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那声音,张政民心中不免就有一丝悔意,之前在迎接新领导的见面会上,新市长的就职演说上,虽感觉到新市长那种沉稳。但他在心里却更多地想到林佳伦最初到任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新市长的沉稳是不是装出来的,在大众场合里也都看不出来,必须要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才能够观察到这一些。
和新领导之间没有多少利益上的争执,平通市大乱之后,张政民站稳自己的立场,也就得到省里领导的认可。自己虽不能够一步到位升到市长之职上,但下一任会是谁?此时谁都说不清。自己有优势,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要等。
但和新市长的关系相处对他说来却很重要,经济圈的建设进展情况,同样会将是他以及市政府里其他领导的能力的一次展示。相信省里的领导们会极大地关注的,也从这些表现中对市里领导进行甄别优劣等次。而这样的甄别,对张政民说来格外地重要,也就是说,这次大乱虽说是平通市的灾难,但对他说来却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好机会。
要是与新市长的思路不对上劲,两人在具体工作中必然会相互拉扯,而找不到市政府的合力点,势必会影响到经济圈建设进程影响到平通市的稳定过渡随即高速发展起来的最佳轨迹。
对平通市及经济圈的工作,张政民都觉得在市里没有谁能够有他看得这样准确,看到事物的本质,新市长到平通市来,会不会先以稳定作为工作的大框架?虽说这一工作方式是新领导应该选用的,但对平通市说来完全不符合,平通市和经济圈的工作,要以工作运转来促进稳定,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也让下面的人都看到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和市政府研究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够将上下的心都凝聚住,将之前种种担忧都暂时放下,放下包袱才是对工作最为有利的。
张政民还担心一点,那就是新市长到了之后,会不会在下面找一些人来立威,树立威信。前任林佳伦就是这样做过的,张政民对这些身后有着厚实背景的领导们的工作方法还是比较担心的,那一套立威是很快,但也将市里上下人等的心都疏远了。
张政民也曾考虑过,是不是对新来的市长就完全听从,他也没有深想,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对杨冲锋的资料,在他到平通市之前,张政民就从省里领导那里得知了的。年轻得过分,又是从京城部委里空降而下,这样的人哪有真正的掌控能力或经济建设的能力?就算有,那也只是在理论区域里。
省领导也没有摸清新市长之前的工作经历,张政民从他目前的位子看,不难想象出争得平通市市长位子的原因。心里就算对省里乃至上层这样安排感觉到有些儿戏,对平通市不负责,这些情绪说穿了也是对平通市的关心以及心理深处的一点点妒嫉。
但人已经到市里,张政民还是很快就认清这形势,就想着第一时间与新市长见面交流交流,才能对自己采取什么样的姿态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出抉择。省里的意图与对平通市这边的调整,目的就是要让这边尽快地稳定下来,尽快地进入建设工作正常化的状况。对这一点,张政民比值新来到平通市的领导们都会理解深透,不但是省里领导明里暗里说过,就从平通市的现状也能够看到这一点。
对张政民说来,这也使得他心里有种憋屈和痛苦感,不论新市长是怎么样的人,都要求自己要与他配合。在体制里怎么样才是最佳的配合?完全可以理解为副手们都必须听从正职的,为实现正职的工作意图而努力去完成本职工作。可新市长到了后,要工作找不到切入点,自己也要观望等待?要是造成平通市建设工作不力,贻误时机,谁来承担?又有谁能够承担?
