉见过更多的穿越者,所以感慨之心比迎春还要多一点。

    不管是不是因为前世的滤镜,不管是不是宣邑郡主看穿了三皇子妃的地位……她见到的这么多穿越者之中,宣邑郡主确实是唯一一个,直接为她出头的穿越者。

    而且还多多少少冒着得罪上位者的危险。

    不过,黛玉依然没有贸然的和宣邑郡主多说什么。

    在迎春还在纠结要不要多拉一个盟友的时候,黛玉抽空去问了灵竹,贾琰到哪里去了。

    贾琰跟着猴子也就走了半天的时间。

    根本不可能跑远,也说不了太多的话。

    更别说他还是从其他方向回来的,路上还被三皇子妃的人刻意拦住了。

    但是,贾琰的遭遇,必然能表明这世界的“神界”对如今局面的态度。这可比她在镜子上问,要直接多了。

    得知贾琰现在没事,趁着迎春拉住宣邑郡主的功夫,黛玉就去见了贾琰。

    贾琰还不知道三皇子妃具体什么态度,但他也足够纠结的了。

    因为他也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见黛玉来问,连忙主动请教,“那灵猴,让我拜一个雕像为师……我瞅着那雕像,应该是清源妙道二郎显圣真君。可这附近也不该有真君庙?就有,拜雕像为师也实在是……”

    黛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