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15章 第 15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15章 第 15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羽仙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风月宝鉴可以查看他人的经历是吗?”

    “当然不,只能查看‘穿越者’的经历。你当这年头还能带下来什么顶尖法宝?”

    一问一答之后,两双眼睛大眼瞪小眼。

    “……所以这个法宝,是谁的法宝呢?”

    “神瑛侍者的原身外壳,在他化形后剥落演化。”

    并非《红楼梦》所说的“警幻仙子制作”。

    当然,这很正常。黛玉想。

    猴子他们说这个世界起源的时候,早就说过,仙神下凡不容易。需要申请、资格审核、签订命运……

    天界早就有了处理相关事宜的部门。地府也有类似的。

    怎么可能突兀的蕴养出一个仙灵来,抢占人家的职位呢?

    在“重演红楼”开始时,这位就和甄家一样,被直接当做“假事”或者“不影响正文”的部分给直接略过了。

    行吧。

    黛玉道,“之前说让我也注意一下‘穿越者’,那么,我也能看风月宝鉴?”

    猴子爽快点头,“行。你想看谁?”

    黛玉选择曲线救国,“石光澈和我父亲最近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猴子眼睛一亮。

    它干脆的往身后一掏,就又掏出了那面“风月宝鉴”来。照例捏诀抹了一下镜子,镜子中就出现了画面。

    黛玉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认真的看着。

    看样子,石光澈是在林如海衙门的房间里。

    一开始说的都是赈灾事宜,十分平常。

    石光澈联系了好些富户慷慨解囊,林如海很是夸了他几句。

    石光澈又打听了一下莫家的事,还向林如海请教了一下科举的问题。

    看起来,这就是个热心诚恳还好学的少年。

    就这么闲聊了一段时间之后,石光澈忽然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林如海自然问他为什么。

    石光澈就道,“那一日,灾难发生之时,晚辈也在船上……郡王说令爱是仙神转世,晚辈十分认同。也能理解大人的爱女之心。但大人的处境……咳,总归太子那边,也没有适龄的皇孙?”

    林如海的脸色,分明变了一下。

    他控制住了脸色,语气却冷硬起来,“世侄是什么意思?是让我以女儿来求荣华富贵吗?”

    “不敢。”石光澈忙道,“只是,大人明明是如今难得的能臣。为何……”

    “难得是世交来访,近日也算和睦。世侄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林如海打断道。

    于是,石光澈很快告辞。

    风月宝鉴的影像跟着石光澈离开了林如海的衙门。

    只见石光澈对着知府衙门的门口感慨了一声,“明明也是世家之后,为何非要走这种路?难道……”

    他没有说完,摇头离开了。

    画面也随之切断——虽然是法宝的功能,展现和维持也是需要能量的。

    这一段对于黛玉来说,也已经足够。

    她低声道,“果然如此。”

    “果然如此?”猴子虽然也聪明,但在这事上没走心,于是产生疑问。

    “《红楼》小说里有个细节,‘我’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众人言谈之间都表明二舅是在家的,等着见‘我’。但真要见的时候,却说他去斋戒了——斋戒这样的事,还能临时去的?有人说是小说家笔法,不愿一次写出太多人,或者一早就不愿见。那为何不先说斋戒?且往前,又有个情节,贾雨村一进京就去拜会他。该与‘我’入贾府的时间差不多。他事先得了‘我父亲’写的信,立刻就见了贾雨村。”

    所以,贾政已经出场。

    写甥舅相见,能废几番笔墨?

    那样的情节表明,贾政之前和林如海的关系不错,所以见贾雨村很快。

    但很可能是从贾雨村口中得到了一些不利于林如海的消息,因为心慌之类的原因,而拒见外甥女。

    加上《红楼》其他的种种暗示,都表明在元春封妃之前,朝局出现动荡。

    她的父亲,很可能就不幸的站在了败者组。

    这种朝廷动荡,要么是朝堂党派之争,要么是朝堂与皇权之争,要么就是皇权承继之争。

    现在看来,最后一种的可能性最大。

    “……那可真是最泛滥最狗血的梗了。”黛玉叹气。

    她其实还有一些其他推断,但就连说出来的这个,也还需要更多验证。毕竟这是重演红楼,与原著会有差别。

    猴子听黛玉说了一通,却也依然不放在心上,只是因为另一件事高兴起来,搓着爪子,“你想搞事?”

    “……我为的是‘盖棺定论’,弥补过往,搞什么事?”黛玉反问。

    猴子一听,尾巴尖都焉了。

    黛玉却又道,“但‘穿越者’简直一茬又一茬。还有概念体虎视眈眈。总得防着被人搞事。想要搞事的时候,也得知道怎么搞事。”

    顿了顿又道,“这个石光澈不同于莫婉淑,他共鸣的众生意念真的和《红楼》有关?”