等张政民走进办公室里,看见杨冲锋稳稳地坐在沙发上,而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做到市长办公椅上品味下当市长的滋味,不免有些失落。来得这么急,心中还是有这样一点恶趣味的,就想看一看新市长到来后,急急忙忙地做到市长宝座上去,遐思冥想的得意样子。见到这样子,新市长今后在自己面前,或许就会有一丝尴尬,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会有利得多。
这点心思却是不能够露出来的。
“市长。”张政民见新市长平视着自己,波澜不惊,与之前在台上进行就职演说是对神态极为吻合,沉稳笃定,自信又让人亲和的感觉。张政民知道自己得先招呼才对,也就先开口。
“政民市长,请坐。”
张政民没有想到新市长会记住他,之前新市长作为调查小组到市里时,他没有露面,而是到望江县去处理工作去了。真正见面也就是迎接领导时,两人握手介绍,之后就职讲话时也就没有表现了。难道新市长来之前将他们都研究过了?想到这里,张政民心里就微微地一惊。
“谢谢,市长记性好啊。”张政民还是忍不住要刺一句,说出来后又有些后悔。说起来张政民要不是有这种自视甚高的心态,之前也就会早沉沦下去了,对面前的新市长,心里的认同感也不会见面就认可的。心里有种执意,总会感觉到自己不过是机会不够好,或者说自己只是背景不厚实,才没有得到更好的展示平台,要不,自己哪会是目前这状况?心存高远,意志坚韧一直都是张政民自以为最自豪的。
见常务副市长立即就找过来,杨冲锋对面前这人了解不多,从省里的资料看,这人在平通市这场大乱中,自己不被牵涉,也因此从第一副市长升任到常务副市长的。这样的人对自己心底的底线坚守得住,杨冲锋是很赞赏这样的人的。至于两人今后是不是能够默契配合,就不单单是为人的底线,还有工作的思路、价值观、个性及工作方法等诸多因素。这时也不是就考虑这些的时候,市里千头万绪,真要谈到工作也要等三五天后,让杨冲锋摸清大致状况才能。
将自己的工作很轻易地交给秘书长李飞勇,那是自己对李飞勇感觉到他信得过,对于其他人,却不会就这样表态的。市里的工作能不能真正做好,与市里是不是有凝聚力、向心力有很大关系的。市里没有凝聚力,就是一帮乌合之众,甚至比乌合之众还要糟。彼此之间力量内耗,就和将很多工作都延误在这些内耗中。
杨冲锋见张政民这样说,笑了笑,算是对他的回应。还没有安排秘书,而李飞勇又恰好不在,也就没有人来为领导服务。杨冲锋便站起来,要走到饮水机处去给张政民倒水。张政民见了,忙说“市长,不用您忙,我自己来自己来。”边说边去和杨冲锋争着取杯子。
对方这样年轻,又是从京城部委里下来的,肯定心高气傲,真让他帮倒水会不会记在心里以为自己在他面前摆老资格?这样的疙瘩张政民可不想有,这样的疙瘩很难化解开的,今后自己的工作还不得随时被他给惦记着往里塞些东西?这样的年轻人是什么心态,张政民与省里一些衙内也是打过一点点交道,明白他们的想法。
重新坐下后,杨冲锋就主动多了,说“政民市长,我刚到市里市里的情况不明,正想着找一个时间向你请教呢。”张政民走过来是什么用意,不就是想探一探自己的风向?杨冲锋自己不想一来就玩那些东西,但对别人会怎么做有什么用的心态,还是能够揣度一二的。
“市长,一路辛苦,得先休息一天。我是见市长在办公室里,就怕这边有什么要做的,才过来看看。这里的办公条件确实是差了些。”张政民把自己的关心之意表达出来。
“谢谢了,政民市长。”杨冲锋说,对于常务副市长过来,虽知道他的一些想法,但也要表示对他的谢意,毕竟今后两人会长时间相处,而市里的工作也要两人配合着才能够做好。杨冲锋今后也可绕过常务副市长,但省里必然会对这样的构架不满意,对市里的工作就会多一些意料不到的阻力来。
江北省省委省政府杨冲锋都还没有什么熟悉的领导,黄萍是熟悉一些,但她也只是省委纪检副书记而已,没有入常。省常委里有几个职位是站在黄家阵营里的?家里没有对自己讲过,到省里时匆匆忙忙也没有见几位领导,林佳伦也没有给自己提示。
“很不错了。政民市长在市里工作时间长,对这里的方方面面也都熟悉,我要拜请政民市长为师,还要请不要推辞啊。”
“市长,这样说可不敢当,您有什么工作布置,我尽能力去完成就是。”这句话张政民虽不想说,但却也不得不说。
与林佳伦的交接很简单,第二天林佳伦就走了。
