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怕有人在秦王面前诋毁他们母子,尤其是跟在秦王身边伺候的人,更得小心招待。秦王最信任的宰相王猛,他们是搞不定了,但是若能拉拢杨公公,那也给他们在秦国日后的生活,找了一个小小的保障。
慕容冲见着母亲卑躬屈膝的模样,不禁悲愤地偏过脸去。要知道,那可是燕国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啊!从来都只有别人伺候她的份,什么时候,也轮不到她去伺候别人啊,还是一个秦国的太监!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现在一个秦国的太监,地位都要比他们这些曾经的皇宫贵族要高!怎么,就落到如此田地了!
可悲!可悲啊!
“上侯夫人,不必麻烦了。杂家今天来,主要是传达陛下的旨意的。”
杨公公微微抿了一口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是那淡淡的长眉毛,却不觉拧到了一起。
这茶,果然算不上什么精品!
慕容看出了杨公公的不满意,当即心又紧到了一起,担心得不行,生怕得罪了杨公公,招来什么祸端。
可足浑氏一听秦王有旨,赶紧拉着几个孩子跪下了。
“请公公宣旨。”她毕恭毕敬道。
杨公公一见,不禁心中嘲笑了起来,这燕国太后,见风使舵的本领,还真是够快,这么短的时间,就适应了从主子到奴才的过程。
“上侯夫人赶紧请起。”他心中虽然笑着,但是依然恭敬地去搀扶可足浑氏,毕竟人家曾经是一个国家的太后,面子肯定要给足的。
“陛下说了,只是几句交代的话,不用行礼听旨了。”
可足浑氏一听,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刚刚还以为秦王苻坚又后悔了,要撤回对他们母子的封赏。
“劳烦公公转达。”
杨公公清了清嗓子,打量的目光落在那一旁恬静如水的女子身上。
“陛下的意思是,清河夫人既然受了册封,那便早些收拾行囊,入宫安住吧。”
清河公主一听这么快就要入宫,不觉有些紧张,她从小看过了她父皇的后宫,争宠暗斗,不胜枚举。一想到她自己日后就要过这样的日子,不禁有些害怕。
“公公放心,我这就让清河夫人准备准备,随公公入宫。”可足浑氏当即笑开了花,秦王急着见清河,这是好事啊。
她赶紧从怀中掏出了一支金簪,悄悄塞入了杨公公的手里。
“清河日后在宫中,还望公公多多照应。”
入了秦国可足浑氏就没敢再戴纯金的首饰,生怕有人大做文章,如今拿来送给杨公公,也算值得。毕竟这都是纯金打造的上等宫廷金饰,就算有钱,在外面也是买不到这般做工的,价值连城啊!
杨公公暗暗摸了摸金簪的质地,那淡淡的眉毛一弯,不禁满意地笑了,是个值钱的宝贝啊。
“上侯夫人费心了。”杨公公贪婪地笑着,目光又落到了慕容冲的身上,“对了,陛下还说,让侯爷的弟弟,也一起进宫。”
什么?
慕容冲一惊,入宫,跟他有什么关系?
“公公你说什么?”可足浑氏似是听清了,又似是没听清,不禁再一次问道。
“夫人且听我言,您府上一家,都是好福气啊。清河夫人,深受陛下宠爱,而这位俊爷,让我们的宝锦公主相中了。”
宝锦公主?
慕容冲一听,不禁皱起了眉头。
“上侯夫人,您不知道吧,宝锦公主是我们陛下最宠爱的女儿,一直被陛下视为我们秦国的掌上明珠,对她的要求,陛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的。”
“今日在殿上,宝锦公主似是对夫人的儿子一见钟情,特意去求了陛下,召慕容冲入宫。怕是不久,您家又要出一位驸马爷了。”
看在金簪的分量上,杨公公就乐意地多透露了一些。
可足浑氏一听,这多好啊!这真是老天赐来的福气啊!
清河受秦王苻坚的宠爱,凤皇又得到了宝锦公主的青睐,这日后,他们一家,何愁在秦国的荣宠啊!
“多谢公公,老身这就让他们准备进宫。”可足浑氏喜笑颜开,满口应下,都没有询问慕容冲一声,他愿意不愿意,都没有用,因为这是秦王的旨意啊!
“夫人果然是明白人。”杨公公狭小的眼睛一弯,便眯成了一条缝,他悠闲地饮了一口茶,顿时觉得,这粗茶,也没那么难喝了。
慕容冲用那一脸严肃的表情,正在告诉可足浑氏,他不愿意去。
阿姐都献给了秦王,难道他一个男人,还要去讨好秦国的公主吗?
不,他绝不愿意!
“清河,还不快带你弟弟去收拾行囊。”似是看出了慕容冲的不情愿,可足浑氏赶紧向清河公主使着眼色。
清河公主也多少了解弟弟的脾性,她不想勉强他,但是母亲的意愿,也不能违背。
“凤皇,我们先走吧。”她轻轻走了过来,说话声音也很轻。
慕容也赶紧朝他使了一个眼色,示意杨公公万万不可得罪,在他面前胡言乱语那就是给他们一家找罪受,还是忍忍性子退下得好。
慕容冲无奈,只好先随清河公主离开。
“阿姐,你愿意进宫吗?”
马车上的包袱,早就被秦国的人卸了下来,检查完毕之后,便送进了侯府。
清河公主一进这陌生的房间,来不及感叹,便赶紧收拾衣物。
慕容冲这一问,将那纤弱的女子,问得一愣。
“愿意,不愿意,又有什么区别呢。”她淡淡说着,平静的语调中,已听不出悲喜。
“阿姐。”慕容冲望着姐姐心若死灰的模样,一时心痛难言。
她的阿姐,曾经可是在大燕受尽万千宠爱的嫡公主啊,曾经她的一生她的幸福,都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还记得,父皇在世的时候,那时候阿姐和他,都还很小,父皇就曾经恩准过,等阿姐长大了,让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一个喜欢的人,阿姐喜欢的人,便是我大燕的驸马。父皇和母后,曾经都希望阿姐长大嫁人之后,能留在邺城,陪在他们身边,从未想过让她远嫁,更何况是长安这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