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 115 章 第 115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 115 章 第 115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从石安青的婚事波折到现在,迎春早已经不期待四角俱全的婚事了。打听起来,这个宋家已经相当靠谱。

    她又跟着熙凤去看了一眼那个宋子文,确认至少也称不上丑,而且据说日常就收拾得挺干净,也就应了下来。

    于是,在黛玉除孝的时候,迎春就再次开始走六礼了。

    吸取教训,迎春走六礼,黛玉固然只是听一听。

    在除孝之前,王伊出嫁的时候请了她,她也是没有去的。

    到了腊月的时候,薛蟠娶亲。王子腾升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大司马的事情,也都“如期发生”了。

    要知道,贾雨村说到底是王子腾提携上来的。而王子腾提携贾雨村的原因,又是因为贾雨村与他的亲戚贾家连了宗。

    在如今这个年代,贾雨村就算是和贾王两家绑定了。

    若是他反过来对付贾王两家,甭管他是不是为了正义背叛的。

    都立刻就会被打上“奸臣”之类的头衔,会有很多文人,对他口诛笔伐。

    也因此,娶到了王家女的三皇子,一下子就成了炙手可热的储位争夺者之一。

    而等到腊月的时候,所有成亲的皇子一并封王,却又没有去就藩……

    储位之争,一下子就被摆到了明面上。

    黛玉就觉得这事儿挺神奇:剧情已经被改得七零八落了,那两位的官位居然还没有变动?

    当然,这种事想想也可以有很多解释。

    只是她对皇帝和朝局都还不够了解,不能得到确切结论。

    而要说王子腾、贾雨村升官的事情,还算是相距遥远。薛蟠娶妻这件事,就显然不是了。

    王夫人说薛姨妈那边人手不足,主动过去帮忙。

    这时候黛玉已经出了孝,熙凤领着众姑娘去坐席的时候,自然也是要带上她。黛玉对此也没什么排斥之意。

    香菱的命运到底如何,还是要看薛蟠成亲的对象。

    *

    因为贾王两家的缘故,薛蟠娶亲,到了不少官宦家的女眷。不少都是黛玉以前没见过的——倒不是说贾家已经与之断了关系。

    而是贾母年事已长,少见外,王夫人诰命太低,也不大乐意交际。后来又连续被打压。这些外,多半是熙凤在维系。

    就算这些人到了贾家,黛玉这个常年守孝的,当然也不会被熙凤叫去见。

    这会儿,黛玉固然见了很多陌生人,这些夫人姑娘们,第一次见到黛玉,也难免被震慑一番。

    黛玉夸赞的好话听了一箩筐,还大半都挺真心实意的。

    后来坐席的时候,她和姑娘们坐在一起,发散的精神力听见已经有人在打听她的婚配问题。

    黛玉:……

    也不能说奇怪吧。

    毕竟,掌家夫人们的喜好,也不全是宝钗那样的。

    黛玉听了一会儿,反省了一下自身,发现自己居然还挺有行情:

    主要是,前几年京城的那一场闹。这些主妇们都记在心里呢。谁都知道,她母亲贾敏的嫁妆,贾家是不好吞的。若要面子,还得再添一点。

    一个嫁妆丰厚却又没有家族依靠的孤女……哪怕没有顶尖的美貌,也是有人好这一口的。

    何况,虽然父母双亡,但真要说父母的身份,她的身世也算高贵。

    应该说,直到这时候,黛玉才感觉到,早些年莫逸春他们做的事,对她真是挺有意义的。

    她现在只是“历劫”,不会真的嫁人。可如果是没有记忆,不知道自己在“重来”的林黛玉呢?

    这份贾家难以否认的嫁妆,就是她手上一份极重的筹码。

    让她在贾家的时候,不至于认为自己完全是寄居,一无所有,全无依靠。大概也能少几分心酸吧……

    当然,不管黛玉是什么情况,贾家都不会考虑让她外嫁。

    熙凤自觉这件事是定的——连王夫人都顾不上反对,当然也就三言两语的暗示了其他人,黛玉是要嫁到贾家的。打消了不少人的心思。

    不过,也有想法另类的。

    礼部侍郎的儿媳孟氏,本就坐在首席,她就找了机会,凑到熙凤身边,低声问她,“你们家那位林姑娘,听你这意思,果然是要嫁回外祖家里?”

    熙凤也低声笑道,“怎么,你觉着这不妥当?”

    “事情倒没什么不妥当。只是——若真有这么一日,这姑娘该从何处发嫁?”

    熙凤闻言,倒是愣了一会。

    她还远未考虑到这种地步。

    说到底,黛玉的年纪还太小了。嫁妆又是备好的,贾家不用操心不谈,她要嫁的贾瑛,上头也还有个宝玉。

    总得宝玉先成亲,然后过个一年半载的,再办贾瑛的婚事。

    否则,接连办喜事,也显得太仓促。

    而宝玉成亲,又怎么都得等湘云及笄吧?湘云比黛玉还小点儿呢。这么算,就至少得等到三四年往后了……

    但此时被人提醒了,倒也反应过来。

    确实,就算说让黛玉嫁回外祖家,那直接从外祖家发嫁也不是事。外面看来就很不像。可黛玉又没了父母,和宗族那边也是……到时候,她该从哪里发嫁呢?

