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外室娇, 第 83 章-外室娇免费阅读

第 83 章-外室娇
    洛神公主的目光,缓缓落在卫景朝苍白无血色的脸上。

    地牢中黑暗无光,只有一盏他带进来的宫灯,散着昏暗的烛光,将卫景朝苍白的脸,照得宛如暗夜的鬼魅。

    绝望到了极致,了无生趣。

    于是,她意识到什么,那张冷傲的脸庞也随之渐渐失去了血色。

    洛神公主嘴唇微微颤抖,声音里带着瑟瑟之意,“他不通水性……”

    一语未毕,嗓子像是堵了团棉花,说不出任何话。

    不通水性的人,跌入曲江池,便再难上来。

    任谁都知道,沈元谦必死无疑。

    洛神公主生平头一次在脸上露出悲意,一双手抖得不成样子。

    卫景朝冷眼看着她,“洛神,这是报应。”

    洛神公主不知道在想,忽然重复道“这是报应。”

    她的语气,比卫景朝更沉更重。

    一双漆黑妩媚的眼睛,死死盯着卫景朝,如刀一般割到他心尖上。

    是报应。

    他们这样的人,算计了全天下,情意和真心从不放在眼里的人,活该有这样的报应。

    但凡卫景朝多将沈柔放在心底半分,多照顾半分她的情绪,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卫景朝脑子里,不断浮现二十六日那夜,沈柔奇怪的态度。

    那个时候,她一定是刚听到这个消息,又伤心又痛苦,于是来试探他,想从他嘴里得到实话,得到保证。

    可是他做了什么?

    他敷衍她,欺骗她,将她一个人抛在冷冰冰的屋子里。

    若是、若是当时他多说两句话,哪怕抱一抱她,亲一亲她,安慰一下她。

    是不是,沈柔就不会如此心灰意冷,决绝地跳入江水中。

    他只想着,等事情结束,就一定能够哄回她。沈柔所有的伤心气愤都会不翼而飞。

    却不曾料想过,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仙,没法子预料到人世间的意外。

    从那天至今,足足五天。

    卫景朝没有一刻不在想,若是他没有这样自负,该多好?

    他近乎自虐地碾压着自己的心脏,一次一次痛到无法呼吸,才会抛开这剧烈的情绪。

    可是,再痛再悔,她都不会回来了。

    他彻底失去了她。

    所以,这的确是报应。

    是他自负自傲,刚愎自用的报应。

    现如今,他只能靠着往洛神公主身上捅刀,看她和自己同样痛苦的神情,才能得到一丝快慰。

    瞧,他们一样愚蠢。

    愚蠢到弄丢了自己的爱人,坐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笼里,悔之晚矣。

    洛神公主身上的冷意沁入骨髓,却说“我没有派人去拦他们兄妹。”

    卫景朝陡然睁开眼,锐利的目光盯着她。

    “我是诈你的。”洛神公主合上眼,脸上泛起一丝痛色,“沈元谦早就恨毒了我,我放他走,便是想着日后能将他找回来。”

    “我怎么可能再利用他?”

    暗示沈元谦带沈柔走,也不过是担心她与卫景朝的争斗牵连到沈柔头上,沈元谦把死了妹妹的账再算在她头上。

    洛神公主以手撑地,从地上站起来,双眼死死盯着卫景朝,“我拦着他们有什么用?一对天真的,毫无用处的兄妹,我只想放了他们。”

    卫景朝微微阖眸,没有言语。

    洛神公主凑近了,攥住他的手臂,声音冷到低“是谁害死了他?”

    卫景朝定定望着她。

    声音又轻又淡,虚无缥缈,“还能有谁?”

    这世上有两位权势赫赫的公主,想要对他的事情管东管西。

    一位被他关在牢笼中。

    还有一位,在他家里,伪作关心的样子。

    卫景朝虚弱地靠着墙,捂住眼睛,沉默半晌,拂开她的手,往外走。

    他脚步虚浮,踉跄,像是被吸干了所有精气。

    洛神公主站在那里,缓缓开口“二月二十五,那天晚上,长公主带沈柔去了天仙宫。”

    卫景朝身体顿时变得僵硬,他缓缓扭动脖子,转头看向洛神公主,似乎有些茫然,又有些不理解“你说什么?”

    洛神公主垂眸“我的宫人说,长公主带一个美貌女郎在天仙宫待了小半个时辰,走时那女郎脸色很难看,长公主喊她,沈柔。”

    卫景朝毫无血色的脸上,猛地涌上一股猩红,脑子嗡地一声巨响。

    他倏然想起那夜的情形。

    那夜,他与洛神商议婚礼之事。

    洛神和一个美貌少年坐在窗下,当着他的面调情,那少年畏惧她的威势,不敢吭声。

    然后,足足四个时辰,他就当着这两个不知羞耻的面,和洛神商议婚礼的细节。

    从婚服到辇车,到餐桌上的酒水,到铺床的锦被。

    事无巨细,一一说了个清清楚楚,生怕哪一点被对方占去便宜。

    可若是那些话被沈柔听去,她会怎么想?

    她能怎么想?

    他的柔儿本就是心思细腻柔弱的小姑娘,见他这样认真铺排,定是以为他真心要娶洛神。

    所以,那日在江畔,他说没有想娶洛神,她却分毫不信。

    那时候,她该有多伤心?

    她肯定真的以为,他辜负了她,违背了对她的诺言,另娶她人为妻,还瞒着她,不肯告诉她。

    在她心里,他不仅是个负心汉,还拿她当傻子糊弄。

    难怪她那样决绝。

    卫景朝的心被一只大手攫住,紧得发疼。

    他不敢去想。

    尤其是后来,沈柔问他,“你会娶我吗?”

