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57章 第 57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免费阅读

第57章 第 57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
    伏氏可能是知情者吗?

    伏家在京城可是没有什么根基的。今年才搬来京城。

    但在同时,之前王伊议亲的事情,却又让黛玉猜到,圆慧应该与伏家有关。

    法会之中,黛玉已经确认,这圆慧法师是昭通寺的著名大师。并不是常说话的那种。就是昭通寺成长起来的和尚。

    且已经是多年没有离开昭通寺了。

    正如王子腾夫人说的紫竹庵的尼姑一般。

    就不知道伏家是不是提前在京城落子了,或者,和他们有特别关系的,如圆慧这样的和尚有多少个?

    黛玉正思量着。

    迎春忽然在她耳边低声道,“石公子……是否能拒绝……尚主?”

    黛玉看着她,很干脆的摇头。

    石安青和离光昭不一样。

    南安郡王妃和南安郡王不是一条心,打压庶子也不敢太过。至少不敢过到毁庶子仕途的地步。且皇帝也忌惮南安郡王手上的兵权。皇位不稳时不敢大动干戈。

    石家……唐夫人敢那么做,必然是得到了丈夫支持的。缮国公府,又还有什么令皇帝忌惮的地方?

    石安青拒绝不了。

    黛玉也没法给迎春这样的期待。

    迎春其实本来也知道这个。但黛玉摇头,她还是再次肉眼可见的沮丧了下去。

    黛玉被扯开了心思。

    但想想,她之前想到的操作也很复杂,且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也就缺乏可行性。

    迎春反而给她提供了一个思路。

    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找石安青,才是最快的。

    石安青也许无法站在“缮国公府长子”的立场上拒绝皇室的命令。但是,他是个穿越者啊!一个想要建功立业的穿越者,肯让自己落入那样窘迫的境地吗?

    为了“这辈子”的父母之命?

    但黛玉依然不敢给迎春以希望。

    见迎春发呆,她就找到了站在门后的灵竹,对灵竹道,“你去看看,莫家大爷是不是醒着。若是醒着,请他等下有空来见我。”

    灵竹望望天色,到底提出了质疑,“姑娘,都这时辰了。”

    “那么,明天早上,晨省之前。”

    灵竹略感忧虑,但到底还是应诺了一声。

    黛玉在心中叹息一声,再次确认——迎春是不一样的。她不是仙神转生,没有遵循命运的义务。

    在这期间,贾母的正房之中,一片死寂。

    贾家确实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等黛玉回到迎春身边,才听史三夫人道,“这件事,我们回去也打听一下,圣旨未下,就到底做不得准。还是要找人往宫里传个话,倒是别让娘娘一时情急。倒惹了圣上不快。”

    说着,就示意史二夫人。

    史二夫人也说了一些类似的话,站起来告辞要走。

    王子腾夫人当然也不会反驳,也提出告辞。言下之意也是,皇帝刚登基不久,正是要树立威望的时候,若是不顺了他的意思,保不定要被记恨。

    这几乎就是恐吓了。

    再等这几位夫人走了,贾珍才试探着道,“要么,我们先下手为强,只说八字不合,退了这门亲?”

    先退亲,总比被抢亲来的强?哪怕是被圣旨抢亲呢?

    要是真落到那地步,不是显得德妃无能,贾家外强中干么?这些日子的烈火烹油,不就烟消云散了?

    邢夫人提醒,“纳吉都过了。”

    现在说这个,不好吧?

    但贾珍这话,也是给贾赦提供了思路。

    他久未运转的大脑又运转了起来,现学现用的道,“要不就让她也病一场,说是和石家那位夫人相克?”

    贾母一把将身边琥珀低头给她敲腿的玉如意给扫在地上,却没说话。

    熙凤忙道,“这未过门的儿媳被婆婆克了,传出去可不太好听。”

    更别说这照抄十六公主的事迹,难道是明摆着告诉皇家,我们在嘲讽你们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怎么样!”贾赦又急躁起来。

    贾政试探着道,“要么,我们就干脆上个表……上表也不好说什么。要么,就让娘娘在圣上面前表白一番……”

    “够了!”贾母终于出声。

    和她熟悉的黛玉,能从贾母的声音之中听出强自压抑的悲愤来。

    也是,听听贾家这几个当家爷们的主意,一个比一个臭。

    臭不可闻。

    这样的主事人主导的贾家,有什么未来可言?

