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情定花城, 第31章 第21章宜室宜家(下)-情定花城免费阅读

第31章 第21章宜室宜家(下)-情定花城
    “陈家宗祠兴建于清朝,是本省所有陈氏宗族的合族祠。在本省现存祠堂中,是最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建筑群。看,那就是正门,多气派!走,我们过去照相。”陈金山今天竟然热情地充当起向导,讲解起来还有模有样的,看来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的。

    “这个祠堂真的好大啊!咦,门头上写的是‘陈家学堂’?哪里是祠堂?”陈银凤定定地盯着正门上方的牌匾。

    水洁如也仰头望着那牌匾:“是哦,是个学堂,不是祠堂啊。”

    陈金山笑着说:“当年确实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祠堂,只不过是以学堂的名义来建的,具体是什么原因,那就说来话长了。”

    水宛如说:“好像以前的祠堂都兼具多种功能的,既是祠堂,同时也是学堂。像我们村的祠堂就是,我小学一年级就是在祠堂里读的。”

    陈金山呵呵一笑:“是吗?你小学也在祠堂读过?我也是,而且是一读就读到三年级。直到四年级,才有资格去村里的华侨小学读。”

    水洁如和陈银凤都表示她们没在祠堂读过,而且听她们那口气,好像还挺遗憾没去祠堂读过书。

    陈金山说:“那是因为,到你们读小学时,村里的办学条件比以前更好了,学校越扩越大,教室已经相当充裕了。”

    水宛如笑着说:“我怎么感觉她们两个好像还挺向往去祠堂读书的?”

    “肯定向往啦!姐,你看,这祠堂多典雅,古香古色的,很有文化韵味,要是真的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读书,那真是令人陶醉啊!”水洁如越看越向往。

    “我们当年读书的祠堂可不是这种级别的哦。”

    说说笑笑间,他们已经走过了祠堂的首进正厅。

    陈家宗祠是三路四进的院落式格局。结构对称严谨,虚实相间。厅堂宽阔,庭院清幽。

    院落内随处可见的壁画、陶塑、砖雕、石雕、木雕等各种装饰工艺,技艺十分精湛,图案类别丰富,题材主要是梅兰竹菊、花鸟鱼虫以及各种历史戏曲人物,造型逼真,形象传神。

    “哥,这个壁画很好看,帮我和洁如拍张合影。”

    拍完照,他们又继续往前走。

    “哥,这是什么工艺?”

    “砖雕。”

    “那种呢?”

    “陶塑。”

    “哥,过来看,这里的木雕好精巧啊,简直是巧夺天工!”

    水洁如将陈银凤拉到一边,悄声说:“小傻瓜,别老是缠着你哥啦!”

    “我哥对这里好像挺熟悉的,我……”陈银凤说到这里,终于领会了水洁如的意思,“哦,明白明白!”

    “哥,我和洁如走左巷,你们走右巷,过一会我们再到后院会合。”

    “还是一起走吧,这里人这么多,等一下不好找。”水宛如表示不赞成。

    两人才不担心好不好找呢,手拉着手笑嘻嘻地跑开了。

    陈金山望着她们渐渐跑远的身影,笑着摇摇头。

    “她们有手机,不会走丢的。”陈金山看着一脸担心的水宛如说,“放心!没事的。走,我们去那边看看。”

    水宛如只好跟着他一起走。

    陈金山边走边向水宛如介绍着这里的结构布局、装饰工艺。

    水宛如笑着说:“好专业的讲解,你对这里挺了解的嘛。”

    “我来过好几次了,我很喜欢这里的建筑风格。游走在这里,你会发现建筑的细节,可以让美好的事物定格下来,让你平心静气,慢慢欣赏。”陈金山凝视着她说。

    水宛如见他一直盯着自己,觉得好尴尬,于是走到另一角落,哪知他也跟了过来。

    水洁如和陈银凤两人走马观花,很快就走到了后花园。

    园内有一片广阔的草地,花木、假山点缀其间,环境十分清幽。通道旁安放着石椅,可供游歇息。

    水洁如和陈银凤在石椅上坐了下来。

    坐在这充满历史痕迹的花园里,微风拂拂,仿佛从岁月深处吹拂而来,让人产生无限遐思……

    水洁如环视着周围:“原来在这后面还有个花园。”

    “是不是古代大户人家都有个这样的后花园?”

    “应该是。”

    “说到后花园,突然让我想起戏曲里经常出现小姐到后花园与情人幽会的桥段。”

    “哈哈!你真会联想。”

    “看那边,我哥和你姐也走进这后花园了。”

    “在哪里?没看到啊。”

    “被那群游挡住了。”

    “哦,在那,他们走到雕塑前了,你哥在向我姐介绍那雕塑。”

    “两个人站在一起,看着多般配啊!看起来真像是来这后花园约会的情人,哈哈!”

    “我姐好像在打电话,她还不停地张望着,是不是在找我呀?”水洁如正说着,她的手机就响了。

    四人终于会合了。

    见面后,陈金山竟主动提议要玩诗词游戏。

    陈银凤和水洁如当然积极响应,问他怎么玩法。

    他说像上次在咏秀公园那样玩,唯一不同的是“花”字换成“家”字。

    “好!那还是按老规矩,谁先出题谁先说。”

    陈金山笑了起来,笑得意味深长:“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1

    “家?哪些诗词含有家字呢,我竟然一句都没想到。”陈银凤挠挠头。

    水洁如举起手:“我想到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

    隔了一会儿,陈金山见她们都没出声,又念了一句:“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边念还边望着水宛如。

    “又是桃之夭夭。”陈银凤撇撇嘴。

    “到你啦!”水洁如见她不服的样子,就催她快点说。

    “谁先想到谁先说。”

    “承让承让——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3

    “太好了,我终于想到了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陈银凤兴奋得手舞足蹈。4

    “姐,到你了。”水洁如走近水宛如,拉着她的手摇了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水宛如轻轻捏了捏妹妹的脸蛋,“现在到你啦。”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水洁如念完,调皮地说,“又到你啦。”6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7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8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9

    “家,家,还有哪些呢……”水洁如苦苦思索着。

    这时,陈银凤又想到了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10

    “对哦,怎么没想到这一句。”

    “哥,你笑什么?到你了。”

    陈金山笑眯眯地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天啊,又是桃之夭夭。哥,我真的怀疑你只会这一首。”陈银凤翻了个白眼。

    水洁如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道:“不是你哥只会这一首,而是他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成家。”

    陈银凤恍然大悟:“哦,明白明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