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王家与何家的喜事办完除夕降至。
同去年相比今年沈宅添了不少生气。加上族人、姻亲在京的也多各种宴请不断。祝允明与沈玥虽之前醉心备考可到底是大年下也出来应酬。
沈家三个小辈四哥还在襁褓中就只有沈瑞与玉姐跟在徐氏身后料理年节事物。
玉姐话不多可耳濡目染之下行事有徐氏之风是个很心中有丘壑的小姑娘。徐氏颇为欣慰沈瑞对这个妹妹也多几分真心疼爱。
之前买的金项圈与银锞子沈瑞就在除夕前做了年礼送了玉姐。
玉姐这里也早备了一套新衣服给堂兄做年礼。
他们堂兄妹亲近家中几位长辈都看在眼中各有思量。
在大老爷夫妇看来沈瑞并不因二老爷、二太太与孙氏早年恩怨就疏远二房骨肉是个心怀广阔的。
说起来玉姐只是庶女又是堂妹没两年就要出门子。以后只要沈瑞照拂的没有什么能帮到沈瑞的地方。
沈瑞能不考虑恩怨不计较得失真心对玉姐尤为可贵。
三老爷并不知晓沈瑞晓得三十年前的往事只觉得沈瑞能善待堂妹以后对四哥也错不了。毕竟他与三房长辈的关系比二房要更亲近的多。
三太太是女人想的仔细些对丈夫感概道:“送玉姐东西不算什么瑞哥做哥哥的与堂妹礼尚往来是应有的难得是这份贴心大伯与大嫂好眼光瑞哥确实当得了长子”
沈瑞一口气散了五十两金子出去也是心疼。原本除了给玉姐定个分量十足的项圈之外剩下打算给冬喜、柳芽一人一本做嫁妆本。
大明朝虽在服制上有要求金玉饰品非诰命不得佩戴可从成化帝宠爱万贵妃宫中崇尚奢靡开始上行下效民间奢华之风也渐始。
别说是仕宦人家女眷金玉上头佩戴不再严遵律法;就是庶民商贾之家披金戴银也是常事。
不过沈瑞让冬喜、柳芽置办金饰更多的是看重的金子的保值。
没想到冬喜做主买了那么送礼的饰品她与柳芽两个每人就挑了二两重的东西。
一两金兑十三两银子这算下来每人是二十六两银子加上每人一套五、六两重的银首饰每人也不过是三十两银子的东西。
冬喜精心服侍了他一年多嫁的又是长寿两人都是孤儿连个亲人都没有沈瑞如此会小气?柳芽又坡脚以后说亲时如何能不被嫌弃?
只是冬喜晓得规矩不贪心沈瑞便也不再让她自己张罗。只是心里打定主意等到冬喜成亲时再私下贴补她与长寿两个。
冬喜与长寿两个不管是之前还是以后都是他得用心腹。
除夕一过就是正月。
除了沈家的姻亲族人之外官场上的人情往来比去年更盛一筹。
沈瑞作为大老爷嗣子沈家名正言顺的公子也是片刻不得闲。或是在家招待亲友或是随大老爷出门应酬偶尔还要奉徐氏出行。
又长了一岁沈瑞已经十四岁身量已经五尺三寸俨然翩翩少年。
不少人打听沈瑞的亲事待晓得他年前订了杨大学士家的长女都是叹惋不已。
谁不知晓沈家早年千里良田一根米啊去年沈珞落马夭折的消息也不是秘密。如今沈家则了嗣子沈大老爷高升沈族子弟成才者众一番繁华景象
有心与沈家结亲的人家就不是一家两家。
四哥才过百日当然不会有人问询打听的就是小二房嗣子沈珏与庶女玉姐。
沈珏入嗣二房后虽在京待了大半年不过因随着三老爷读鲜少出去应酬见过沈珏的并不多。
倒是玉姐年前年后跟在徐氏身边经常出门。
加上她虽是庶出可到底是四品官之女尚的亲侄女就也有不少太太为自家庶子小辈打听玉姐。
徐氏也透过话去给侄女择人家不挑门第要对方不挑嫡庶的还需是读人家的子弟。
这也是心疼玉姐要是只为门当户对选个二品、三品大员家的庶子、庶孙极为容易可是庶媳妇难做上面两重婆婆也难得家族助力反而需做牛做马为嫡出兄弟做臂助。
那种家中庶能压嫡的人家即便来提亲徐氏也不敢将侄女嫁进去。
至于读人家子弟那也是为了沈家以后能多一门姻亲沈瑞、沈珏兄弟以后多份助力。
那些太太也知趣将闭口不再提庶子只提侄儿外甥之类。
只是除了商户人家又有几个不重嫡庶的?提出的几个人选多是旁枝或是依附亲戚的落魄户想要迎娶玉姐为的还是尚府的权势与玉姐的嫁妆。
这样的人选徐氏如何会考虑?
