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 第25章 第 25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免费阅读

第25章 第 25 章-红楼黛玉只想安静的死下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英灵视角”之中,黛玉完全可以无视房屋的阻隔。

    毕竟这会儿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她看到了隔壁屋里显得很不安稳的光团,忍不住在镜子上问道:若王伊失控会如何?

    回答很快:她不会失控。

    黛玉:???

    回复:她是最稳定的。

    黛玉:看起来可不像。

    回复:系统的“主线”源自她本人的渴望。确认失败之前,不会失控。

    解释状况的言辞消失又浮起:“系统”看似动荡,应是应她所想,发布她希望看到的任务,制造她能用到的东西作为奖励。所用原料为此界之外的众生意念。

    黛玉:这也可以?

    回复:食物投怀,为何不可。

    后面还有句补充:反正她也不会主动破坏剧情。

    黛玉看着最后一句话,久久无语。

    忍不住主动发问:那些想改变剧情的穿书者呢?

    回复:已收获数条意念之河。如王伊、莫婉淑,她们本来也想改变。

    黛玉再次久久无言。

    不管怎么说,她总算是知道王伊活蹦乱跳的原因了。能主动给这个世界拉食物进来,天道肯定会给她开个后门的啊!

    至于她要是当真成了皇后皇太后……

    现在这世界只需要维护剧情,又不需要维护历史。

    无所谓了。

    哪怕她的系统用到她死,在这期间,她通过系统拉进来转化,成为了天道食物的那些众生意念,多半也超过她“系统”本身的能量了?

    不过,她这会儿住在贾府里面,是想要做什么,导致系统动荡?

    如果说现在的她并不想要改变剧情,反而想要维护剧情。

    那么,是想对贾瑛下手吗?

    然而,之后的事情表明。

    黛玉想得太甜了。

    *

    课堂在第二天就收拾好了。

    却并非是之前那个空置的房间,而是在院子的另一边。

    贾母并没有明着说让那两个宫中出来的嬷嬷连带着教导黛玉几人。

    但既然人在贾家,贾家的姑娘们想要去旁观课程,那两嬷嬷也没可能拒绝。

    然而黛玉对此毫无兴趣。

    她的礼仪,一是意念体自带,可能是从众生意念之中收集的“数据”。二是贾敏教的。自认仪态已经很好,并不想去学什么宫中礼仪。

    所以就当不知道贾母有那个意思。

    恰逢女师知道此事,只让他们自己活动,练习棋艺。

    她就安心在那里赶棋谱。

    倒是探春,她蠢蠢欲动又囿于自己的身份。最后是迎春看她这样,主动和她一起去看那边的课了。

    还有宝玉。

    虽王伊在他这,也就是个三四等的女孩儿,还让他提前总结出了“珍珠变鱼眼睛”的理论(他认为王伊已经提前变成鱼眼睛了),新来的宝钗却不一样。

    想到那么个神仙妃子般的女孩子竟然要去进宫待选……哪怕只是侍读呢?公主郡主面前,也难免小心翼翼。宫里规矩又极大……

    早就百爪挠心了。

    等到迎春带着探春去看,宝玉自觉找到理由,也就跟在了后面。

    眨眼间,课堂上就没什么人了。

    又因女师都提前走了,惜春眨眨眼,就要入画将棋谱收好,又叫奶嬷嬷给她换纸笔。

    小姑娘已经知道了,琴棋书画诗茶女红……现在有涉猎过的,她最有天赋的是画画,其次是书法。

    女师说过,贾瑛和黛玉都夸过。

    小姑娘自然就燃起了对画画的无限兴趣。

    更别说如今还上棋艺课,她连围棋的复杂规则都还没完全弄明白呢。

    还剩下一个贾瑛,他左右看看,默默的将棋谱也塞了回去,从书篮子里摸出了一本话本来看。

    谁知没看两眼,正在自己下棋玩的黛玉抬起头来,“三哥哥,你若不读经义,也莫要荒废时光。琴棋书画,哪样都比话本正经许多。”

    贾瑛第一次听说此等论调——黛玉还说得特别正经。仿佛在说什么天经地义的道理。让他莫名其妙的就产生了惭愧之感。

    总觉得有点儿荒谬。

    但他还是认命的收起了话本,自己端着椅子坐到了黛玉的对面,“我陪妹妹下棋?”

    黛玉点头,“好。”

    虽然她本意不是让人来和她下棋,但也无所谓吧。

    *

    如是过了些日子,王伊那边并没有什么动静。整日里安安静静和宝钗一起上课。

    黛玉略略放下些心来。

    只是这次大选先说春末,后来又因为北疆异动之类的的原因改到了秋初。倒是让王伊难免要在贾家多住一季。

    也时不时的跟着黛玉等人上女师的课。

    期间湘云又被接来了两次。

    黛玉见了,就只能说宝钗比自己会做人。

    因她这边冷着宝玉,说了好几次男人的经济仕途,女儿“为嫁人准备”之类的话。宝钗那边又可能要入宫。

    宝玉这段时间就围着宝钗转,处处体贴。

    湘云对宝钗,却没有那种“小伙伴被抢”的怨怼。

    此外,湘云过来,史家未必没有让史湘云也蹭蹭课的意思。然而湘云就和黛玉一样,对这种“蹭课”毫无兴趣。

    她在史家拘束,在贾家却能放开来玩,正经课都不大愿意上,何况是宫中礼仪?