    这个问题再响在脑海中,就如同一把一把的刀,狠狠插入心脏。

    他当时怎么能随口答了呢?

    他应该跟她说清楚,早已择好婚期,就在四月底,初夏茵茵时。

    选好了婚礼的衣裳,帝后的礼服早有制度。

    选好了他们日后的住所,就在宫城内开满荷花的菡萏宫。

    可是,他什么都没说。

    他敷衍了她。

    他的话,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她才会用那样失望又绝望的眼神看着他。

    若是他当时能够认识到她的绝望该有多好?

    若是他没有这么愚蠢该多好?

    若是……

    他有无数个若是,无数个悔恨,无数个痛苦。

    他不停地质问自己。

    他到底干了什么啊?

    他明明那么爱她,却让她伤心至此,痛苦至此。

    卫景朝脑子抽抽的疼,痛到无法呼吸。

    直到回到长陵侯府,仍是毫无好转。见着长公主,他脚步一顿,冷眼看着自己的母亲。

    长公主尚未意识到他灼烧的怒火,怒道“为了一个女人,你成了什么样子?”

    “军队不管,朝政不顾,如今朝中群龙无首,都在等着你拿主意,你在做什么?”

    卫景朝双眼泛上一层猩红,开门见山质问“是不是你逼死了沈柔。”

    长公主脸色微僵,随即道“胡说八道,我何时见过她?”

    卫景朝是她的儿子,深知她每每心虚时,便是这幅模样,见状便再无不明白的。

    他闭了闭眼,道“明日,我会去参加廷议,说服众人拥我我君。”

    然后,他语气很轻很淡“母亲贵为大齐公主,本该与大齐同生共死。只是好歹生养我一场,母亲自请落发吧。”

    长公主脸色倏然一变,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卫景朝,我是你亲娘!”

    卫景朝没有看他,闷头进了内室。

    长公主追在身后,欲要与他争论,却被人拦住去路,只能在身后怒道“卫景朝,逼死沈柔的人,是你。”

    长公主怒道“我不可能走,你死了这条心吧。”

    卫景朝眼角涩涩发疼。

    但他却很快闭上双眸,挡住欲要滴落的泪珠。

    他从来也不知道,自己竟是个爱哭的人。

    以往冷淡傲慢的人,每每想到沈柔,眼泪便不受控制,争前恐后往外涌。

    长公主继续在背后喊叫。

    卫景朝不为所动。

    他手握无上权力,长公主也拿他没有任何法子,只能无能跳脚。

    他心底忽然骤然变得很平静。

    哪怕是为给沈柔报仇,他也得做这个皇帝,掌这个权力。

    翌日廷议,卫景朝如约参加,当堂宣告洛神公主死讯。

    短短几日,他已瘦得形销骨立,俊朗的脸庞凹陷下去,更多几分锋利。

    脸色却不太好,黯淡无光。

    满朝文武见了,都颇为感念他的深情。

    甚至还有人劝慰他切莫太伤心,公主之死没有人愿意看到,但事已至此,最重要的还是解决当下困境。

    于逸恒头一个带节奏,“长陵侯未婚丧妻,刺实在可恨,我们要为洛神公主报仇。”

    刑部早已拿出备好的卷宗,口齿清晰道“据查证,那日刺杀公主和侯爷的人,是几位藩王府的人。”

    于逸恒大为愤怒,当即道宗室藩王不仁不义,不堪为君。而长陵侯亦是皇族血脉,身份尊贵,才华卓绝,战功赫赫,不如自立为帝,为公主报仇。

    卫景朝孤寂站着,没有回话。

    于逸恒更来了劲“宗室欠长陵侯多矣。先是沈家女郎,再是洛神公主,长陵侯两次大婚都毁在宗室手中,如今合该给侯爷赔礼道歉!”

    他游戏人间久了,煽动性便极强,字字句句将卫景朝塑造成完美受害者。

    而卫景朝形单影只站着,一身悲戚哀伤,痛不欲生,任谁看了都不会觉得他有觊觎皇位之心。

    当即,便有人觉得,真给卫景朝做了皇帝,似乎也不错。

    诚如于逸恒所言,他血脉尊贵,才华卓绝,战功赫赫,文治武功无一样不是佼佼者。

    更难得仁义两全,忠诚孝悌,谦和待下,如此种种,有说不完的好处。

    他毕竟是外姓人,纵有皇族血脉也远了。有人试探着开口“公主临终前,可有遗诏?”

    卫景朝苦笑一声,“公主遗言……不提也罢。”

    众人纷纷看向他。

    门下侍中劝道“侯爷还是说吧,下官还要照公主遗言,起草遗诏。”

    卫景朝没说话。

    这时,一位在场的礼部官员迟疑道“我听人说起,公主遗言,愿效尧舜,让位卫郎,望郎携万里江山,共襄盛世。”

    卫景朝摇头道“我无德无能,不堪如此。”

    于逸恒高声道“若侯爷无德无能,世上便再无人敢称自己德才兼备。”

    这话,委实不假。

    另有几个早被笼络的官员,附和起于逸恒。

    实则,对于满朝文武来说,谁当皇帝并不重要。

    洛神公主也罢,卫景朝也好,都是极好的领袖,他们也愿意拥护。

    而且,他们还没忘,京城外还立着长陵侯手下的四万精兵。

    凉州城三十万大军,人人都唯他马首是瞻。

    于是,当日廷议又议论半日。

    三省长官共同拍板决定,遵照洛神公主遗言,禅位长陵侯卫景朝,共同拥护卫景朝为帝。

    当年四月初八,孝宗皇帝外孙,敬天祭祖,登基为帝,改国号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