虽说玉姐才十三岁还有两年及笄亲事并不急可这试探之下徐氏心中还是有些懊恼。
她也是知天命的年纪年前年后又操劳颇多又在玉姐的亲事上受了憋闷情绪就有些怏怏。
大老爷见状便道:“实是不行就给二弟去信将玉姐记在乔氏名下沈家这一代就这一个女孩儿又是个孝顺懂事的亲事上总不能含糊”
徐氏叹气道:“我之前也想过如此可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等到结亲的时候能糊弄得了谁去?真要挑嫡庶的人家记名也无用。”
大老爷想了想道:“实在不行就从寒门举人中择婿当年太爷为三妹就是这样择女婿”
徐氏摇头道:“这世上像杨姑父这样念旧情的人有几个?再说杨家当年只是家道中落并非全无根基”
玉姐落地十三年嫡母过问的时候少反而是徐氏这个大伯娘过问的时候多。加上人上了年岁就怕孤单冷清大老爷每日往衙门去沈瑞每日要上学陪在徐氏身边就是玉姐娘俩的感情倒是越来越深厚。
等到看到玉姐真心敬爱沈瑞这个堂兄沈瑞也能对堂妹看爱有加徐氏就生出个念头来。沈家即便过了嗣子小三房也生了四哥可只有堂兄弟三人还是单薄。
沈珏读资质不错可上面还个不省心的嗣母嗣父也不是明白人能担当起二房的那一滩不拖累沈瑞就是好的。三房那里四哥才几个月又是病弱的父亲所出以后如何还都不好说起码二十年之内都要靠着长房过活。
沈瑞身为长房嗣子连个臂膀也考不上以后太辛苦。
要是玉姐成了长房的女儿说一门妥当的亲事沈瑞这里也能多个妹婿。而对玉姐来说离了乔氏那样的嫡母将长房当成依靠也是好事。
只因二老爷这有玉姐这一个亲女儿徐氏即便因私心起了念头也都压了下去。
不过等到看到来打探亲事的“歪瓜裂枣”徐氏压着去的念头又起来。
她想了想便道:“老爷即便记嫡正式结亲时难免论起嫡庶;要是过继过来本生亲那边却是无需提及的即便是说起来也没人会去计较
大老爷闻言不由迟疑。
玉姐是他的亲侄女为了说门好亲事过继长房也不是大事他也舍得为侄女预备一份嫁妆。可是对二房来说沈珏是嗣子玉姐却是亲女二老爷未必舍得过继。
徐氏也明白大老爷顾忌并不想勉强便道:“要不就给二叔去信问一句听一听二叔的意见?小一辈只有玉姐姊妹一个真要嫁给小门小户还真叫人舍不得”
即便有私心在内可徐氏也不想勉强成事。
毕竟玉姐过继长房以后婚嫁聘娶就归了长房说起来也费事。要是给她选的人是出息的能做上沈瑞臂助;要是个平庸的说不得以后还给沈瑞增加负担。
还是两厢情愿的好。
大老爷久在官场晓得族人姻亲的重要。
沈家二房庶女与沈家长房嗣女绝对不是一个分量。
真那要按照徐氏建议不管对玉姐还是对沈家都是好事。玉姐的亲事也不会再高不成低不就叫人为难就可以在名门仕宦人家择优秀子弟。
大老爷点头道:“好我与二弟去信。他即便再糊涂也晓得怎么对玉姐才是好的”
徐氏闻言心中的浊气终于散了不少。
沈瑞这里并不知晓徐氏与大老爷的打算只晓得徐氏出门会带了玉姐有相看人家的意思。
虽说他心里觉得玉姐还是小姑娘可也晓得这个时候姑娘十三、四议亲十五、六出阁是常例便也不去啰嗦。
过了正月十五衙门里开印大兴县衙贴出了告示今年的县试开始报名了。
京城是顺天府顺天府倚郭宛平县、大兴县。
京城从正中间分开左半拉隶属宛平县右半拉隶属大兴县。
沈家二房在京入籍大兴县因此沈瑞就要应大兴县的县试。
县试是二月里举行由县令主考主考地在县衙大堂。
待县衙贴出告示后学子就可以去县衙礼房报名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