    至于史家好几个姑娘,为什么唯独她总是被接来?

    黛玉在这段时间也弄明白了,至少在这个演化的世界,是因为唯有湘云的父亲,是贾母亲兄弟的后人。

    现任的史侯之父,乃是原本史侯的继妻之子。

    贾母当年被迫认庶为嫡,和娘家不给力(继母阻拦)也有一定关系。

    是以除了湘云,贾母和现在的史家并不亲近。

    *

    炎炎夏日,连湘云都不爱在外面玩了。

    黛玉也不喜欢过夏天。

    毕竟她现在这个弱鸡身体,一旦用了冰盆,就得老老实实的多穿一件衣服。

    防着着凉。

    偏偏又不是感觉不到热……

    还好,弱鸡归弱鸡,她的身体并不是爱出汗的体质。也还算是能过得下去。

    只是她不能让别人扇扇子,怕扇得头痛。

    自己拿着扇子,扇动的频率也比旁人低得多。

    这一日,宝玉和贾瑛都应邀出去了。

    女师照例给姑娘们上礼仪课的机会。

    黛玉就在课堂里闲闲的摇着团扇,指导惜春画画。

    《红楼梦》之中,她显然对画画了解不多。

    被召唤的时候,也就带了个“初始层级”的技能。

    但她女红不错,构图能力自然是有的。

    在金莲岛镇守的几十年间,早把这项技艺补全了——

    精神力发散型的异能者或者英灵,走天人交感的路子,按照现世的话来说,其实也就是走艺术家的路子。

    感性最重要,想象力其次。

    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能和天地法则产生一定共鸣,能通过这些来感悟天地的某些法则。

    黛玉觉得,这种辅助感应的方法,至少比单纯的冥想、禅定简单很多?

    效率更高,何况还能用于战斗。

    虽然前提是要先觉醒……

    她说“琴棋书画是正经事”,真不是开玩笑。

    对异能者而言,若以自身实力增长超脱为目标,简直只有“艺术家”和“科学家”才算正经职业。

    比做官经商什么的,要正经多了。

    总之,她现在指导惜春是全不费力的。

    湘云靠在窗边,捧着一本话本在看,十分入迷。

    扇子都僵了好一会儿了——这是“穿越者”的大功之一,他们推动了小说的发展。

    虽然不能抄袭,又被这年代的书籍价格(生产力)控制了小说字数,还被天道和朝廷共同控制了小说题材,但依然弄出了不少才子佳人之外的话本来,多半和寻仙访道、探险之类的有关。

    正是一片岁月静好的时候,院子的另一边忽然传来喧哗声。

    黛玉最先注意到。

    但肯定没有院子里面树荫下纳凉的丫鬟听得清楚。

    很快,就见紫鹃匆匆的走进来说,“宝姑娘在课上忽然晕倒了。”

    黛玉微愣,“太热了?”

    她记得书里是说过宝钗怕热的。但她也记得,那边应该也是摆了冰盆的。

    紫鹃又哪里能说得出一二来。

    这下连湘云也急了。

    听见这个消息,必然是不能在课堂里悠闲了。

    黛玉就让丫鬟拿了伞,牵了惜春,和湘云一起匆匆往那边的课堂去了。

    只见那边一片慌乱。

    一些嬷嬷丫鬟到处乱走。

    黛玉等人还是找到了探春,才问明白了情况。

    这种天气,宝钗忽然晕倒,自然让人很容易想到中暑。

    但别说宫中出来的嬷嬷了,就是跟在姑娘们身边的奶嬷嬷、教引嬷嬷。也能轻松分辨出来,宝钗不是这个症状。

    她浑身发热,皮肤泛红。双唇更是红得发紫。却没有一点汗渍。

    当时在场的人,宫中的嬷嬷虽然淡定,但她们也没法真正指挥贾家的奴仆。迎春探春两个身边的人都慌了。

    宝钗自己身边,只带了个丫鬟莺儿。丫鬟也一样惊慌。

    还是王伊镇定。

    嬷嬷们分辨不出什么症状,她就先指挥着人,将宝钗扶到平日里小憩的一间屋子里,让她躺好。又重新让人移了冰盆。

    又指挥自己的嬷嬷忙去告诉贾母等人。

    又怕贾母等人耽搁了时间,让自己的丫鬟出去找人先请王家常来往的大夫。

    可谓指挥若定,很有大家风范。

    探春说起来满心佩服。

    就没说别的,黛玉等人都能感觉到,探春对自己身边人那“担不起事”的样子的满心嫌弃。

    只是,还不等王熙凤王夫人那边传过什么消息来——这两人的住所比较近——后面的园子里,倒是有人闻声而来。

    一个男童的声音在院子外面高声问道,“里面出了什么事?莫非有贼人闯入?”

    迎春脸色微沉,就有些不自在。对其他人道,“是琰哥儿。”

    黛玉也知道,贾赦有两个庶子,分别名为贾琰和贾琮。贾琰和她同龄。之前从未见过,一直都没来过二房这边。

    但她也确实是记得,书中并没有贾琰此人。

    此时一听其声,说话十分不妥。

    就算院中的姑娘们各个年幼,又哪里有开口就是“贼人闯入”的。这年头,岂不是坏人名声?

    迎春说完,就忙领着丫鬟走了过去,将贾琰喊进来。

    总比让人在外面瞎猜的强。

    一见到这个贾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