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农门状元, 第611章 杀兄小能手到-农门状元赵全免费阅读

第611章 杀兄小能手到-农门状元赵全
    七郎回到辽东城时,整座城已经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江东商人陆嘉在酒肆里,见各族服饰的人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冬贺”,问新结识的靺鞨朋友:“怎么靺鞨人也重视冬至吗?”

    靺鞨人笑道:“热闹谁不喜欢?从前萧都督说,让各族百姓同乐!”

    陆嘉琢磨了一会儿,还是想不明白……官府这是花钱买热闹?

    李象也问了这个问题。

    七郎耐心解释:“小殿下,文化是民族的根源,节庆是文化的重要部分。过什么节?怎么过?我们让各族都过汉人的节日,就是潜移默化地同化各族。”

    “过了几十年,辽东、西域、吐蕃,凡剑之所指,都说汉语、写汉字,过汉人的节日,那就是天下大同!”

    李象这才明白,原来节日的背后,有这样深远的意义。

    天下大同!

    萧凌、赵全,以及西域的刘植、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

    这些人不远万里奔赴边疆,离别亲朋旧友,是为了实现这么伟大的理想!

    他郑重地朝七郎行礼:“朝廷应感谢你们。”

    七郎笑道:“不必谢。”

    他们这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民族的未来,而不是李家皇室。

    七郎从前没主持过冬贺,对这个仪式也挺好奇,担心出乱子。

    好在高安胜是有经验的,卢照邻又是士族子弟,见多识广,协助着一起安排,没有什么需要七郎操心的。

    这日,七郎正陪着李象用饭。

    雕花的食案上,最显眼的是一碗米饭。

    辽东不产稻米,这是从百济带回的战利品。

    李象在长安虽然也吃过米饭,但这三韩稻米还是第一次吃。

    面对这一碗包含着特殊意义的米饭,七郎没有食不言的规矩,端着碗对李象说:“三韩稻米口感不错,但产量也不高。听闻安南的占城稻,产量高,可以引种到江南。”

    安南从汉朝起就纳入我朝版图,如今属于交趾州。

    写出《滕王阁序》的大才子王勃,去探望在交趾当官的父亲,回程时在南海遇难。

    李象猛地听七郎提起安南,一时没反应过来,疑惑:“安南?”

    七郎笑着点头,介绍了一下安南的情况,“殿下将来若有机会,也不妨去安南走一走。”

    若是换一个人这么说,李象得怀疑他诅咒自己流放南荒……但是赵先生说的,李象认真应下。

    似乎在赵先生口中,天下何处都去得。

    就在七郎高谈阔论时,护卫来报:“都督,契丹首领枯莫离到了,在偏厅等候。”

    七郎手中的筷子顿了顿,问:“他带着多少人来?”

    护卫答道:“只有几十护卫。”

    七郎微微颔首:“让他等一等,我吃过饭去见他。”

    “是。”

    李象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问:“是那个杀堂兄的大贺枯莫离?”

    “是他。殿下可要一起见?”

    李象皱了皱眉,嫌弃地说:“我不见此杀兄之人。”

    小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善恶分明。

    七郎失笑:“他为我们立下不少功劳,很识时务,是可用之人。”

    只要枯莫离识相,能不换“代言人”还是先不换。

    他扶持枯莫离夺首领之位,暗中贴补不少……从杨万春藏宝里发的横财,有一部分就贴给了枯莫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