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62章 第 62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62章 第 62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看到黛玉,宣邑郡主一脸的喜气洋洋。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黛玉是来守孝的;而迎春的亲事,才出了变故。她不能表现得太高兴。

    而且,迎春这亲事,她也真不好说什么。

    直到石安青失踪,指婚的圣旨也没有下来。所以,要说为了公主来道歉什么的……这不是反而破坏了贾家之前的打算吗?何况她和公主也不熟。

    她只好说起自己的事,“我来城外看庄子,恰好听见贾家的姑娘住进了邻近的庄子,想着许久未见,就忍不住过来做客了。”

    迎春以为石安青是自己倒霉身亡。

    毕竟也没相处过,真正的感情是没有的。加上之前又和贾瑛宣泄了一通,颓丧的心态倒是消失得差不多了。

    感觉未来又有了几分指望。这会儿有了放松的心情,就问宣邑郡主,“郡主怎么到郊外来看庄子了?”

    一边说,一边打量了一下宣邑郡主带来的那些嬷嬷丫鬟。

    和之前宣邑郡主到贾家做客时带来的人相当不同。

    这些嬷嬷丫鬟,一个个都是以宣邑郡主为主,恭顺谦卑的模样,即没有用挑剔的目光盯着他们,也没有用严苛的目光盯着宣邑郡主。

    不是那种时时刻刻紧迫盯人,觉得她们随时会犯错的那种人。

    迎春很惊讶,将心中所想写在了脸上。

    “是啊,我定亲了。”宣邑郡主就忍不住洋洋得意的说。

    说完了才再次想起迎春的事,想了想才道,“是皇商陆家。”

    “皇商?”迎春惊讶的重复道。

    “是啊。”宣邑郡主携着她的手,由黛玉引着,

    往屋子里走,“商人家么,哪里还要那么大规矩。以往我身边的人,有宫里指派的,有母亲指派的,都是生怕我犯错。如今我都定亲了,就不是定的商人家,以后也是一宅主妇,难道还要一群嬷嬷,整天告诉我该怎么做么?若是还如以往一般,不出二门,不问世事,陪嫁多少的庄子,只怕都收不上多少东西来。什么情弊都看不出。”

    说着,宣邑郡主发散了思绪,说了一通,还挺感慨的样子。

    不过,黛玉也不是很奇怪。

    因为异能者的觉醒是有时间限制的。能在步入社会之后觉醒异能的例子万中无一。半途觉醒都在青少年期。

    而要是精神力隐藏不好,在毕业离岛之后,很快就会被妖魔鬼怪盯住而丢命。

    所以,宣邑郡主应该和迎春一般,都是前生没经历过太多的年轻人。

    只是,宣邑郡主大概上辈子死得比较有故事。

    从她对待婚姻的态度上能看出一二。

    选择商人之家,倘若不考虑爱情的因素,以她郡主的身份来说,是能让她过得比较自在的选择。

    迎春也是若有所思。

    宣邑郡主还自己说得高兴,一副得到自由的表情,“到时候,我就可以多出门了。”

    听她这句话,就知道她为什么在迎春面前,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说完,宣邑郡主还凑到迎春耳边道,“要不要我到时候给你相看一下啊?”

    迎春吓了一跳,眼神闪过疑惑。

    她倒是没有想着宣邑郡主给帮忙相看对象这事儿本身妥不妥当。

    但这态度,是不是过于热情……

    *

    迎春以前没有怀疑过宣邑郡主。

    因为宣邑郡主是因为王伊出现的。

    没有王伊,王家就不会有郡主伴读。虽然宣邑郡主热情了一些,但毕竟只到过贾家几次。

    想想这位郡主平日里受到的各种约束,迎春曾觉得,她们这些女孩子,不管去谁家,应该都会欢天喜地的。

    难得放风嘛!

    但也正因如此,迎春其实没觉得和宣邑郡主有多深的交情。

    这句话就显得格外的交浅言深!

    *

    宣邑郡主本身也没考虑迎春的反应。

    毕竟对她来说,迎春算是捎带的,黛玉才是她主要想帮着相看的那个啊!

    和最开始全凭前生印象的时候不一样,宣邑郡主到贾家几次,旁的收获没有,她母亲和身边的人,可是已经将贾家的不少事情透露给她听了。

    加上她的有意打听。

    如今的她,对这个世界的贾家,多了许多的了解。

    比如说,她和迎春同样震惊的发现,贾家虽然糟烂,却绝非好粥里的老鼠屎。而是没落勋贵家的平均水平。

    然后,又震惊的发现,贾家居然比其他没落勋贵世家要强一点,因为后代里面出了贾宝玉和贾琰。

    贾宝玉在后世被人左右前后的看不上,但在这个世界却被视作盛世祥瑞。

    因为贾琰生拉硬拽的关系,贾宝玉居然小小年纪就有个风流才子的名头——之所以说风流,是因为那些与女儿家有关的言论。

    贾琰则是“有乃祖之风”,在纨绔子弟们几次玩笑一般的游猎、武比之中,都是鹤立鸡群。且据说制式文章做得特别好,已然是文武双全、后起之秀了。

    加上最近的元春封妃,亲戚家的王子腾又是新皇身边的左膀右臂……

    俨然已经有枯木逢春之态。

    就连礼亲王妃都和宣邑郡主感慨过,那贾宝玉有名士之姿,等长大几岁,多半能成为京城诸多少女的美梦。就是不懂经济世情,做丈夫靠不了谱。

    就算有后半句,这评价也太高了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这样的评价背景下,如果说贾家有意将寄居在府内的孤女嫁给贾宝玉当正妻,那简直是特别仁义厚道的人家了。