到平通市后,虽说时间短,但市政府这边的不少人也都到杨冲锋面前亮了像。杨冲锋不做多少表示,也不让他们感觉到疏远,新来的领导有这个姿态对各方面说来都是极为正常的。按说这个过程会推后一些,应该在新领导到任后一周之后一个月之内才开始广泛接触下面的人,熟悉市里的部属后,再走出去调研。这些都是新任领导们惯用的工作模式,也是很稳重的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模式。
但第一天常务副市长张政民就与新市长在办公室里长谈,这一动作却是让人给看在眼里了,张政民在办公室里坐了多少时间,都精准到秒。这也就触动了市政府的其他领导,下面的干部对市长的情况无法企及,但市政府里还有那么一层人,都能够在新市长将眼光看向他们时,使得他们的前行之路得到改变的群体存在。
杨冲锋没有烦厌,但也没有表示出接纳,但受到接待的人心里似乎就安稳了些,人生的目标也明确了些似的。
之前也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还以为会过些时日才会让自己慢慢找人谈话,没有想却变成这样子。杨冲锋心里明白是常务副市长第一天就和自己在办公室里坐得久了点,让其他人心里都没有底了,要过来表示下他们的存在。更为主要的,市政府这边的情况,市委肯定会知道的。
市委书记会怎么想?会不会以为自己一到任就火烧火燎地找人谈话?其中的原因自然很浅显一眼就看出来了的。
这些误会杨冲锋倒是不怎么担心,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可以随人评价,但市委那边要真有这心思了,今后共事时势必会为两方造成障碍。在体制里可用一句俗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体制里没有地方不进行斗争的,只是看不同利益代表之间的情况而定。如果都是明智的人,自然能够看到彼此之间那种承受的底线,不会随意去碰触,就形成合作的势态。
而大多数情况下,都想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想通过一次次的优胜而将对手彻底地击败,独占一方。但这样的局面实际是不会存在的,至少在长时间里不会存在。杨冲锋明白这一点,也知道市委书记比自己早来一个月,肯定在收拾之前的乱局中,已经组成一定的联盟。自己是不是他的联盟之一,对市委书记说来是极为重要的,也决定着今后在平通市权力格局,今后的经济圈和经济建设工作的走向等等。
自己一到市里,各方面都会将目光盯住市政府里。自己的情况,市委书记怎么会不知道?
韩东伟今年五十三了,五十三岁的正印正厅对他说来不算好,之前在沿海的一个地级市里任书记,调到平通市来也只是平调。当然,平通市要发展起来,很明显地要升格的,就算在这位置上不动,今后也会随着平通市的升格而升格起来。在沿海,熟悉了那边的工作方法,也熟悉经济建设工作,到平通市来也许一展身手,在两三年里就将到效果。来之前,那边的一些朋友,也都给过承诺会在适当时机,到平通市来寻找商机进行投资,支持韩东伟的工作。
平通市是个大的烂摊子,韩东伟在领导给他做工作时,对平通市总体说来还是看好的。一般规律是,大乱之后必然大治。何况江北省以及上层都不希望见到平通市再乱下去,已经收拾了一番,自己过来可说助力较多,有利的因素更多。就算无为而治,三年五年就凭国家所给的政策,也会有显耀的业绩给自己摘取。
到平通市后,市里的权利格局已经给打破,更多的都是些无主之孤魂或者是心里惶惶然就怕下一个被打击到的人。等韩东伟一到任,自然都纷纷找机会前来表示各自的态度,韩东伟自然敞开胸怀大肆接纳,虽说不会很快就形成稳固的政治团体,但至少在面子上平通市已经给韩东伟稳定住,这也是上面的人想看到的局面。
对还在平通市体制里的人而言,这一局面的形成,也是大家都想要的。先稳固下来,才可能将之前的波及消除,再找机会慢慢恢复元气。就算一些势力暂时投到韩东伟名下,但他能不能就此消化下来,还有待时间来检验的。
杨冲锋一到平通市,在市政府里就引发出异样情形来,韩东伟自然收到这样的消息,那些市政府的领导主动去见市长,多少时间,出来是的神态,也都有人传过去。韩东伟听来脸上虽没有什么变化,给人一种不以为然不感兴趣的姿态,但心里还是很关注这事的。
新市长到之前,他已经对今后这位搭档有了些研究。年轻啊,才三十四岁,比他小十九岁。这也造成他在心里的另一种不平衡。这样年轻的市长,就是正厅级的了,到平通市来能够驾驭好市政府那一大摊子?心里也知道,新市长背后要没有足够的背景,也不可能争到这样的位子。平通市市长的位子在韩东伟看来也是来捡便宜的,这样的政绩确实太好捞取了。上面将这样的人放在如此重要的位子上,哪会看不到这位子给人带来的绝大利好?
