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望族,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大明望族 小说百科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大明望族 小说百科
    说话时族兄弟分坐待到开席时却是大家团坐了一张大圆桌。

    十一位族兄弟来自沈家七个房头除了二房、六房位其他房头都有子弟在。年纪最大的是沈理年纪最小的沈珏前后差了将二十年。

    除了沈玲与大家不甚相熟之外这年前年后沈氏子弟已经聚了两也都熟了。

    就是沈玲这里几位年长的族兄待他也温煦。

    待问过他只读了两年就进了铺子从学徒做起后来进京做了南城布庄掌柜沈理、沈械等人面上没说什么心里不免腹诽三房老太爷的糊涂。即是念念不忘改换门庭为何不让儿孙都读进学还分了嫡庶出来?

    沈玲对答之间初有些拘谨磕绊可稍相熟后是个极有颜色的人。想他的年纪弱冠之年就能进京为大掌柜这待人接物定是错不了是个聪明人。这份伶俐劲用到读上保不齐又是一个读种子却是生生耽搁只能经营商贾行当。

    宾主尽欢待众兄弟告辞离去沈理便留下了沈瑞。

    沈瑞前晚已经听沈械讲过自是晓得沈理留自己所谓何来。

    “瑞哥过了元宵节洲二叔就松江敲定嗣子过继之事你为小长房嗣子珏哥为小二房嗣子后入为嗣虽不容易可你的情况又不同。你既有心举业入了二房只有好处。”沈理有些担心沈瑞想不通劝道:“也不要想的太多婶娘能将你托付给沧大伯娘定也会乐意让沧大伯、沧大伯娘照顾你。”

    毕竟在古人眼中骨肉天伦最重沈瑞要是欢欢喜喜出继就有不孝之嫌。

    因这个缘故沈瑞即便心中再乐意在沈珏跟前能承认在沈理面前却不好多说只道:“我晓得了。”

    沈理叹了一口气道:“你现下还小不知世情多了这个侍郎子弟的身份对你只有好处。”

    沈瑞沉默了一下看了下身上衣服问出心中疑惑:“六哥二房润三叔选的嗣子是谁?”

    沈械前日说时沈瑞就想要问了不过当时沈珏状态不好没有顾上这一茬。

    或许在旁人看来二房小长房的嗣子是小宗宗子以后支撑门户大老爷品级最高大太太娘家姻亲也得力可好处越多责任越重;反而不如小三房看似举人门第不过因三老爷养病未出照样可以得到伯父、伯母的照拂。

    沈理道:“沧大叔初一那日当着我们几个年长的族兄弟没有提及润三叔嗣子之事不过私下告诉我属意你兼祧两房只是那是等你过继到二房以后的事现下无须声张只要你心中有数就好

    沈瑞甚是意外抬头道:“先前二房长辈不是还感叹独丁难养?怎么又绕到兼祧上?”

    瞧着沈润夫妇的模样也是极盼着嗣子的模样。

    “我原也疑惑后来沧大伯说小长房、小三房并未分家多半是因这个缘故。”沈理道:“二房与族中早先往来不多我也是听沧大伯提才晓得二房三太爷在世前沧大伯与洲二伯就已经分了家如今是分产不分居。”

    虽说按照世情多是父母去世后兄弟辈才分家单过不过父母为了防分家不均伤了兄弟情分的提前主持分家也是常有的。对于二房兄弟已分产之事沈瑞与沈理都没有多想。

    不过因提及往事使得沈瑞想起孙家与二房渊源:“六哥您在京城时间不短嫂子那边年头更长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我外祖与二房当年到底有何渊源?听着沧大伯娘意思我娘当年也是在京城长大大伯娘与我娘往来还十分亲密可为何先前并不曾听我娘提及?”

    事关已故孙氏沈理面上带了几分郑重:“二房长辈只说孙家太爷生前与三太爷交情颇深其他的都含糊是当好生打听打听。只是到底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估计得需要些时日。”

    沈瑞道:“左右又不急六哥、六嫂帮忙留心就好我就是想晓得孙家与二房除了外祖与三太爷的交情外有没有其他事。总觉得孙家与二房之间有甚隐晦处不好对人言否则我娘也不会隐下这段渊源”

    以京城二房这些年运势只要孙氏早早将这靠山摆出来四房张老安人与沈举人怎么敢算计她?就是沈家其他房头畏于二房之威也不会惦记侵占孙氏产业。

    沈理原本并不觉得古怪听沈瑞这么一说也察觉出异样不免有些犹豫。

    要是真查出听不得的阴私怎么办?二房过嗣之事需不要推迟?