    “琏儿,你怎么说?”贾母点名了。

    贾琏讪讪,“孙儿想着,这皇命不可违。但终归也没到下聘的那一步,也不算是十分定了。听您孙媳妇说的,之前法会上,那位石家夫人待二妹妹也不像是待未来媳妇,待我们家也不像待亲家。就,就不妨放出风声去,只说我们两家本来就没谈拢。”

    这说得多少像句人话了。

    虽然也是直接认怂,不敢挣扎的那种。还是自欺欺人。

    可至少认怂的方式,比其他人说得强点。

    贾琏又道,“要我说,不妨真让她病一阵……就说,之前法会上就是相看。结果回来后不久二妹妹病了,这才没谈拢。只是这样,自然是委屈了二妹妹。等到风头过去,还是要更用心,给二妹妹再找门婚事。”

    迎春的眼神,好歹亮了几分。

    而外面那些爷们,听见贾琏这(对比之下)很过得去的方案,也就不愿意多考虑了。

    贾赦道,“既如此,就这两日,让你媳妇往缮国公府去一趟。把事情说定。料他们也不会想要悔婚的名头。”

    言谈之间,却又是恢复了那种懒散浑浊的感觉。似乎是不愿意多思考了。

    贾政和贾珍自然就更不用说。

    贾母也无力问责,任由他们纷纷散去。

    熙凤有些不放心,倒是依然守在贾母身边,贾母也一样没有赶她。

    黛玉扯着迎春走了出来。

    贾母闭着眼睛喃喃道,“从头到尾,竟无人想过,让宫中改变主意。京中多少未定亲的儿郎,为何非要一人不可?”

    熙凤也不敢说话。

    黛玉站住脚步想,其实世家功勋与皇权的斗争并未结束。

    大抵是因为南征北的原因,四方郡王的军权都很强。皇帝收不回四方郡王的兵权,自然就谈不上乾纲独断。也没法如其他朝代那般清算开国功臣。

    几代皇权承继的血腥,固然是皇家内斗,世家插手搅局也是原因之一。

    但开国功勋世家也是损失惨重。

    四方郡王三方皆废,也就差个南安了。

    贾家更是从贾敬败退,就没了插手大势的能力。

    可贾母见识过贾家能够左右大局抗衡朝堂的辉煌,又哪里看得上如今这样,操纵些许命案,玩弄些许权势的小本事呢?

    *

    “外祖母。”黛玉上前喊了一声,“刚才琏二哥说,要让二姐姐病一阵子。”

    贾母一愣,睁开眼,这才记起迎春之前在后面听着。

    向迎春招了招手,却又是欲言又止。

    能说什么呢?

    没了这门亲事,能议到一门更好的亲事吗?

    黛玉却没管那么多,继续道,“如今屋子后面正在动工,白日里难免喧闹,就是出屋子走一走,都怕被搅扰。非得带着一群丫鬟婆子不可。这又如何能养病?所以,听说外祖母在郊外是有庄子的?”

    放在平常,以贾家姑娘们的家教,是断然没有到郊外园子居住的机会的。

    但现在,迎春的处境不一样。

    对外强调她“养病”,对贾家整个儿都是有好处的!

    在家里待着,似乎就只是嘴巴说说而已。

    可要是都病得移出去住了……

    “等病好了。”黛玉继续认真的道,“再请一位大师来,说二姐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类的话……若是平时,也不好叫人给女儿家批命吧?”

    贾母轻轻的推了下黛玉,“你当这‘大师’,是桌上摆的菜,一筷子就能拈来的?”

    但心里也是赞同。

    若是真依了贾琏的计策,黛玉的建议倒是极好的描补。

    反正都是要病的,“小病”还真不如“大病”。小病找高人批命,那可太做作太矫情了。

    她也明白黛玉的心思,“你也想跟着出去住些日子吧?”

    黛玉微微笑了笑,“我跟着去照顾二姐姐。”

    贾母知道黛玉在贾府之中是不好守孝的——下个月就是林如海的周年。可她现在就那么点大的活动范围,后面的园子又在施工。

    她就是想要私祭,都无处可去。

    想要稍作排遣,哭上一场,都要被人传得满院子都是。

    她就又叹了口气,“行了,就依你。你明日里叫你二嫂子好好安排一番。我那庄子,都多少年没人去过了。”

    黛玉谢过。

    见贾母乏了,就又拉了迎春离开。

    等到出了贾母的屋子,才凑到迎春耳边道,“在这家里,你想做什么都不好做。但要是到了城外,就不一样了。你好歹还有两个可信之人。不妨想想,是不是还有可做之事。”

    很有些浑浑噩噩的迎春瞪大了眼,盯着黛玉。

    黛玉却只当自己什么都没说过,正视前方的往前走了。

    等回到自己的屋中,她不算意外的发现,王伊和湘云,又在贾家住下了。

    湘云是惯例,早就说好了。

    因气氛特殊,没人和她玩,她已经闷得睡下了。

    而王伊,这次倒多半是为了宝钗——想也知道,宝钗才不会想要去做她的赞者。要劝服宝钗,还得费她一番功夫。

    在洗漱之时,惜春和探春都遣了贴身的丫鬟来问消息。

    黛玉将贾琏出的主意告诉了入画;

    又告诉侍书,“迎春受了凉,怕是要生病了。”倒是叫侍书一头雾水的回去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