见市政府那边的动静,韩东伟心里也是起起伏伏。新市长一到就出现这种局面,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年轻人到新位子后沉不住气,要想一来就将市政府抓控在手里,说明控制欲望很强,这当然是今后共事的一大难度;但反过来说明,年轻人毕竟年轻,沉不住气,今后斗争中也就会有更多的破绽,要对全局进行掌控,韩东伟心里也却的更有把握些了。要是来一个老辣深沉的人,龙争虎斗的结果就会更难预料。
但平通市毕竟有其特殊之处,市政府那边也是人心大乱,要是此时新市长一来就将那一片收拾干净了,今后韩东伟想要插手或安排人到市政府的地盘去,岂不是就有难度?市委市政府之间一定要将通力合作的姿态表示出来,要是对方太气盛,要不要先退让给上面看?
第二天,等林佳伦走后,杨冲锋坐在市长办公室里,李飞勇也在里面整理着,想是要等领导做什么指示。时间太紧了,也来不及就给领导物色秘书人选,之前林佳伦的秘书已经给望江县盗矿问题牵连进去,此时给拘押起来等待问题的进一步核实。
对市政府领导们纷纷找机会在短时间里都与新领导见面的事,李飞勇也觉得很迷茫,只是领导都没有什么反应,他也不好胡乱猜测。之前感觉领导够沉稳的,但经此一事之后,那种感觉又有些疑惑。但见市长对当前的事所表现出来的,又给李飞勇一种信心。
“秘书长,今天先将市里急需要处理的问题整理出来,下午给我吧。”杨冲锋说,虽说自己到之前,常务副市长处理着市政府的事务,但昨天张政民已经将市里的工作移交过来,那就得自己尽快熟悉起来。再说,平通市这边情况虽复杂,但要做到具体工作却很分明:安定人心,恢复之前所进行的建设工作。
当然具体处理起来,不会那么简单,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都不能够回避也不能够在拖着了。
“好的。”李飞勇说,对市里的工作,他倒是很熟悉的,当前最为紧要的事,又必须要市长亲自处理的有哪些工作,还是很好分清的。第一次交待工作下来,自然要大于得爽利些,今后才好慢慢地摸索配合到默契起来。
李飞勇应承下来,却没有离开,市长千头万绪都有待自己来帮着,之前交给的工作完全可用晚上熬一熬夜就能够做好的。
市政府这边工作虽多,但杨冲锋却知道,自己最当紧的是要到市委去见见自己的新班长。两人见面交流本来也不用这样急的,但市政府这边出现了异常,自己要不过去,他心里会怎么想?
今后在平通市这边,毕竟是两人配合着才能将工作做好。斗争的事肯定不可避免,但杨冲锋还是想将两人的蜜月期尽量延长,那第一面见面就很重要了。
“秘书长,走吧,我们到市委去。”见李飞勇没有走开的意思,也知道他的心思,就准备带他到市委去,也是对市政府这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一来就将秘书长带着走,对市政府这边就发出一个和善的信号,其他人见到后,也就会将之前那种担忧减少一些吧。
“市长,要不要我先打电话过去问一问书记。”李飞勇说,请示的神态做的很到位。帮领导着想,那是秘书的工作之一。
“好的。”杨冲锋说,李飞勇就去拿办公桌上的电话,“还是我亲自打吧。”杨冲锋自然是要看看他这个秘书长的表现,知道市委书记一定会在办公室里等着自己去见,但先打电话问问,也是一种姿态。
李飞勇将电话拨通,交给杨冲锋。“东伟书记,您好,我是杨冲锋啊。”
“冲锋市长,好啊。”电话里透着韩东伟不急不徐的声音,杨冲锋也是很平稳但却有些热情的语调。两人在此时也就在交锋了,只是杨冲锋不想露出锋芒,要将对书记的尊重表现出来。
“东伟书记,不知道您是不是忙,要是不影响到您的工作,我准备过市委来向书记讨教啊。”
“不忙不忙,冲锋市长就是谦虚,有什么问题我们共同讨论交流。”韩东伟说着就在电话里笑出来,像是很爽朗的样子。对于杨冲锋的姿态,他自然是很欢迎的。
“那我就过来了,我们见面再详谈。”
“辛苦辛苦。”
李飞勇跟在杨冲锋身后一直走出市政府,车就在市政府外地街道边等着,之前李飞勇已经安排了车。市政府里是不是有什么反响,此时都还看不出什么来。
车直接进到市委里,杨冲锋对市委都还不熟,有李飞勇在也就方便了。两人直接走到市委书记办公室门口,就见一个年轻人站在那里,见两人到了往前走迎过来。李飞勇说,“市长,这位是书记的秘书关键。关秘书,书记在办公室吧。”
“市长您好,书记在呢。”那用意很明显,关键在门口外,肯定是韩东伟让他在门外候着表示态度。关键说着忙在前面带着往办公室走去。
一进办公室,已经见韩东伟从办公桌后站起来,疾步往门口迎过来了。杨冲锋见了,自然也就加快些步速,这个姿态确实要表示出来的。今后能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暂且不说,第一次为工作见面,这时的态度却是要做好。
两人走到办公室中央遇上就握手起来,韩东伟看着很有精神,很精明的样子。穿着也很注意,藏青色的西装领带,很有些严肃感。两人握着手,都用了些力来表示各自的诚意。
“书记您好。”
“冲锋市长辛苦了。”
客套几句后,两人到待客沙发上坐,关键和李飞勇两人给领导倒茶,韩东伟看着杨冲锋时,也瞟了李飞勇几眼。一个秘书长在领导面前倒水是很正常的,但看他那神态像是已经归附了市长,这个年轻人就有如此魅力与手段?
