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31章 第 31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免费阅读

第31章 第 31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黛玉如今日日看着邸报。

    对外面的事情,也算是多了一个认知渠道。

    隐隐觉得,朝堂之中的斗争,有了一个微妙的缓和。

    或者也是风雨欲来?

    但终究也看不出各门各户的各种密辛,比如说秦可卿的身份。

    当然,如今就算是从镜子里面得到了答案,也只能说,这件事会成为一个隐患,但还不至于成为贾家被日后的皇帝清算的根本原因。

    顶多就是个引子……

    对于秦可卿本人,黛玉没什么想法。

    就算不管转生的仙灵,秦可卿嫁入宁府都已经两年了,看起来半点不像是受到胁迫的模样。怎么改变她的命运?

    这一天,黛玉也就目送其他人去赴宴,自己老老实实的在厢房里,坐在炕上看书。

    天气已经冷了,但考虑到已经有了火炕,对她这娇弱的身体来说,倒是比南方的天气友好一些。

    至于书,自然不是话本。

    宝玉就是有贾瑛帮忙挑选,能带进后院来的话本也是有限的。

    黛玉早看完了。

    如今看的是现世没有的一本文集,从贾政书房拿的。

    这个母舅虽然一开始没见她,后来回过神,对她还是可以。

    知道她爱看书,也不说什么“女子无才”的话,还让黛玉到他的书房拿书。

    正看着,厚重的门帘掀动,随着紫鹃的一声通报,宝钗走进来了。

    黛玉忙放下书招呼。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宝钗看来已经恢复了正常,眉眼间再无郁色。

    她笑着将黛玉按下,不让她起身,又道,“今儿看着天气晴好,想出门走走。一时竟不知往何处去,想着妹妹你今日还在,就来拜访了。”

    黛玉居丧不能宴乐。

    宝钗说这话时,显然就在观察黛玉的表情。

    若黛玉不放在心上,她是一种态度。若黛玉抑郁不乐,她自然就能有另一种态度。

    然后,宝钗确定是前一种。

    不由暗想传言不靠谱。

    更放松了一些的和黛玉闲聊。

    黛玉自然也在猜测宝钗的意思。

    当然,结合看过的小说,很容易猜到。

    士农工商的阶级分明,出身于没落了的皇商薛家,宝钗最好的提升身份的路子,就是去宫里。

    宫里相对来说不在乎宫外的身份。尤其是皇帝的嫔妃。身世只能带来一定的地位加成,但带不来皇帝的宠爱。

    这条路子一断,甭管宝钗长得再美,用处都不大,家世才最重要——难道秦楼楚馆里就没有绝美的女子了?能靠着容貌嫁入官宦之家么?

    宝钗若是又想要嫁得更高一些,又想要做正妻,执掌家务帮携娘家,就只能在贾史王薛相关的圈子里面找。

    ——反过来说,不考虑仙灵、剧情之类的因素,以宝钗的身份、容貌、心机,送她去太子身边,才是最适合这个政治联盟的选择。

    这条路一断,对他们来说,宝钗的价值就至少跌了一大半。

    宝钗未必完全懂得其中的道理,但她知道,她现在最好的路,显然是融入寄住的贾家。

    且正如黛玉所料,在她没有先针对宝钗,两人也没什么冲突的情况下,宝钗对她也就没什么敌意。

    开始的时候还稍稍有几分试探,很快的,宝钗不但让人很有如沐春风之感。甚至还给黛玉一种“殷勤略过”的感觉。

    倒叫黛玉有些摸不着头脑。

    宝钗和她先说了南北的气候差异,又说到南北的习俗风物差异,还说到两人身上都有的先天之症……

    摸不着头脑的黛玉就笑道,“我这是先天不足的症候,也是所在多有,常有听闻。宝姐姐你那桩热毒,光是那药,听着就奇异,倒和宝玉的玉一般,说不准来历不凡呢。”

    宝钗叹道,“顶多能算一奇症,哪能比呢。若非那一次,都不知道还能发作得那般厉害的。”

    看态度,似乎真的已经将那件事放下了。

    两人正说着,忽然雪雁在外面道,“两位三爷和四姑娘来了。”

    黛玉听见雪雁的称呼,脸微黑。

    不过,灵竹和紫鹃都很靠谱,黛玉也无意纠正雪雁的天真活泼。

    且雪雁虽然这么报了,走进内室来的却只有打扮得很鲜亮的惜春。

    她打了声招呼就往黛玉的炕上扑,也是很熟了。

    黛玉惊诧道,“不是都往东府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一边收拾了一下自己。但也不着急。

    别说被忽略的贾瑛和有系统附体教导的贾琰并不会往内屋走,其实宝玉也不会。

    至少在女孩子之中,他完全称不上愚钝或者屡教不改什么的。

    只要把态度摆明了,他就是殷勤,也会知道保持一定距离。

    不是说认可所谓的“礼数”,这纯粹就是一种平等的反馈。

    黛玉如今和他就是这样。

    何况,黛玉收拾自己的时候,宝钗已经先出去帮忙待客。

    惜春在炕上打了半个滚,就道,“不想在那。三哥哥就带我回来了。”

    黛玉听了略无语,但也感觉得到惜春很不喜欢宁国府。明明荣国府里,她很多时候也被各种忽视,但她还宁可待在荣国府。

    只是惜春年纪尚小,也不是那种很早慧的姑娘,词汇量不够,说不清楚自己的详细感想。

    黛玉自己整理好,将惜春也拉起来,就问她,“贾琰怎么和你们一起?”

