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56章 第 56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免费阅读

第56章 第 56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没有听到黛玉所有的分析,熙凤的心中,也是再次冒出了几分心虚。

    从法会的后期,熙凤就时不时有这样的感觉。

    ——她如今才十一岁,就已经能对朝堂上的事情时不时冒出自己的见解来了。而且还每次都很有道理的样子。这当然不会是在贾家学的。

    只能是林家姑爷教的。

    甚至可能就是在那短短几个月内。

    林家姑爷已经死了,这且不说。有这样才华的黛玉,会对自家家产的去向,全无怀疑吗?会真的以为,那些家产都被算成了南方的军资吗?

    如果她是知道的,她又真的甘心吗?

    熙凤的心虚之中,又因此而常有不安。

    偏偏她又很难因此而产生心狠的想法,也就只能时不时纠结了。为此反而暗中阻止了好几次,王夫人想要挪用黛玉家产的行为。

    想着日后让黛玉嫁回贾家,好好照顾,也算补偿。

    毕竟黛玉如今已经是孤女。若是外嫁,不管是嫁到哪家,没有娘家撑腰,日子也不会好过。有再多的嫁妆,都会被夫家盘剥……

    *

    明明是迎春的事,因为黛玉的几句提点,可以说熙凤的心思完全偏掉了。

    她自己也知道这个,可不大在意。

    如果这是皇家的意思,熙凤根本就不觉得有改变的指望,也没有对抗的想法。无非是应对得更好看一点,少丢一点面子。

    这得看几个主事的爷们的意思。

    她注意着贾母的情绪随时安抚就是了。

    因为熙凤事先知情,守在贾母身边,贾母虽然看出发生了意外,却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没有多问。

    而王夫人和尤氏就显然都知道了。

    王夫人的脸色就显了几分在明面上。还是尤氏和胡氏将之遮掩了过去。

    平心而论,虽然这对婆媳两人的身世都不怎么样,但其实才能都不差。可以说比王夫人强多了。

    只可惜,才能再高,摊上了一对不靠谱的父子做丈夫,也一样掌控不了家中的局势。只能日常装聋作哑,将就过日子。

    *

    等到寿宴结束,史家两位夫人就和王子腾夫人一样,接到了“到贾家坐一坐”的邀请。

    这几个人精一样的夫人,同样也猜到出事了。

    王子腾夫人有些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史家两位最近不大对付的夫人也有那么一会儿,对视之间,露出了有些嘲讽的表情。

    不过,两位史夫人也有些惊讶就是了。

    贾家的人脉还是很强的,一般不会求到亲戚家里。就算是偶尔有些自己处理不了的事,也都是找王家。

    毕竟两代的当家夫人都是王家人。

    以自家人的名义相托,也就不算什么。

    求到史家?这怕不还是第一次?

    王子腾夫人出于联盟领头人的责任心,史家夫人出于惊讶和好奇心,都没有拒绝。跟着乘车坐轿的去了荣府。

    *

    迎春这时候还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

    倒是在关心黛玉,“钱三姑娘走的时候,是不是说要要请你去钱家玩?那副依依不舍的模样,都要没眼看了。”

    黛玉点了点头,“是邀请我去——可我守孝呢,哪里能去做客。”

    “这倒是……”迎春差点儿说出“幸好”两个字来了。还好及时讪讪的住口。讨好的对黛玉笑了笑。

    黛玉看了他一眼,倒没怪罪。

    迎春是诸位姐妹里最不在意她的“孝”的那个人。但这不是迎春的错。毕竟她的上辈子,并没有“守孝三年”的要求。

    而且在她的概念里,可能“林黛玉”早已经是个孤女了。而不是新近成为孤女的。

    那位钱三姑娘可不一样。

    黛玉并没有在她身上看到意念之河,可知她并不是个穿越女。不过是她的庶姐与她在长相上有些相似之处,她就被这位姑娘,先是迁怒,后是想要利用。

    表现得太明显,连姐妹之间最“憨”的迎春都看出不对来了。

    黛玉半点不担心这个钱三姑娘,看着迎春倒是发愁。

    因为石安青并不是“非人”,所以迎春就嫁不成么?可要是退上一次亲,以她的身份,可就更难了。

    就算贾母熙凤有心,都得拖上一两年才可能再次给她议亲。到时候,不就正合了书中的剧情?

    *

    到了荣府,此时已经成了贾母身边大丫鬟的鸳鸯就奉了命令来传令,让几位姑娘各自回房。

    黛玉忙拉着鸳鸯道,“你私下和外祖母说一声,我和二姐姐到后面的隔间里待着。总该让二姐姐知道发生了什么。”

    鸳鸯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

    但黛玉如此郑重其事的模样,鸳鸯倒是第一次见着。

    又知道贾母素来疼爱黛玉,就答应了一声去了。

    此时尚且在一起的几个姐妹,除了惜春,同样不知情的探春和宝钗都顿觉不妙。连湘云都左看右看。

    需要让迎春知道的事情……

    还不等她们说什么。

    王伊先道,“宝妹妹,我到你房里坐坐可好?”

