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祸国毒妃, 第两百二十二章 峰回路转的局势-重生之祸国毒妃天泠免费阅读

第两百二十二章 峰回路转的局势-重生之祸国毒妃天泠
    高永帝仍是那副高深莫测不明喜怒的模样。

    孟慕晴匍匐在地上,任他那双充满威严的眸盯着。

    无声的对持让气氛变得有些古怪,一旁的侍卫面面相觑后,皆有些胸闷。

    仅是待在一旁,就能感觉到皇上愈发森冷的气势,他们不由对有胆子说出这番话的孟慕晴增出了几分敬佩。

    敢直言上谏,且面对皇上面不改色的女子,就冲这份胆量,便值得他们佩服。

    朕只当今日之事未曾发生,你回府去吧。高永帝沉默了良久,才**挤出一句话来。

    在他眼里,不计较孟慕晴逾越的举动,已是恩赦。

    步伐刚要迈开,冷不防又响起了她不知死活的话语。

    请皇上三思!

    高尘不能回京,至少不能是现在!

    一抹怒色染上眉梢:朕三思过了!

    他的决策何时轮到一介女子左右?

    请皇上三思。孟慕晴提升朗呼,仿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神情决然。

    孟慕晴!高永帝只觉恼怒,她是吃定了自个儿不敢处置她吗?

    孟慕晴无所畏惧地抬起头来,那双眼坚定得犹若磐石,将她满心的坚决传递出来。

    呵,高永帝冷笑道,你既然爱跪,那就跪吧。

    说罢,他看也不看孟慕晴拔脚踏上台阶。

    若再听她胡言乱语下去,他只怕会控制不住下令将她拖下去重打一顿!

    御书房厚沉的房门缓缓合上,阻绝了外界的一切。

    孟慕晴有些失望,但这样的结果在她的预料之中,她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能一次说服皇上改变心意。

    匍匐的身躯慢慢直起,如一株任风雨吹刮依旧笔直傲立的绿竹,坚韧的目光紧盯着房门。

    五皇妃,您快些回去吧。太监总管叹息道,她在此胡搅蛮缠,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

    多谢公公的好意,只是,慕晴不能走。孟慕晴固执地摇了摇头,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也得为高尘去拼一回!

    红日西下,美丽的晚霞铺满苍穹,红金色的瑰丽光晕下,那抹雕塑般的身影仍静静立在御书房外。

    高永帝烦躁地扔开折子:她还没走?

    是。公公沉声点头。

    哼,冥顽不灵!高永帝火从心起,对孟慕晴的固执颇为不耐。

    皇上,再由着五皇妃这样下去,怕是宫中要起流言蜚语了。太监总管谨慎地提醒道。

    且不说五皇子是否失宠,只要他仍是皇子,孟慕晴就是皇家媳妇,如今这般作态一旦传出去,怕是会招来不少非议。

    怎么你觉得朕应当听从她的进言,收回成命?高永帝显然误解了他的意思,目光有些不善。

    公公慌忙跪地:奴才不敢。

    晾你也没这胆子,高永帝缓了缓脸色,朕倒要看看,她能在外跪到几时!着令皇后、淑贵妃留意宫中流言,任何人胆敢妄论此事,必将严惩不贷!

    也许这个孟慕晴就是想借流言逼他改变主意。

    可惜,他是天子,向来不接受威胁!更何况,是区区一介女流!

    夜色渐沉,孟慕晴只觉口干舌燥,视野虚晃。

    但当高永帝出御膳房,欲回寝宫安寝时,她蓦地又打起了精神:皇上!

    高永帝漠然睨了她一眼:你可想明白了?

    慕晴恳请皇上收回旨意。孟慕晴的决心并未因这一日的功夫有半分减少。

    高永帝面色一冷,愤然拂袖:好,好,那你就接着跪吧。

    皇上起驾太监总管尖着嗓子朗呼。

    圣驾无情地从孟慕晴的身前经过,将她远远地抛在了后方。

    她面色一暗,一言不发地跪着。

    紫夜时分,大理寺侍卫快马行至宫门,求见天子。

    高永帝深夜轻装简行,悄然离宫前往大理寺天牢。

    而次日清晨,骁骑营张冷浑身是伤主动回到大牢的消息,不知被何人传扬出去,竟是满城皆知,更有流言四起,声称张冷在酷刑下,宁死自辨清白,坚称行刺星罗族酋长一事,与他无关,更与五皇子无关。

    同时间,五皇妃跪于御书房外,叩请帝王收回调令的消息,也传开了。

    混账!高永帝还未上朝,就得知了京城的流言,气得哗啦啦将龙案上的折子挥落一地,是谁在背后散播的谣言?

    他昨日分明严令宫中诸人不得传播此事,为何消息还能飞出宫墙?