    惜春歪歪头,“东府有练武场,好大的。珍大哥给他用。”

    这姑娘说话,完全是荣府姑娘的称呼口吻。

    幸而也能让人听懂。

    黛玉就又穿了身大衣裳,拉了惜春走出去,给惜春也把大衣裳重新穿上,说外面有果子吃。

    走出去一看,就惊了。

    贾瑛照例被忽略,这很正常。

    但宝钗对贾琰,是不是太亲切了点?

    虽然宝钗应该也不至于认为是贾琰对她恶作剧啦……

    *

    “我们这边的后花园也空着。”贾琰正叹气道,“要是也能开辟一个练武场就好了。”

    就是宝钗,这话都不好答。

    贾瑛更是默默吃茶。

    黛玉就笑道,“要这么着,怕是宝玉就要不自在了。他似乎看不得那些耍刀弄枪的?”

    贾琰道,“园子那么大,他还能日日看到练武场不成?”

    但他很快又叹口气,略显落寞,“他要不乐意,可能也真建不成。”

    黛玉一呆——我开句玩笑而已。你一个好好男儿,天宽地广,学什么宅斗?荣府可能建不成练武场,原因可太多了。做什么全推宝玉身上?

    宝钗却道,“我从梨香院过来,经过园子,仿佛看见东边有块极大的空地。杂草丛生,不见楼阁。原来该是个校场吧?想来是荒废了。”

    黛玉想:你不该是过来看见,而是之前上课的那个院子里能远远望见。当然从梨香院去上课的路上也能看见。

    但这约莫属于伤心事了,黛玉自然也不会拆穿。

    贾琰则没多考虑,只道,“我们家以武传家,自然本就是有校场的。我上次去园里倒没注意到……”

    另一边,贾瑛听着无趣,又见惜春安静吃东西,就走了出去。

    恰好见着灵竹远远走来,手中拎着两盒点心,就笑着打了声招呼,“……从东府那边拿过来的?”

    灵竹点头。

    贾瑛就道,“祖母是时刻不忘林妹妹……紫鹃应是出去找他哥哥拿东西了,灵竹姐姐快进去吧。”

    灵竹连忙谢过。

    紫鹃要出去了,就剩雪雁的话,雪雁做事还行,但镇不住那些小丫头。

    而贾瑛在外面站着逗了一会儿鹦鹉,估摸着惜春也该“吃饱”了,就进去要拉着惜春告辞。

    黛玉也露出倦怠之色。

    宝钗和贾琰自然也不能多待,跟着也告辞了。

    等一群人都走了,黛玉坐在原位上,“嗤”的笑了一声。

    收拾茶盘等物的雪雁见黛玉笑得不同寻常,就好奇问道,“姑娘笑什么?”

    黛玉支着下颐道,“你家姑娘自然是笑可笑之事。”

    雪雁还要问,却被灵竹瞪了一眼,不敢问了。

    紫鹃却也拎着一个篮子回来,看着屋里的场景,奇道,“今儿这是怎么了?宝姑娘也就算了,还有谁这时候来?”

    黛玉道,“能来的多着呢。亏得也不是天天来。”

    又说,“你哥哥倒是办事挺快的,今儿就买好了?”

    接过了篮子来,看里面的毛笔、宣纸、墨锭等物。

    紫鹃道,“姑娘都指好铺子了,还能拖上几天不成?只是姑娘,真不告诉老太太?照这么着,怕不是往后连绣花针都要自己去买了!”

    “又不曾短了你哥哥的跑路费,你急什么。你不知道外祖母把你给了我,就是看你有一家子人,能帮你姑娘我办事么。”

    灵竹听见黛玉这么说,忍不住插口,“姑娘别戳她的心,难得有个忠心丫头,你还这样。这样下去也实在不好。就是客人,也没这样忍气吞声的。”

    黛玉道,“又不是买来的东西不能用,急什么。现在就说出去,也只会说我挑剔。”

    这些话,自然是指黛玉最近遇见的事。

    简单的说,就是黛玉先赶了两个教引嬷嬷,对剩下两个也很疏远,往往不让近身。后来又说了“奶娘也不能光敬着”这样的话,“报应”来了。

    贾家的下人之间,关系盘根错节。

    黛玉那些话,惹了不少人。且她自己身边又是没带奶娘的。自然就有人想要恶心她一下。

    贾府的规矩,除了衣裳头面这些,姑娘们日常的耗用,不管上学还是女红,都有固定分例。买办拿了固定的银子买进来,分到姑娘们手上。

    在黛玉得罪人之前,因贾府如今没有个“得势”的姑娘,买办们就就有不少吃回扣的事情——买回来东西的质量,完全对不起他们上报的价格,领走的银两。

    后来黛玉得罪人,王夫人的态度又传出来,黛玉这边的情况就挺严重了。

    除了一些关键的物品,剩下的东西,比如说笔墨等物,就是“能用但绝不好用”的程度。

    说又不好说,用又不顺手。

    黛玉如今自己不能用脂粉,她的丫鬟们的日常脂粉之类,也同样受影响。

    可以说,黛玉想要自己和身边的大丫鬟们过得好,大半的日常杂物,都要自己花钱买。

    如今买办买来的那些,脂粉什么的拿给小丫鬟用,笔墨之类的让紫鹃、雪雁用——黛玉有空时,正在教紫鹃认字。而雪雁本来就是她的伴读。

    但两人的基础都还挺差。

    黛玉当然不是想要忍气吞声。

    只是不想在人有分辨余地的时候吭声。

    预先取之必先与之,她不吭声,“不好用”的东西就越来越多,眼见者也只会更多。

    剧情已经变成这样了,她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反正就是整顿一些下人,也改变不了贾府衰颓的大势……

    最后,黛玉必须得说,古代的条件确实是太差了。

    贾府现在的当家夫人在养姑娘这件事上又很吝啬。

    按照她打听来的分例金额,就算买办真把钱全花在买东西上了,买回来的也不是什么好物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