才到平通市里不足两天,就能够收服了秘书长,自然是很了不得的大事。
倒了水,李飞勇端给韩东伟,而关键却端给杨冲锋。两人也就出了办公室,不影响领导说话。两为了的第一次见面的情形,让李飞勇对自己的领导又有新的认知,这样年轻但在这种场合下毫不失了分寸,当真是不容易的。
办公室的两人,等秘书走后一下子倒是没有话说,彼此观察着。
“班长。”杨冲锋说,“我之前到过军营,对班长这样的称呼感到亲切的多,书记,不介意吧。”
市政府这边的主要领导都见过了,就差一位第一副市长还没有到任,省里还在选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要从其他地区调任过来,还是从省外调任,总之是不会从平通市当地提拔。位子还空着,省里没有动静,市里也不好去催。
少一位副市长,在市政府工作的分工上,目前就还无法定下来。按照之前的习惯,第一副市长所负责的工作,暂时由常务副市长张政民身兼着。杨冲锋也不好一到就将他负责的工作调整,再说,第一副市长或许一两天就到,调整多了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经济圈建设工作之前都是林佳伦一手抓着,所有决策也都是他说了算,这样一来,就让更多的人心里处于不平衡状态中,也就暗地为他自己树立更多的对手。杨冲锋对工作更侧重于控制,不想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这也是他一贯以来的工作习惯。将工作交出去,既能够将下面的人能力发挥出来,也给自己造就一个向心力的圈子,自己还能够脱离繁琐的具体事务,看到更为本质的东西,把握好工作的总方向。
用李飞勇来担一些工作,就是杨冲锋传达出去的第一个信息。张政民是不是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委于重任,此时还不能够确定,他在盗矿案里没有涉及到,并不表示什么。更不能就此确定今后在工作中就会与自己合作。那天一来就到办公室里谈话,虽说谈到的事不少,但杨冲锋也更多地了解张政民的心里。
试探对彼此说来都是相互的,张政民感觉到新市长年轻,想试探下底细,杨冲锋哪会看不出来?对于急迫的人,杨冲锋也不一定就反感,但对于心里另有图谋的人,警觉却是很高的,自然不会让张政民获得什么。
过了两天后,杨冲锋决定召开第一次市长会议。到平通市三四天了,也该做出一种势态来,要不然,会让下面的人对自己在工作方面产生误解,今后要纠正就难一些。乘着大家都在观望,心里都还不稳定,市里所说所要求都更容易接受一些。
秘书长李飞勇通知了相关的人,到市政府小会议室里集中。新市长到来后的第一次会议,李飞勇自然小心翼翼,让人将会议室好好地收拾好,这时自己主要工作之一。秘书长在市政府里的作用可说涉及到方方面面,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让市长的工作与下面相互沟通起来,上传下达,居中协调。
组织市政府的各种会议,也是秘书长的重要工作。差几分钟,李飞勇过来到市长办公室来,请杨冲锋过去开会。进门就说“市长,领导们也都到了,您看是不是过去?”这个态度当然是很好的,杨冲锋这两三天也在观察着这位秘书长。之前林佳伦没有很好用他,虽说那次偶然间见到李飞勇在请愿的群众里拼命地做工作,展示出他一些能力和为官的认识观来,但其他方面的能力怎么样,能不能担当些担子也还是要再多加观察的。可不想用的第一个人就出什么问题,或用了后不理想那岂不是自己打脸?