    要是嗣子名分订了晓得有不妥当处也晚了。

    可是对于二房来说过继是大事几位长辈已经有了定夺自己这样多事好么?

    随即沈理又觉得自己想多。

    以二房大老爷、大太太的人品怎么会像做了恶事的。要是二房真有对不起孙家之事孙氏也不会对大太太托孤。孙氏之前没有显露这段关系多半是不愿借势。

    沈理留下沈瑞除了与他提及此事外主要的还是要提醒他读:“若是想要入仕立世家势是底气也是锦上添花自身学识却是不可缺。官宦人家子弟科举入仕是便宜些也不是人人都能中举成进士成为纨绔之流的不乏其人。即便读辛苦可也要有自强之心且不可因有了捷径就连走路都觉得累了。那样的话叫你入嗣反而是害了你”

    沈瑞认真听了躬身道:“六哥放心殿试之前一日不会懈怠。”

    不中进士一切都是浮云。

    等中了进士在这个时代就是鲤鱼跃龙门搁在后世就是高级公务员有了铁饭碗。

    沈理见沈瑞毫不犹豫地模样又自信百倍的模样笑道:“这话对也不对能到殿试是可也歇一歇。不过过了殿试就无需读了?须知学无止境。”

    沈瑞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对于沈瑞的科举之途沈理倒是不担心他考不上举人不过少年举人与中年中举又不一样。

    少时中举进士科耽搁落第几次只当是磨练心性;中年中举进士科就耽搁不得否则到了儿孙满堂才中进士仕途上就别指望有进益。

    想到沈瑞这次进京耽搁了县试、府试沈理道:“原想着你分两年应童子试把握也大些准备的也充足如今看来要明年下场时文之外诗词也当做做你的诗词虽有些灵气到底浅白遇到年岁大的考官还是喜欢华丽厚重的文风。有备无患吧先准备着等明年再仔细打听。”

    同样是读十多年为何官宦子弟比寒门子弟容易中榜除了父族传下的应试经验外还有因官宦人家消息更灵通。

    县试还罢多是死题无需去揣测考官喜好;到了府试、院试就要考虑考官的喜欢与文风。到了乡试与会院试也有各种取巧的法子不是作弊而是应试捷径。

    想起自己当年应试时的忐忑与艰辛对比沈瑞现下的轻松自若沈理瞧着不由碍眼轻哼道:“明年我叫林哥也应童子试你这做叔叔的要是被侄子超了去看你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沈林今年十岁明年十一下场县试并不算小。

    再想到沈械之子沈栋明年多半也会下场沈瑞确实生出几分紧迫。

    自己装在一个少年壳子里又不是真的少年比不上沈理他们这些人还罢要是连几个十来岁的少年都比不过那可是白活两辈子

    次日早饭过来沈全便带了沈玲过来接沈瑞三人一起去了侍郎府。

    沈瑞是出门后归来沈玲则是初次上门三人到了侍郎府自然是先去见长辈。

    大老爷不在家出去与同僚小聚去了三人直接去了上房见徐氏。

    徐氏初次见沈玲少不得给了表礼对于京中还有这一族侄也颇为意外少不得说两句以后往来勿要外道的话。

    态度不过是客客气气不过也足以沈玲受宠若惊。

    因沈全、沈玲两个过来是为了探病徐氏寒暄几句后便吩咐婢子带他们两个去客院独留下了沈瑞说话。

    “你那院子珠哥养病就别去住了我又叫人收拾了住处给你冬喜、柳芽两个如今都在那头。”徐氏道。

    沈瑞昨天已经听沈琴悄悄说了此事倒不意外只道:“劳烦伯娘费心。”

    徐氏摆摆手将他招呼到跟前道:“好孩子想来沈械、沈理都已经同你说了过嗣之事也没问你愿意不愿意我与你大伯就打算将你长长久久地留在京中”

    沈瑞不好说愿意也不好说不愿意只有默默。

    徐氏便道:“我虽没与你祖母打过交道却是见过你父亲的四房那里估计会提及你名下产业。要是按照律法你若出嗣那份产业理应留在四房可法理不外乎人情就是伯娘我也不愿意的就如此白白便宜了他们你可有什么打算要不然伯娘帮你争一争”

    沈瑞抬头道:“伯娘侄儿不想争我娘生前扶贫济困是个极善的人那些产业能不能也捐了做善事”

    appappshuzhanggui.net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