    看到王伊的表情,目送黛玉拉着高她一截的迎春离开。

    湘云皱眉,“王姐姐,你是不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王伊的脸色一僵。

    但想想,事情也很快就会传开。

    她就道,“我也是之前法会的时候发现,缮国公府的唐夫人,对二妹妹简直是视若无睹。大抵,二妹妹还是太好了。”

    王伊倒是不吝于说两句唐夫人的坏话。

    反正这件事情一出来,唐夫人哪里还有名声可言?这件事也确实是她推动的呀。虽然她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打压原配嫡子。

    *

    贾母房中,贾母斜靠在榻上,脸上看不出喜怒。熙凤小心翼翼的陪在贾母身边。

    贾赦、贾政两兄弟都被叫上了,陪在一边。贾珍也在。

    这一圈人,因为贾母之前的怒火,都可以说是都有些噤若寒蝉。

    “这件事,我确实是知道一点。”王子腾夫人算是在场的人当中脸色最好的那一个,“还是当今登基没多久,还不曾封后的时候。十六公主忽然大病一场。就有清虚观的道士说,是皇上的后宫之中,有人与十六公主八字相克。这也不是旁人,乃是娴嫔。”

    娴嫔是三皇子的生母。

    “太上皇后主动将这件事压了下来,将十六公主送到了城外的皇庄休养,宫中就留了个替身。这事做得隐秘,也没几个人知道。”

    贾政道,“太上皇后真是贤后。原也没有为了待嫁的公主,问罪皇子生母的道理。”

    ……也许贾政有缓和气氛的意思。

    但此话一出,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用诡异的目光看着他。

    贾赦的眼神更是嘲讽:就这么个蠢弟弟,爵位落在他身上,也会被夺了吧!

    王子腾夫人依然是最为面色自若的那个——毕竟,王子腾常年在外,她和贾政打交道也比较多了。

    所以,习惯了。

    “确实,本来十六公主就已经到了议亲的年纪,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也就是了。在那之前,在宫外住着,固然有些不合规矩,终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吧,就在中元法会之后,太上皇后也病了一场。十六公主不能回宫,就求了恩旨,到紫竹庵去给太上皇后祈福。偏偏那时,缮国公府的唐夫人也病了,让长子将她所抄的经书,供奉到紫竹庵去。”

    这话,大家都听懂了。

    无非就是十六公主急着嫁,但一般人等看不上。偏偏因为驸马不得参政,也没有哪家的优秀儿郎愿意娶公主的。

    缮国公府上赶着要送出自己的嫡长子给公主相看,皇家哪里有不同意的道理。

    只不过……

    王夫人忽然问了声,“紫竹庵,这是在哪儿?以往都不曾听过这个名字。”

    王子腾夫人:行吧,这宣扬信佛的,宣扬得连自己都信了,也是本事。

    “这庵堂原是一位老太妃被放出宫后的清修之所。庵中的人,全都是一意清修的。既不求香火,也从不上门化缘,讨好权贵。自然少有人知。”

    王夫人没听出这话的讽刺意味来,赞叹的点了点头。

    正房后的隔间之内,迎春却已经是呆若木鸡。

    “行了。”贾赦忽然一拍桌子,怒道,“说了一大堆有的没的,一点用也没有。倒说说这事情怎么办啊!真让到嘴的鸭子飞了,我们贾家岂不成了笑柄!宫中的娘娘说是煊赫,却连自家妹子的婚事也保不住。还有脸面让娘家大动土木,大动干戈的迎她省亲?”

    “消息原就是娘娘遣人送出来的。”王子腾夫人喝了口茶,淡淡的道。

    说起元春,也没有什么敬重之意,“娘娘若有心解决,又怎会如此。”

    贾政脸上有些挂不住,连忙宣扬了一些“出嫁从夫、贞静柔顺”的道理。

    隔间内,迎春看向黛玉的眼神简直绝望。

    黛玉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

    确实正如王夫人所说,元春送出消息,这就是不想管的意思了。但贾家要是有手段,也不是没有回转余地。

    可惜,不管是“早已知晓”的王子腾夫人,还是装作木桩的史家两位夫人,都没有帮忙的意思。

    贾家人更是不用指望的。

    黛玉自己,从王子腾夫人的简单叙述之中,听出了下一代皇储之争开启的味道。可是真是假还不好说。

    太上皇后的立场等等,都难以判断。

    当然,哪怕是这么简单地信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以下手的地方……

    而且,黛玉想到了今天寿宴上,伏氏说的话。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