“好,秘书长,今后我们在市政府里,慢慢要形成一种办什么事都要守时的习惯。”杨冲锋说着站起来,李飞勇当即将办公桌上的公文包拿在手里,应到,“是,市长。”
两人也就往外走,会议室也就在三楼,没有几步。杨冲锋走到会议室门口时,李飞勇抢先一步将会议室门打开,里面开着空调,与外面恍然是两个世界。走进会议室里,就见里面坐着不少人,杨冲锋端端正正地往里走,那脚步就像踏在人们心口似的,让每一个人在心里都有着各自的感受。
杨冲锋就是要这种氛围,虽说大家在之前也都有过谈话与交流,但此时却不是平等的时候。会议室里每一个人都有着比自己更深的资历,每一个人都有着他们自以为自豪的经历,都不会在心里就认同自己,被自己折服。而平通市这里的情况,已经不容许自己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做工作。平通市目前所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似的方法,先定出大方向,再在细致的工作里慢慢将各种关系梳理好。
会议室里的人,在杨冲锋走进去时,只有两三个人是见门开就站起来的,随着杨冲锋走出几步后,其他的人也都跟着不自主地站起来。感觉到坐不住,心里也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站立起来了,就是不是主动就在那一瞬间对这个领导是认可了的。至于清醒过来会怎么想,各人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吧。
杨冲锋很自然地走到自己的位子上,李飞勇先将椅子往后稍移一些,等杨冲锋走一步到位子后,才又往前移让他正好坐到正位上。这个动作之前李飞勇不是没有做过,林佳伦是市长时,每次开会李飞勇也这样做的,但看在其他人眼里就感觉到不同,感觉到李飞勇是在用心去做这一件事,而不是单单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平静地看着会议室里所有的人,脸上的淡淡的笑是那样地自然,但凭这一点就让之前心里受到压迫的人再次肃然起来。新市长虽说年轻,到平通市后也不见得有太多的惊人之举,但此时,在会议室里也就没有人能够从心里对他做出质疑与否定。时间还有两三分钟,杨冲锋看着自己的所有副手,每看到一位,都像在问候招呼,没有出声却让对方感觉到微微点头致意的意思来。
常务副市长张政民,目前是协助市长主抓经济圈建设,此外,还负责市里的建设工作等比较全面的工作;第一副市长目前空缺,静等省里安排;抓全市工业经济建设的是副市长魏诚,之前也就是挂名,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工作,平通市工业少,而与经济圈建设相关的都落在林佳伦市长手里;抓农业工作的副市长滕万喜,倒是个大忙人,平通市下面的县,大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渔业也有,但不形成规模。大江两岸的人,多在江里捕鱼而不养殖;抓文教卫的副市长陈琴娟,是一位女副市长,平通市的文教卫发展都很滞后,只有平通市本市的教育发展得不错;抓发展、物价、科技等副市长莫文举,杨冲锋对他也就之前谈过一次短短的话,没有更多的了解,其他人对他也没有多少了解,是从平通市外才调进来的。
除第一副市长之外,其他的市政府里主要领导也都到了,杨冲锋知道除外来的副市长之外,会议室里的各人,在之前的盗矿案里到底有多深牵连,目前都还不了解。也可说,这些人都还是带着问题在位职上的,应该不是很严重,要不就会该请进省里喝茶去了。
杨冲锋在逐一打量其他领导时,也是让所有领导打量着他,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在平时的座谈交流与工作的处理,和在会议室里那是两种情况,心态也会截然不同的。看着杨冲锋的沉稳,没有一丝强制稳定的迹象,就让在座的领导们对杨冲锋的目光有些回避了。杨冲锋看到这些,对李飞勇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可以开会了。
“市长,是不是就开始了?”李飞勇请示到,此时他也声音沉着,在他的位子上表现的很不错。杨冲锋对他点头,再看了看在座的领导,说“那就开始吧。”
李飞勇就说了几句开场白,对新市长的介绍与欢迎,就将话题交给杨冲锋了。
先对李飞勇表示下,杨冲锋才扫过会场,说“各位领导,今天让大家在百忙中抽时间来开会,是想与大家进行交流与沟通啊。在座的领导对市里的情况、市里的当紧工作,都比我要熟悉。我在此,首先要对大家说一句,拜托大家,今后在工作中有任何不到之处,都请大家提出来,不论是帮助也好批评也好,总之得指出来不要让市政府作出工作上的失误或说错误决策。这一点,就是今天会议的主要的一个议题,我希望大家帮我将这个意思往下传,传到基础的每一位工作的干部与职工,甚至是我们工作的对象。”