    报信的九门都统沉默地跪在下方,任折子劈头盖脸地砸来。

    太监总管亦是跪地发抖,唯恐圣上之怒会烧到他身上。

    皇上,一名近卫军在门外禀报,多名武将正跪在宫门外,为五皇子求情。

    求情?这些人想死吗?

    高永帝气得直磨牙:传令下去,凡求情者重责四十大板!以儆效尤!

    皇上不可!九门都统急声说,如此一来,只怕会令百官不服啊。

    谁敢!高永帝咬牙怒斥。

    这天下是他的,百姓、臣子,皆要以他为尊,谁敢不从?

    武将未被重责,令一则消息已然传遍京师。

    据回归天牢的张冷招供,掳走他的并非是五皇子的人,而是暗卫!且他还在逃离时,无意间扯落了一人的衣袖,那块撕碎的衣袖上,攥刻有与昔日大理寺升堂公审一案中的腰牌上的图纹一样。

    衣袖已被他呈交于大理寺,乃是铁一般的证据!

    百姓淳朴,且愚昧,极容易受到煽动,得知此事后,他们心中已然信了三分,却犹豫着不知是否要为五皇子申冤叫屈。

    事态只一天,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未等高永帝下令平息谣言,第二日落日时分,边关八百里加急文书送至京师,乃守城大将穆玉峰的亲笔信。

    星罗族兵马异动,似正在集兵。

    朝野震惊,任谁看到这则文书,都能猜到,番邦必是要举兵来犯了。

    武将们愈发卖力地请求天子,大战来临,边关不可有任何差错!战前换将,更是兵家大忌。

    这次,不仅是武将,就连城中百姓,也纷纷写下万民书,恳请帝王以大局为重。

    御书房进进出出的官员不少,行过的宫人亦是脚步匆忙,忧心忡忡。

    孟慕晴已在房外足足跪了两日,红润的脸庞苍白得仿若一张白纸,身躯摇摇欲坠,仅凭着一个信念苦苦支撑。

    第三日,天蒙蒙亮时,太监总管自幽静的御书房内行出,手捧一道明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责令五皇子高尘率兵镇守边关,保四方安宁,其涉案一事,容后再议,钦此!

    皇上妥协了?

    孟慕晴双目一怔,一股难以言状的狂喜在心窝炸开。

    她等到了,终于等到了皇上收回成命的这一刻!

    五皇妃,请起身吧。公公神色复杂地叹息一声,伸手刚想扶人,谁知道,孟慕晴竟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三天两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便是铁打的身子也难撑住,更何况她仅是个无内力傍身的弱质女流?

    心中绷紧的弦忽然放松,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终于崩塌,堕入了无尽的黑暗里。

    快,传御医!

    宫中又是一阵混乱。

    当孟慕晴迷迷糊糊从昏迷中醒来时,入眼的是雕花的精美床顶。

    身子就像从马车的车轮下碾过,酸疼、乏力。

    呀,五皇妃,您醒来了?一名容颜俏丽的宫人慌忙搁下药汤,疾步走到床边,您这回忽然晕厥,可把娘娘吓坏了。

    这里是孟慕晴借着宫女的搀扶,吃力地从床头坐起身来,环顾四周后,才弄清自个儿身在何方,是母妃的寝宫吗?

    是啊,娘娘命人将您送来寝宫安置,还专程从太医院调了名医术高明的太医,为您诊脉、熬药,娘娘守了您两个时辰,身子实在乏了,便命奴婢在此代为守夜。宫女老老实实地把她昏迷后发生的种种说了一遍,太医说了,您气虚体弱,必须得好生调养,不然,日后会落下病根的。

    皇上当真下旨收回调令了?孟慕晴哪儿顾得上身子?她忐忑地拽住宫女的手腕,急声追问。

    昏迷前,她有听到公公宣读旨意,可她不确定那是否是她太过疲惫而产生的幻像!

    宫女坚定点头:回五皇妃的话,皇上是真的下了旨,宫里都传遍了。

    原来不是梦啊。

    孟慕晴缓缓松手,身体后仰着靠在床头,纤细的手掌遮掩住那似哭似笑的面庞,只不断颤动的双肩,泄露了她此时不平静的心绪。

    真好

    真是太好了!

    喜悦的泪花夺眶而出。

    天知道,这几日来她有多怕,怕皇上会一意孤行,怕高尘会在战前奉旨回京,更怕他为边关安宁抗旨不尊,落下个骂名。

    万幸,老天爷终究是听到了她的祈求,峰回路转,让他能继续留在边关。

    宫女见她满脸喜色,嘴唇动了动,终是忍下了说出天下即将战火连天的话。

    孟慕晴喝过药,又吃了些膳食,疲软的身子可算恢复了少许力气,只一双腿,仍无知觉。

    她跪了太久,双膝气血不顺,已变得淤青发紫,三五天内想要下床行走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