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老蒋对于战红鹰释放的善意并不买账,但还是安排风四国与战红鹰启动联络。
他此时的意图并不是要与战红鹰合作,从蒋介石的眼光来看,一个军长和自己谈事儿,还不够档次,只有**才配和他谈合作大计。
蒋介石为何根本没有合作的诚意,还派风四国与战红鹰接触呢?
因为他想搞清楚大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致其军工发展突飞猛进,连米格15这种原本被认为当时是最好的喷气式战机都不对台湾进行封锁,还变相“送”了台湾一架。
这个举动的背后,意味着大陆有着强烈的飞机制造技术的自信。想到这些,再联系到前不久大陆核爆实验成功,蒋介石也不寒而栗。
从理论上讲,如果大陆对于台湾动用核武,台湾将无从避免。不过,蒋委员长自也不是等闲之辈,除了表面上大量采购美国的武器之外,台湾的空军也在秘密开发“玄天”计划,计划的详细内容一直没有公开。
被蒋介石成为“娃娃”的战红鹰此时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战机的换代更新。
1号j-bt6战机上的机载激光炮,经过一次实战之后,已基本报废。汉城上空的夜战中国空军首次使用激光武器,也作为一段秘史将写入秘密档案。
从实战上来看,任何先进武器包括激光武器也都有其自身弱点,机载激光炮的技术还不太成熟,它的弱点就是耗能太大,在实战当中不能无限次使用,要想进一步提高其性能,还需要不断的实验和完善。短期之内是很难再投入使用。而战红鹰对火力的狂热仍然未有丝毫改变。
他在寻觅一种新的战机来作为隐龙军的主战机型,他把目光投向了j-11,他最欣赏j-11之处,就是它有10个外挂点,可以加挂多种航空武器,相对而言,j-bt6一次只能发射两枚导弹,就显得“落后”了。
另外一点就是他在穿越之前看网络上的空战小说的情节里大多冒出了j-10,他就偏偏不选j-10做主力战机,而选择j-11,我就比你多个“1”,除此之外的另一个考虑是j-11实际上造价要比j-10低。
战机的更新换代其实就是不断地修补bug,提高性能的过程,所以,有时在研发武器的过程当中存在弱点,甚至走一些弯路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地优化。
不过,战机的更换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对于中国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而言是一个考验。
但事情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儿,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战红鹰的座右铭就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一百零一的努力,他将自己的想法写出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对于未来空军的发展进行了勾画,并对朝鲜战争未来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战红鹰在报告中写道:要严防中国京津地区受到美国航母编队可能发出的进攻,就必须研发出战略雷达,并且利用目前中国已取得的导弹优势严密地对国土进行导弹拦截等战略防护,下一步钱雪深率领的国防部五院研制出卫星的话,用卫星监视敌国的航母和导弹,就可以打造一个“中华神盾”国土综合防卫体系。
在防卫好国土的基础之上,再在南海开辟第二战场,从而为中国争取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在南海开辟第二战场,就应该尽可能地与台湾合作,如果不能合作,至少应该达成某种军事互信和默契。然后,夺取南海的油气田等其他战略资源,以图战略上的长期伸张。而美军身陷朝鲜泥潭,分身乏术,将对中**队的进一步行动无力应对。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首先,中**工科技要进一步发展,还要有强势的海军和朝鲜战场之外的陆军部队。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参战人员不是问题,本来就在东南沿海派驻了大量军队准备解决台湾问题。正好让这批军队扬威南海。至于海军的建设和武器的进一步研发,则需高层重视,统筹发展。
这份报告还有一段是关于日本的――
战红鹰这样写道,日本在朝鲜战争充当了美军的武器制造厂和后勤保障部的角色,如果,我军占领日本,既可端掉美军的“后院”,又可将日本的工业基础和制造能力为我所用,更加重要的是中国虽然研制成功了原子弹,但核原料不足,原子弹数量少的可怜,但日本其实都在打着“民用核电”的幌子储备核弹原料,如果,中国占领日本,不但切断了朝鲜半岛美军的后路,还“俘获”了一个巨大的核原料基地,在短期内制造出足以与美苏抗衡的大量核弹,并就此解除了日本在以后对于中国的战争威胁――
(其他绝密字样从略)
先将国土保卫好,然后再做大幅度的调动,战红鹰的这份报告可谓是攻守兼备,内外兼修。
更加重要的是:战红鹰的这个报告,把中国从朝鲜战争的“被动应战国”,变成了最有进取雄心的攻势国家,从战略层面而言,如果这个报告能够获得批准,得以实施,将彻底地改写朝鲜战争的历史走向。
当然这份报告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失败,中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但战红鹰认为,中国还是有机会成功。如果成功了,中国就会在朝鲜战争战后成为世界最强的国家,在正常时空中原本在朝鲜战争获益的日本将被占领,而美国将就此一蹶不振,就此沦为世界上的三流国家。世界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在二战当中,虽然日本战败了,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日本军人是世界上最有进取心的军人之一。在日本大本营的解密档案上来看,美、苏、中,都是他们的敌对国家,胃口是相当的大。
战红鹰在2011年的时候,曾热衷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抗战史,从民族大义而言,他无比痛恨小日本鬼子,但在单纯军事角度而言,又不能不承认日本军人是很有进取心的,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就急于打太平洋战争,想要称雄世界。
区区三岛倭奴都敢叫板世界。
堂堂龙的传人怎能不纵横四海?
这也是战红鹰必欲除日本而后快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日迟早还会发生战争,与其说在将来中国疏于防范的时候再打,不如现在就趁着中国占据很多优势的时候,直接把战火烧到日本。这样做对中国有利无害。
当然,战红鹰的这份军事报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显得很“超前”。
保家卫国的仗还没打完,他就想着荡平四海,在没有穿越阅历的“正常人”看来他不是一个疯子,就是当时中国第一军事狂人。只有战红鹰知道,他所作的策划,就像是用一种编辑软件,将朝战按照中国最强的走向重新设计了一遍,对于一个“过来人”来说,这也并不算是特别过分。
这份报告属于绝密材料,为了安全起见,战红鹰决定亲自去北京跑一趟,将报告面呈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