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筠余光偷偷瞟了孝王太妃一眼,孝王太妃正低头端杯饮茶,恍若未见。
她抿唇一笑,于是直接抛了个白眼给林子怡,"chi 露o"裸的鄙夷嘲讽。
林子怡知道她的底细,她又何尝不清楚林子怡的境况呢?
她们俩人都是四斤八两。
林子怡气得手抖,她得意个什么劲儿!不过是靠着四哥哥罢了!
只是,林子怡气鼓鼓的咬了咬下唇,没想到她竟然学得那般快。也不知道四哥哥什么时候偷偷给她找的教规矩的嬷嬷,不声不响便将规矩学得这么好了!
正好抬眸的孝王太妃看见这一幕,又瞧了瞧沉稳得宜的方从筠,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
偏心归偏心,她眼睛还是没有瞎的。
叹了口气,堂堂官家的千金小姐,规矩也的确太差了,一点儿都沉不住气,竟然连一个平民女子都不!
林家的心思她早知道,但一直四两拨千斤,敷衍带过,是这个原因。
其实早些年她也是动过一丁点儿的念头的,毕竟她的确喜欢林子怡这个活泼的小姑娘。
儿子太有主见了,找个贴心的儿媳妇来陪陪她也好。
可当女儿是喜欢的,但若是当儿媳妇看待……她最疼爱的当然还是自己儿子!
她可不能坑了自个儿亲儿子。
这林家也着实太宠林子怡了些。
·
说起来,当年林二夫人也是专门拜托过孝王太妃找一个要出宫的教养嬷嬷,请来林府教林子怡的,不惜重金供奉。
当时林二夫人早早的瞧了一个一等一好的教养嬷嬷,在皇宫里是有头有脸,声誉极高的。
可惜被半路截了胡。
孝王太妃退而求其之再帮她们相请寻来的教养嬷嬷虽然也不差,但林二夫人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见过了最好的,再见第二等好的,便不是那么舒坦了,心里总觉得有个疙瘩。
她的女儿从来都是要最好的。
她对教养嬷嬷轻慢的态度也让林子怡受到了影响,于是林子怡对教养嬷嬷的态度也不甚恭敬。
没过多久,教养嬷嬷便自请离开,道是年老想归乡还亲了。
林二夫人想再重新寻一个,可一来好的教养嬷嬷难寻,二来宫里也不是她们想要人,宫里便会随她们意放人的地方。
再后来,林子怡常常入孝亲王府陪伴在孝王太妃身侧,林二夫人想了想,觉得还是博取孝王太妃的欢心毕竟重要,规矩这回事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护着,过得去便行。
于是成了现在这样。
·
孝王太妃清了清嗓子,咳嗽了一声,正在互相挤眉弄眼、用表情无声的嘲讽讥笑的方从筠和林子怡立马端正了坐姿,恢复了淑女的模样,双双含笑看向她。
不同的是林子怡更加随意一些,而方从筠则要郑重些。
孝王太妃看向方从筠,问道:“方姑娘五十步等,难得来我这儿一趟,今儿个过来是出了什么事需要我出面吗?”
她挑了挑眉,那一刻,与蒋邃的神态颇为相似。
不过和蒋邃像也不能掩盖住她话里面满满的恶意。
方从筠很无奈,对孝王太妃这翻脸不认账的性子也是无法反驳。
她是除了第一次见面,之后没有再过来向她请过安问过好,但她们几乎天天都在童童的院子里见面了啊!
太妃娘娘啊,你还记得当初童童院子里和你相谈甚欢的姑娘吗?
方从筠羞涩的抿唇一笑,权将孝王太妃的嘲讽当做真心实意的关怀了,一双眼睛里充满了感动,“多谢太妃娘娘关心,我没有什么事,一切安好。”
孝王太妃觉得有些被噎住。
方从筠笑道:“午去童童那边看了一眼,他好多了,想来离痊愈之日也用不了多久。”
顿了顿,又说道:“听说这几日太妃娘娘甚是忙碌,自个儿抽不开身子去瞧他,但却天天派丫鬟问童童的情况,回来向您禀告。童童很开心,也非常想念太妃娘娘了,所以我便来跑这一趟,将童童的情况、和他一些想说的话替他转告给您,也顺便再帮他看看您近来如何,再回去告诉他。”
提起童童,孝王太妃的面色立马好转了不少,赶紧询问童童的事儿。方从筠口齿清楚、应对伶俐的一一回复孝王太妃的问题,俩人聊得热火朝天,林子怡不免被冷落在了一旁。
待方从筠和孝王太妃将童童的事儿说得差不多了,话题即将告一段落,林子怡不甘寂寞的趁机插入进来。
“娘娘,您和方姑娘聊得可是热闹,都将我忘了。”林子怡撒娇说道,“你喜欢童童,都不疼我了。”
孝王太妃轻笑:“你呀,也都是可以嫁人的年纪了,还像个小姑娘似得,和童童一个孩子争什么宠呢?”
林子怡娇嗔:“在娘娘面前,我永远都是小姑娘。”
孝王太妃不由笑出了声,眉眼间满满的满足感,和对林子怡真心实意的疼爱。
她嫌弃林家人太过纵容林子怡,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若没有她在背后撑腰,光凭林家的权势,怎能让林子怡在京城肆意妄为。仅靠林家人自己,让他们吃几次亏,怕早改了。
说来说去,林子怡的教养不当之过,孝王太妃也得记一份责任。
方从筠看在眼记在心底。孝王太妃那么喜欢林子怡,想来也是觉得自己被需要了吧!
蒋邃少年成才,早早的便自立懂事,而且男人的天地是在府外,不在府内母亲身边。老孝亲王逝世后,偌大的孝亲王府便只有她一个寡妇。
所以她那么喜欢扶红和举翠,喜欢打扮她们,逗她们,让她们丫鬟却成了小姐般的模样。
不过下人终究是和主子不同的。
林子怡正好。
身份得宜,母亲又是蒋家出嫁女,和她也算是同宗,有亲戚关系;林子怡本身性子也惯会讨长辈的喜,给冷淡的孝亲王府增添了几分亮色。
方从筠垂下眸子,长长的睫毛遮挡住眼底的深思,在眼脸下透出一片淡淡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