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42章 第 42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42章 第 42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这次到贾府,确实是不同。

    让黛玉深深的感觉到,她上次过来,还是很受重视的。

    虽然这次除了贾敬父子,人也来齐了,连贾政都出来了。

    但除了贾母的悲痛和三春几个姐妹的同情出自真心之外,几乎每个人的悲痛都不单单浮于表面,还懒得遮掩。

    撇开黛玉已经从“父亲居于高位的亲戚”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女”这一根本原因,元春封妃的惊喜,也还没那么快褪去。

    甚至有当着她的面恭喜贾琏晋升皇亲国戚(国舅)的。

    黛玉心中就很嘲讽。

    如此“惊喜”,不过是因为元春原本并非新登基的太子身边人罢了。

    一个已经在宫中熬到二十出头的女官,一下子就被新登基的新皇封为“德妃”(是的,并非书中听着就古怪的贤德妃),谁能料得到呢?

    哪怕其中另有什么玄机,事实已经摆在那儿,这就足够了。

    大抵贾政还多点儿羞愧,但这显然没什么实际意义。

    哦,还有,宝玉贾瑛两兄弟不在。

    且直到黛玉回之前的房间,摆放这次带来的行礼,他们两人也没有出现。

    反而三春就跟到了黛玉的房里。

    黛玉倒是恰好把收拾好的礼物给她们。

    但也不过是一些棋子、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罢了。

    她叹道,“我已别无长物。从今往后,我倒是要长久寄居于此了。”

    惜春道,“谁说的?三哥哥说,外面不知道多少人说我们贾家占了便宜呢。”

    黛玉一愣。

    探春看出端倪,“原来林姐姐不知道。当初莫家表兄和南安郡王的小公子两个,大费周章的请了许多人,将姑母的嫁妆给搬了回来。倒像是晒妆一般,四处称颂说,贾家姑娘嫁到林家几十年,竟一丝一毫的嫁妆都未动用。”

    黛玉愕然。

    “这还不止呢。”迎春兴致勃勃的道,“南安郡王那位小公子,又将林姑父那份奏折宣扬出来,说是姑父的遗愿,就是‘除了女儿之外的嫁妆都捐献为南方的军资’,但他们南方人不能那么占便宜。所以非要将处置家产之后的三万两银,交给贾家,作为抚养林妹妹的费用。”

    黛玉:父亲也没让他们这么做?

    在他们眼里的神女的身份起了作用吗?

    而探春则奇怪的看了自己的姐姐一眼——她一直觉得这个姐姐自从磕了脑袋,就把自己磕得傻了不少。

    瞧她说的什么?什么叫“交给贾家”?你不是贾家姑娘么?

    迎春全未察觉,继续道,“二老爷自然是不同意的。但莫家表哥劝他说,贾家养外孙女是恩义,南安郡王感谢林姑父,也是恩义。二老爷这才同意了。”

    黛玉想,也不知道,在没有“神女”那件事的情况下,南安郡王府是否能如此恩义。

    但再一想,又觉得这想法全无意义——“那一次”,南安郡王就算不死,只怕也是重伤……当场不死,很快也会死。如此一来,自然谈不上如何对待林家后裔的问题。

    “说起来,这南安郡王的小公子也是个奇人。今儿贾瑛就是赴他的约去了,原也不知道你今天回。你倒不要怪他。”

    黛玉想了想,“怎么就是个奇人了?”

    惜春接口,“皇帝要把公主嫁给他,他拒绝了,说海疆未平,耻辱未雪。必然要回海边效力,不敢让公主跟着吃苦。”

    黛玉:什么啊,大楚的驸马都是不能参政的,仪宾也没好到哪里去。让人做驸马,自然就不可能再回去南边了啊。

    但直接拒绝皇帝这个……

    也难怪轰动京城,连对京城消息并不敏感的贾家姑娘都知道了。

    黛玉倒是没问,皇帝有没有处置了这个南安郡王家的小公子……南安郡王还在南边海疆窝着火呢!

    她嘲讽的想:他新登基,连朝中的关系都还没理清,在南安郡王正满心警惕的时候,是不敢对这种执掌兵权的封疆大吏动手的。

    等什么时候处理掉了现在的南安郡王,让他战死沙场,再掌握了南方的军权,就可以将继任的南安郡王——多半是现任的孙子,如现任的北静郡王一样养在京城了。

    *

    总之,虽然这次进入贾府的处境比书中好一些,黛玉却也没有多么欣喜。

    一来,到底还要在贾家待上三年多。

    二来,随着如今周岁都快要14岁的迎春、宝钗她们渐渐长大,婚事会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事实上,换成正经人家,姑娘们最晚11、12岁的时候就该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比如说书中的湘云,就是在12岁时定的亲。若不是贾史王薛的集体败落,她必然是她们这批女孩子里人生最正常顺遂的那一个。

