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已经受了你们太多照顾,不敢再打扰。也正是因为担心蒙古人,才要尽快上路,就怕兵祸一至,回不了家了。再说我夫有遗言,要我带着他的尸骨赶回家乡,已经耽搁太多时日。”
陈氏说罢,拉着孩子向屈英和杨萃磕头。
“这是干什么?”屈英、杨萃二女,急把他们拉起来。
“承蒙照顾,没有两位姑娘,只怕我们母子已经死在半路。”陈氏伏首道,“没有两位姑娘,我们母子连他的尸骨都收不回。”
“都是举手之劳。”杨萃不在意道。
张起若正法之后,陈氏去收尸,小吏却百般刁难,讨要收尸钱。陈氏翻遍全身都拿不出这么多钱,亏有杨萃出面,才取回丈夫尸身,又由杨萃出钱买了棺材。就连租车和雇力夫的钱,也是由杨萃出的。
杨萃心里有几分歉意。她怀疑陈氏之夫非人类,可他偏偏是个普通人,在得知其为普通人后,又干等着怪物现身,没有作为。在有疑点的情况下,如果能争取几分,说不定斩首就可免了。陈氏与其夫的感情让她莫动感动,事后补偿一些,自己才能安心。
“你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要好好过。”屈英说着递上包袱,“这是我和杨姑娘的一点心意。寡妇手里没个钱,日子很难过,你能用它自食其力,就不会遭人白眼。”
包袱沉甸甸,陈氏再度落泪感激。
这一夜,除了隔壁房内的雇佣力夫呼呼打鼾睡得香,其余人都很晚才入眠。
杨萃睁眼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发呆。与陈氏相处的这些天,虽然与其话不多,也未像屈英那般常与其聊天谈心,可陈氏和丈夫的情,她却如感同身受般。不仅是在陈氏身上,这种感觉在村里其他妇人身上,杨萃也感觉得到,她们的婚姻是否美满,她一看便知。杨萃很讨厌这种感应,为什么自己对男女之间的事越来越在意了呢?
她把这种变化归咎于张珏,一定是他扰乱了她的心。而对张珏,她的感觉更奇怪。很久没见到他了,心里极度想念,她都把这种感觉按着不发,但这种想念不像男女间的那种思念,更像念着一种美味的食物。她有股奇怪的感觉,若吃不到这种食物,自己就要遭大难。这食物难道就是张珏?她觉得毛骨悚然,难道自己要吃人?
一夜很短,杨萃眨着眼就到了天亮,鸡啼声传来,房门外起了动静。陈氏今早就要出发,所以起了个大早。
棺材在昨日已经上了车,今日只管把瘦马套上。雇来的力夫负责赶车,马鞭甩响,车辆缓缓驱动,坐在棺材旁的陈氏和两个孩子向着杨萃、屈英,以及送行的村人挥手告别。
车轮咕噜转动,车身在坑洼的道路上起伏抖动。
“娘,我们不等爹了吗?爹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回家?”女童歪着头问。
陈氏抚摸她的小脑袋,她还没告诉儿女,他们靠着的棺材里就躺着他们的爹。“你们爹有事要办,所以叫我们先回家。”
马车驶出山地,绕着山脚的小道前行。一侧是仰止的山崖,一侧是碧绿的江水,景色既绝又美。
“大嫂,你该租条船。去涪州是下水,乘船快得多。”赶车的力夫说道。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到江面上驶来了几条船。
陈氏只有苦笑,这车都是别人出钱租的,她哪来钱租船?
“娘,我好想坐船。”女童拉着陈氏衣角道。旁边的弟弟什么都不懂,看姐姐哀求,他有样学样,也拉着陈氏缠起来。
陈氏是不会心软的,钱只有这么点,她还想留着回涪州做小生意养家糊口。
江面上的船越驶越近了,有三艘,白帆张鼓,列队整齐,一看就是一起的。
“好气派的船!是官府的吧?”力夫当看个热闹。
陈氏母子三人少见官府大船,不禁张望,两个孩子更是伸颈。若不是陈氏抱着,都跳下车,跑江边去了。
船上的人也在望着他们,居然放了条小舟下水,朝崖边划来。陈氏和力夫都有些紧张了,该不会冲他们来的吧?
小舟靠岸,舟上十多人向他们奔来。陈氏惊慌,看一看,就把官府的人得罪了?可待那些人奔近,陈氏更吓得叫了起来,那些奔来的人都不是汉人装束。
“鞑……鞑子!”赶车力夫大声叫唤,马鞭脱手,跳下车就逃。
陈氏也把孩子抱下车,叫他们快跑。但孤儿寡母的行动慢,没跑两步就被追上。
“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只是普通百姓!”陈氏跪地求饶。
两个孩子不知什么叫‘鞑子’,但见这帮人凶神恶煞,手持武器,定然与强盗恶匪一。母亲恐惧,他们也吓得大哭。
这些蒙古兵才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他们受命上岸捉住这些张望的可疑人,围住陈氏后就分了两拨,一拨看守陈氏,一拨去追力夫。
“这女人好像很有钱!”蒙古兵从陈氏包袱里搜出屈英杨萃送的那包铜钱,交给头目。
十人掂了掂钱袋,再看陈氏,“看她的打扮是个村妇,怎么揣了这么多钱在身?定有可疑,你们仔细搜!”
鞑兵应声,把所有包袱抖散,吓得陈氏和孩子哇哇尖叫。
“这个箱子里有什么?”蒙古人不识棺材,指着道。
他们想动死人,陈氏慌了,直喊不要。
可她越露阻止之色,就越让人觉得有疑。蒙古兵才不管,猛踹棺盖,棺材开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