    “有啊。”猴子理所当然道,“你不知道有个流派叫做‘《红楼梦》中的政治背景研究’?这人的共鸣之处在于,想回到古代改变历史。”

    “好勉强……”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穿越者一茬又一茬’么?啧,历史暴走,难得能再次吸引众生意念,上面自然也有人有意放众生意念进来。”

    *

    很显然,如果以后想要搞事,也只能间接的搞。

    这个身体太垃圾。

    离开明州府后,不过是在路上颠簸了几天,黛玉又总是掀开窗帘打探外面的风景,身体就开始不舒服了。

    没过多久,就从“日常吃保养药丸”进化成了“每天喝苦汤药”。

    这种事,之前生病的时候就已经习惯。

    但如今知道,这是“概念特征”,黛玉就憋屈得很。

    可惜也只能忍了。

    但她还是没有放弃观察周围的情况。

    身体情况稍微好些的时候,尤其是在远处有人声,或者路经城镇的时候,她都会尽力观察——既然是“概念特征”,大概也意味着她的身体不会过分恶化?

    她确认,虽然不像红楼原著之中为了掩饰而“尬吹”的盛世光景,立朝不到百年的大楚,也还没有太过衰落的迹象。

    至少在官道两边的村庄,天地俱有耕种,出门干活的村民农妇,都算是有衣可穿,也不至于太过面黄肌瘦。

    虽然也有乞丐当街乞讨,百姓插标卖首,但时代不同,不能要求太高。

    在现世,她作为“报恩完毕的绛珠草妖”被召唤的时候,哪怕英灵使是个天真不谙世事的大小姐,她所在的那座城市,也依然能看到饿殍遍地。

    更别说后来军阀连年征战,妖魔鬼怪作乱,又有世界性大战爆发牵连的时候了。

    如今的世道,看起来比那时候可强得多。

    *

    而黛玉在观察这世道的时候,石安青也一直在默默的观察她。

    作为缮国公家的小公子,石安青也是一路坐马车的。

    而沿途的风景,他已经看过了一次。自然没了兴趣。

    观察的结果,让他十分纠结。

    “林妹妹看起来和书上的林妹妹没什么区别啊!”石安青是这么和他叔叔说的,“若不是到了客栈,都不下马车。有什么东西,都是丫鬟处理。每天都要喝药。真真就是自幼娇养、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的模样。”

    石光澈最近一年都在补历史、看一些出名的野史。

    闻言心底呵呵哒。

    那个“成年版本林黛玉”的透明身影出现之前,四岁的小女孩望着满船的混乱,不但没有半点惊恐,反而平静得像是对一切都司空见惯。

    那是一种强者“我能处理一切”的眼神。

    哪家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是这样的?

    但是这些话,石光澈当然不会告诉石安青。

    他只是略显凝重的道,“如此说来,或者真如你所说,应是神仙下凡,所以有天地庇佑。”

    石安青趴在马车的小桌子上,“唉,要真说有神仙,心里怎么就是不得劲呢?”

    前生之时,神仙不过传说,乃是虚妄。依然有无数高官皇帝寻仙觅道。如今,若是确认这个世界是有神仙的,当然会有念想。

    来自一个对神仙没有了敬畏感的环境,更会有念想。

    石光澈很理解他的这个侄子。

    趴了一会儿,石安青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小叔,你说,真的没有那种修炼功法什么的吗?修炼成仙?”

    石光澈嗤笑道,“你这段时间无聊,把能找到的话本都看了,有没有见着那种一级一级升级最后成仙的话本?”

    “别说,虽然是没有那种一级一级修炼的话本,但那些话本看得我还是很怀疑我们之前就有穿越者。但是又看了几部诗集,那些我能记得的诗词都还是原主人的,就又怀疑不起来——真要有穿越者,为什么不抄‘后世诗词’啊?”石安青皱眉疑惑。

    石光澈想了下,从马车的抽屉里取出了纸张和炭笔,正想落笔,却忽然皱眉。

    他将纸笔都递给了石安青,“你记不记得《红楼》的诗词?最好是那些人物写的。若记得,写一首。”

    “哦哦。”石安青拿起炭笔,正要落笔,却一脸懵逼。

    “唉?”

    “怎么?”

    “我明明记得几句特别出名的,还是歌词呢……葬花辞?怎么一句都想不起来了?判词,对,我还记得一首判词……”

    石安青落笔写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石光澈目光闪动:“有趣。”

    随即道,“别说有没有修炼功法这种东西……我就知道,至少有一句话,是古今中外哪里都通用的。”

    石安青懵懵的抬头,“什么?”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