    “我和你说这个,也是让你想想。”孟氏道,“一则,我那公公,和当年的林大人乃是同科,相交甚笃,总记得他就那么一个女儿;二则,也知道我们两家的关系。”

    因为贾家是要“善待孤女”的样子,旁人自然乐意锦上添花。

    至于说孟氏和贾家的关系……

    贾敏的庶长姐,就是嫁到了孟氏,乃是现如今这个侍郎夫人的婶子。

    可惜难产死了。也没留下个儿女。

    又因此,虽然和贾家是亲家,来往倒是不多。

    熙凤知道了孟氏的意思,心下也有些计较。但肯定不能在宴席上就答应什么,只告诉她,“我回去问问。”

    孟氏也就不再多说。

    *

    黛玉这会儿正沉浸在人生、记忆、经历……等等的感怀之中,加上熙凤和孟氏讨论她的事情时,也没有带恶意,她也就没注意到。

    等到她被惜春推了一下,才注意到,熙凤等几个亲戚女眷正在离席。

    当然不是宴散了。

    而是要去看被送入洞房的新娘子。

    这种场合,一般不会带未婚的小娘子,不过,迎春最近轻松不少,十分好奇的拉上了几个姐妹,又有宝琴鼓动,本就有心的黛玉也就站起来,跟在了后面。

    只是,她们几个,连着其他几个夫人带来的女孩子,都被拦在了洞房外面。

    黛玉通过精神力知道,里面的新娘正一脸羞涩,倒也没有强求。

    只趁势打量薛蟠婚房外面,早前移栽的桂树,还有伺候的丫鬟婆子。

    桂树是常青树,看得出移栽前就是好树了,可和院子里的布置,还是有些违和。

    丫鬟婆子都是生面孔,规矩看着还成,但看她们规矩上的一些细节、小动作就知道,即不是薛家培养的,也不是王家培养的。

    再稍微听一下,果然都是新娘子带来的。

    黛玉张望了一番,就对身后的紫鹃道,“你稍微打听打听,香菱哪儿去了?”

    香菱在薛家是正式开面了的,还摆了席。但一直以来,在薛蟠身边的地位更像是通房而不是侍妾,属于贴身伺候的那种。

    这种时候,本该在薛蟠的婚房。

    紫鹃依言打听去了。

    香菱在贾家的那几年,因为性子纯粹天真,还挺受人欢迎的。

    紫鹃找了贾家跟过来的薛家丫鬟,很快就打听到了答案,回来告诉黛玉,“在宝姑娘的院子里呢。”

    黛玉想想,瞅了个旁人不注意的机会,就带着紫鹃走了。

    她虽然貌美,气质却脱俗——或者也可以说清高。又不是个爱主动接近人的性子。何况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会。其他姑娘都有些忌惮的不敢往上凑。

    加上惜春会掩护,黛玉走脱得倒是挺简单。

    整个宅子到处都挂满了喜庆的灯笼,黛玉又早就知道了宝钗的院子,完全不用担心迷路。

    且因为是去后院,以宝钗的管家能力,甚至也不用担心碰上什么不该见的人。

    也就是紫鹃有些疑惑:以前也不见姑娘和香菱关系好?

    不多时,到了宝钗的院子外面。

    不算大的院子里倒是没什么人——薛家人手不够,都调到各处帮忙去了。

    黛玉刚刚进门,就听见了莺儿的声音,“什么不是故意的!那么大,那么烫一壶茶,能不是故意的吗?我平日里看不惯的人,也是不少。可要是没有姑娘的意思,我们做丫鬟的,能和谁呛声?”

    然后就听见香菱忍着痛苦的声音,“就是大奶奶不喜欢我,又能怎样呢?等时间久了,她见我听话,也就好了。”

    黛玉听了这两句话,也就知道发生什么了。

    她知道香菱真就是这样想的,这样打算的。不由叹息。

    因为知道这些人的仙灵身份,知道判词对她们的“保护”,也就让她在明知道她们作为人而命运悲惨的情况下,反而要像反派一样,维持她们的悲惨命运。

    ……简直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实施掌控之实”啊!

    黛玉觉得也是自己懈怠。

    她无法为这些姑娘被更改后的命运负责。

    既然香菱“遇上恶毒主母”乃是宿命,那么,她最好的做法,似乎是在香菱受到太多恶毒的磋磨之前,先引导她在那位主母手上送命?

    早死早超生?

    黛玉头痛的按按额头。

    在理智上她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感情上却确实是有点儿过不去。

    正想去看看香菱的伤势,却见一个薛姨妈身边的婆子低着头急匆匆的走过来。一眼先看见衣着不凡的黛玉,连忙行了个礼。

    随即才诧异道,“林姑娘怎么在这儿?”

    黛玉笑道,“前面人太多,我来后院走走。顺带也找找宝姐姐。”

    婆子忙道,“姑娘还是回去罢。”

    说完,她也顾不上黛玉,进了宝钗的院子里就喊,“莺姑娘,莺姑娘在不在?”

    黛玉见她这样失态,心中诧异。却又听她只叫莺儿找东西去前面,就知道问不出什么。便果然扭头回了宴席上。

    然后就发现,自己是错过了第一手信息。

    几乎是刚坐下,惜春就兴致勃勃的凑过来——得说她这兴奋的模样挺少见的。

    “林姐姐,告诉你件新鲜事,大理寺带了个老道士来,说是来讨人的。来薛家找他们家被拐卖的女儿!”

    黛玉:!!??

    “哦,对了。”惜春这才说出真正的重点,“听说是有人将贾雨村告了,才牵扯出这桩事来呢。”

    黛玉听到前面半句,还当是哪个穿越者“好心”,竟然不知道把哪个旮旯里的甄士隐给找了出来。

    但听到后面,就有些怀疑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