说到这里,杨冲锋就停了下,等其他的人都先理解他的意思。再继续说“可能大家对我都了解不多,我之前是在军营里呆过,受到军营的影响比较大一些,所以做事的风格也就更接近军人。喜欢有一说一,错和对都喜欢明明白白的。大家和我相处时间稍长,也就知道我是这样的性子了。说这话的意思,大家或许也都理解了,今天我将以后工作中决策不出错的监督之责就交给各位,而具体工作里要是出现决策错误了,我会自己承担责任的,但如果让我得知哪一位事先就知道所做的决策是错误的或会导致错误的,而没有提醒没有直接指出来,那你也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话,要请各位记住的。这既是拜请大家,也是对各位提出要求,同样,是你们的职责。”
所有的人心里都一凛。
对自己的上司进行批评,不仅要有勇气,还必须要讲策略,更要是上司的莫逆之交,才有可能做这样的事的。其他情况下,一般都采取事不关己的势态,观望着事情的发展,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做些什么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取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结果来。
大家听到新市长第一次开会,就将对他的监督之责推给市政府里所有的人,而且说了要追责的。像这种会议,都是有记录的,今后可以翻出依据来进行兑现。每个人心里就有了想法,更多的以为是新市长在耍一个花枪,将今后工作中的职责先一步就分散开来,他虽说自己会承担责任,但人人心里都知道最后还不是要找替罪之羊?
这些也都是领导们惯用的伎俩,只是没有人会像这位新领导这般公开说出来。
大家都没有作声,会议室里每一个人都低着头,用余光观察着形势,偶尔个别人之间会用余光交流下心得。对新领导也就产生一种感观,之前在心里那种压力,这时也就发挥出作用来。今后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啊。
随时都有可能给抓成替罪之羊,谁还能够放开手去做工作?
杨冲锋也感觉到会议室里的古怪,心里明白,也不多解说。现在就算解说也没有用,谁都不会就相信几句空口白牙的话来。
也不理会他们怎么想,继续说,“我把监督之责交给大家,是因为你们比我对平通市的情况更熟悉,更内行,更能够把握住工作的重心和主要矛盾,使得我们的工作少走弯路。这些话,听起来似乎表面化,但我要强调的是,今后市政府这边的工作会一直这样干的。所有的工作,都会尽量以内行的人来主导,不搞瞎指挥这一套,更不能够外行管理内行。这一点,是我要表明今后工作大方向的第二层意思,也请大家一起监督和配合。”
说到这样的执政理念,会场里的人又是另一种心态。毕竟在座的领导们,对自己手里的工作都比较熟悉,大多数都算是内行的了。从另一角度理解,是不是新市长所说的就是要各位都安心,不会随意调整各人的工作?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在座的领导们安心,下面的人也都会安心起来,而不懂自己工作的人,在实际中是少数,就会让全市上下都吃下定心丸来。
除了一些人参与盗矿案涉及比较深的人之外,平通市里还有更多的权力阵营上的人,此时都人心惶惶地等着上层人怎么样决策。也等地着市里先稳定下来后,他们才能够重新选择门庭再去投靠,找到自己的新归所。市长要用内行来办事开展工作,也就是一剂稳定之药。
会议室里的气氛就有些松动起来,担不担责任,此时谁都说不清楚,有时候事情也不是市长就能够把握的。在座的领导谁没有在省里的根子?真正没有根子的人,也不会走到这会议室里了。有根子,事到临头自然就会有人帮说话,要是真没有人帮说话,在座的人只怕还有人会在盗矿案里给牵连出去的。
“今天我要讲的第三层意思就是要讲一讲时间观念,今后市里对下面部署的工作,都要有一个具体的时段,要全市的干部在工作上逐渐养成一个准确的时间观念。大家已经知道我是从军营里走出来的,这个时间要求,就算是我私下的一点要求吧。”
行政体系里,越到下面对时间越没有观念,经常是通知上午九点开会,但实际等人到齐后,十点半都还不能开始,慢慢地大家也都习惯了这样的,就算下通知了,也没有人会当回事,总要拖到那个点才走去的。而上面要交什么材料之类的,也是如此,市里催着县里,县里催着乡镇,每一级都会预留两三天时间,但最终还是会延迟。