    如今的这个迎春也好,外面的王伊也罢,甚至是贾琰这一类的男子,都必然要有更激烈的动作。

    更别说连朝中都出现变故了。

    到时候会发展成什么样,还不好说呢。

    和前几年大家还小时的那种悠闲完全不一样了。

    *

    黛玉很快就发现了一件稀奇的事。

    宝玉和贾瑛都在回避她。

    她到贾府时的当天,两人没来看望就罢了,接下来的几天,两兄弟非常默契的都只来了一趟,还都是说了两句话就很匆忙的走了。

    宝玉看起来十分憔悴——大家说是他的好友秦钟病入膏肓的缘故。

    但宝玉和她之间,也原本就没有《红楼》书中那样亲密。与和三春的关系的相比,就好一点儿,还是宝玉出于颜控而主动殷勤的缘故。

    贾瑛就很奇怪了。

    黛玉之所以没在乎贾母暗示的另一重原因是,贾瑛对她并没有贾琰那样的心思。

    哦,与其说没有,不如说不敢。

    从小就被忽视,也被兄长“祥瑞”的名声照耀的神瑛侍者转世身沉默内敛,却也十分不自信。

    虽黛玉待他比待宝玉更好,但他却不敢多想。

    更何况,黛玉总是抓紧机会督促他往琴棋书画的方向努力,贾瑛也难免有种碰到严师的感觉——只是,没逼着他去学习四书五经八股文,贾瑛也无所谓就是了。

    开个书画铺子谋生的话,毕竟也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他平时的日子也挺无聊,就很乐意和黛玉多相处,哪怕只是接受督导呢?

    黛玉这次“回来”,贾瑛那样子,分明怕见她!

    总不能是因为生疏了琴棋书画吧?

    但琢磨了两天,让紫鹃将这段时间贾府发生的事情给打听了个大概,黛玉就懂了——哦,他们都知道了。

    知道了林家家财丰厚,知道了贾家动的手脚。不管是出于善意还是怎样,莫逸春两人将事情闹大了的同时,也强行让这双胞胎兄弟领略到了一些事实。

    他们心虚惭愧,不知道怎么面对。

    相比之下,贾琰倒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表现得十分“正常”——黛玉倒是弄不大懂他的脑回路。

    宝玉最终会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黛玉是不关心的。

    一个被万众宠爱长大的公子哥儿,很难面对现实的风浪。除非这风浪将宠爱他的环境一并掀翻。

    但是贾瑛……黛玉听说他最近在打听崇明书院的入院考核,虽然态度不是很坚决,甚至不敢让贾政知道。

    她就惊了。

    报恩的对象不能走上歧途啊!

    勉强去做不想做的事,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还好,贾瑛想要避开是一回事,避不避得开是另一回事。

    这时候贾家已经收到了风声,允许皇帝后宫几位有身份的人省亲。

    元春也在其列。

    现在正在勘探地形准备建造省亲别墅。贾家几乎所有的主子,包括宁府中人,都投入了这项事业中。

    贾瑛不像宝玉那样被贾母庇护,又让贾政想起来便心烦意乱。哪怕长着几乎相同的脸也不会被错认……

    难免就被贾政抓着要干些活计。

    没法躲在屋里。

    更何况,晨昏定省总少不了他。

    黛玉瞅准机会,就单独把人拦住了,第一句话就问他,“知道‘黑羽卫’吗?”

    黑羽卫,属于皇帝的一个情报组织,京中人尽皆知。类似于原本历史上应该出现的锦衣卫。

    不同的地方在于,这并不是一个太监为主的组织。虽然太监也在其中占了一定的比重。

    如今还称不上臭名昭著,但已经隐约有了这个迹象。

    贾瑛当时就吓了一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故。

    黛玉没给他深思的时间,继续道,“多亏了莫家表哥他们为我费心,生怕我被人误解是全无家财的寄人篱下。黑羽卫会对这种事情感兴趣吗?”

    京城传说之中,哪怕就只是普通的家产之争,黑羽卫也是会知道的。

    何况还金额巨大,涉及到了军资这一类的敏感词汇?

    黛玉说完就转身走了。

    贾瑛顺着黛玉的话思考了一阵子,眼睛渐渐睁大——事情闹得那么大,连他都知道了贾家在“变卖林家产业”的事情上动了手脚。手下有黑羽卫的皇帝……

    凭什么不知道呢?

    但是,元春封妃——贾家欢呼雀跃。

    贾雨村升迁进京——他父亲还想让他和宝玉去道贺。

    贾瑛连忙追上了黛玉。

    但跟在她身边之后,却又依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依然是黛玉先开口,“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女子都想进宫吗?明知道宫中险恶,做个妃子,远不如在大户人家做个正妻爽快——在大户人家做正妻,只要有娘家傍身,生下儿子,地位便有保障。”

    贾瑛继续说不出话。

    他的脑袋很混乱。甚至没法去想——作为一个未嫁女,黛玉说的话似乎很不妥。

    黛玉却继续道,“因为只有进宫,才有坐到那个不用受人委屈的位置上的机会。”

    等,等会儿……

    贾瑛快要生锈的脑袋开始运转,于是他大惊,“林妹妹你……”

    “我是说,”黛玉瞥他一眼,“如果不想去拼那样的位置,那么有些委屈,就最好早早放开,别记在心上。只要看开了,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

    贾瑛默然。

    女人想要不受委屈,那只有太后的位置——瞅瞅现在那位太后,这事儿还未必。男人想要不受委屈的位置,那就……

    他总算听懂黛玉的意思了。

    毕竟,就算在家里,身边没什么人,有些话还是不适合说的。天知道有没有哪个角落蹲着人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