    若是这样,宣邑郡主还要帮着黛玉相看、选亲,在旁人看来,那不叫帮忙,甚至也不叫多管闲事,叫结仇。

    宣邑郡主就:???

    还好,因为宣邑郡主定了亲的缘故,和母亲的聊天范围就广阔了。

    就同样听她母亲感慨过:

    也不知道贾家怎么想的,这么个一看就有名士之相的,竟想要给配个皇商之女。哪怕如今诗词不如唐宋那般受重视了,也不能这样坑后辈啊!这让人往后在名士圈子里,不就低人一等了吗?

    家里明明养了的书香之后,家世也配得上的姑娘,偏偏倒是要许配给一个平平无奇的幼子……

    宣邑郡主:什么!!??

    贾瑛太低调太“不起眼”了,以至于如果不是特意去打听贾家的人,光听闲聊八卦,是很难听到这个名字的。

    比如说信息获取极度受限的宣邑郡主。

    ——虽然和贾家姐妹们有过交流,但谁也不会和郡主说起自家兄弟啊!

    她是在这次和母亲的交谈里面,才第一次知道了贾瑛这个人。

    再了解了一下这位“不起眼”的程度,就直接懵圈了。

    得说,这会儿她会跑到贾家的庄子上来,也和这个意外得知的消息大有关联。

    这会儿,迎春的疑惑其实表现得很明显了,甚至没对宣邑郡主的那句话表现出任何应有的羞涩或者喜悦,也没有及时回复她。

    宣邑郡主却浑然未觉,只依然时不时的看着黛玉。

    看着看着,又发现额外的问题。

    这个“林黛玉”如今也渐渐长成了,姿态潇洒风流,带着几分慵懒随意。除了看着先天不足,身体柔弱之外,气质是真的挺像那位“林老师”的啊!

    前几次见到,她和宝钗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合。和惜春的关系似乎颇为亲密……

    宣邑郡主这会儿也终于起了怀疑:这“林黛玉”,似乎也真的不对啊!

    *

    走向迎春房间的一段路,除了黛玉心无挂碍,迎春和宣邑郡主两人都走得自己心里百转千回。

    等到了迎春房间各自安置好,两人对视一眼,居然都忘了之前在说什么,说到了哪儿。

    还是黛玉指挥人泡了茶,端点心,先开口道,“我们这次来,只带了个厨子。厨房里帮忙的人手都是庄子上原有的。茶水点心都不免粗陋。还望郡主担待。”

    宣邑郡主忙说没事。

    然后想起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就道,“这庄子看着也不大,又在郊外。怎么就你们两人在此?竟没有长辈跟随?”

    “家中的长辈如今都忙着,哪里能顾得上这些。有家中的一位兄弟跟着照看。只是也不能来拜见郡主。”

    迎春心不在焉,黛玉就无所谓的和宣邑郡主聊起天来。

    倒是叫宣邑郡主本来已经产生的猜疑,又多出了几分不确定。

    她绞尽脑汁的想了会儿,才道,“听说你们家很是出了一位才子。这儿水光山色,若论景致,周围倒是有些可观之处,颇有野趣。倒是挺适合才子居住的。”

    这话说的,连她带来的那些,日后要在她手下过日子的丫鬟嬷嬷都有些受不了了。

    纷纷用余光瞥过来。

    迎春的眼光,顿时更为探究。

    黛玉依然很淡定,“该什么人来庄子里住,可不是我们这些晚辈能置喙的。”

    宣邑郡主心中暗呼一声:不是吧?为什么说起贾宝玉,林黛玉能那么平静啊?

    她正想再说什么,忽然看见黛玉的贴身丫鬟进来,附耳在黛玉的身边说了两句话。

    黛玉蹙起眉,“真的?”

    “是,三爷已经将人领到门外了。”灵竹也挺无奈。这事儿倒是怪不得贾瑛,换个人来也没法拒绝啊!

    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事情一茬一茬的呢?

    黛玉蹙眉对宣邑郡主道,“还请郡主担待……三皇子妃和黄家大姑娘在路上车子坏了,要到庄子里来坐坐。”

    ——天知道,这是什么奇葩的组合!那位黄家大姑娘,难道不是也要守孝吗?新鲜热辣的父孝啊!

    羽仙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