当然,延迟也就延迟了,都习以为常。不延迟反而成为不正常的事。对行政体系说来,时间观念要扭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行政体系的工作说来,如果不是上级检查工作有明确的行程安排之外,其他工作就算拖后一两天,三五天,领导不说,也都没有什么大的不良后果。大家也知道这一点,才不会将时间定死。
杨冲锋对时间的要求,此时也只是先提一提,不算强调。但今后在某一两件事上,严厉起来,下面的人自然会想到今天是在会议上就先说过了。慢慢地那种工作里的懒散心态,就会收敛的。
说了这几层意思之后,杨冲锋就不再多说,对市里的工作要求与工作方法等也都不去说。对他说来,平通市这边确实是不熟悉,说多了不会起什么作用。相反,会让下面的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新市长是一个爱说大话空话的,今后工作的落实反而有一些阻力。
“各位领导,市里的工作要如何开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座的领导发挥你们的才干。具体的事务,我们请政民市长来谈谈吧。”杨冲锋说着就鼓掌起来。其他的人也都鼓掌起来。
平通市当前两大事务,也是相互联系着制约着的工作。一是要将人心安定下来,这一点,主要是市委那边去做,但需要稳定住的干部,大多数却是市政府这一系的。人心不安,工作也就难以开展,更难以收到效果。另一要事就是平通市这里的建设工作,此前的群体事件,不仅仅是将望江县闹得乱,市里受到的冲击也很大。此外其他县市的建设工作也都停下来或缓下来,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盗矿案牵连出的一些领导所负责的工作,都给封锁起来,也有些工作因为责任领导将一些资金挪走用于盗矿买卖或开私矿投资,使得所负责的工作无法运转起来等等,情况不一,都是要等待市里来进行决策的。
散会之后,李飞勇跟着杨冲锋走进市长办公室里,先给杨冲锋倒茶后,却没有要走的意思。杨冲锋知道他听了会之后,或许会有些事要请示的,说“飞勇,这些天辛苦你了。”
“市长,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又经过这几天的相处,领导给人的感觉更好了,经常会让人忘记他的年龄。李飞勇此前对林佳伦感觉到年轻气盛,而新领导分明比林佳伦更年轻,却没有那种气势咄咄逼人的味道,更像一个历经了人世沧桑的老者一般,对事情看得那么穿透对人对事又是那么地包容与宽厚。
杨冲锋笑笑地对着他,李飞勇说“市长,会议的记录我再复述一遍?我整理后再给您过目,之后往下发送。”
“好。”
李飞勇就将杨冲锋在会议上所强调的几点,和对今后工作的设想、要求复述出来。具体到怎么理会领导的精神,要组织成下发文件,自然有市政府办的秘书们去操作完善。领导只要将工作设想提出来,形成文字当然是秘书们的工作了。
李飞勇复述之后得到确认了,才说另外的事情。“市长,您的秘书我给您准备了三份档案,您先看看?”
秘书长的工作很重,杨冲锋之前已经说过一开始的工作要倚重于他,李飞勇自然要将手中的秘书安排出来,这也是他当紧的工作之一。
领导秘书不能够选女秘书,这也是例规,就算女领导,通常专职秘书也都是男秘书。杨冲锋也知道,要在找到像秦时明那样的可信任的秘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当然,新的秘书会有新的关系,彼此间也会慢慢磨合的。当下将三份档案拿着看,李飞勇也不会就等领导的答复,总要给领导一些时间去选一选。
秘书要是用得顺手,在工作上也就有很多的便利,生活上也不用自己费什么心。到正厅这一级,专职秘书更多地是负责领导的生活上的问题,像讲话稿这类东西,就不是专职秘书的工作了。秘书要做的,主要是为领导进行服务,处理一些往来的文件、处理各方面与领导相关的事务,然后从中挑出哪一些是要领导亲自处理的,哪一些到他这一关就得处理好,同时,配合市府办一起安排领导的一些工作等等。辛苦而繁杂,但对这样的人要求也很高,秘书要了解领导的意图,也要理解市里面对的工作、问题与困难,对市里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也要能够分清楚,甚至对方方面面的突出、阵营、私人关系等等也要有足够的理解,另外还要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与人脉,才能帮领导及时地掌握市里的情况,将一些必要的话传到领导耳里去,避免领导的一些失误以及对应该防范的事却没有引起重视。
杨冲锋对秘书的要求不高,也相信和自己相处后能够忠诚与自己,对私底下的事,也不用秘书多为他做什么,金武虽还没有到,但他的人却已经过来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