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列克星敦的快乐海岛, 第一零五章-列克星敦的快乐海岛在线免费阅读

第一零五章-列克星敦的快乐海岛在线
    第一零五章

    最终展览会结束之后,帝国军方三大派系都对坎巴拉展出的这种飞行机表示了极大的乐趣,这也是因为坎巴拉是一个开拓公司,还是一个已经有了基本盘的开拓公司的缘故。

    如果换成别的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话,根本得不到这个机会,就算东西再好,其他军火公司在军方内的关系网也足以让他们得不到回笼研发资金的订单然后破产。

    之后再收购对方的公司和技术,从而把这个摇钱树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坎巴拉不同,首先约什郡的事情已经体现出这是一家善于金融操作而且手段高明的老牌资本家创建的马甲企业。

    嗯,帝国知道内幕的企业和银行家都普遍认为没有三五个积年老匪策划,一般人是干不出如此经典的教科书级别的金融洗劫案例的。

    其次,它作为一个垦殖公司,能够养得起大型舰船,并且幻影岛根据从水手以及其他渠道收集的信息来看,已经开发得差不多的样子。

    换而言之,对方根本不在乎这个技术能否得到军方订单,也很难用常规方式收购和逼迫破产,而且反过来说,对方出售的这种技术装备的威胁性不大。

    这些竞争对手都根据幻影岛的位置,运输距离,人手和当前的局势判断,对方根本无力大规模的出售这种武器。

    他们距离太远、原料产出地太分散、附近安全局势不容忽视,这都会导致产能下降和成本上升,而其特殊性又无法利用这些缺陷来逼迫对方破产那么怎么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合作啊。

    坎巴拉一个人是吃不下这么大的单子的,但是帝国的这些企业和集团联合起来却没有问题,唯一的疑问就是如何合作了。

    “呼~”李光石扯开领带,一屁股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抄起一旁的咖啡一饮而尽,之前的唇枪舌剑和讨价还价让脑子都还在嗡嗡作响,这已经是这一周来的第四批带有合作意向的访客了。

    有的是真的打算合作,强强联合把威胁更大的竞争对手逼死的;

    有的是打着合作旗号,却是想着拖后腿维持自己的垄断优势的目的的;

    还有则是处于弱势却开始吹逼,试图借坎巴拉的鸡,生自己的蛋的蹭热度和喝汤的。

    如果不是在现代社会那边这些伎俩都是玩过的,见过的,他还真的说不定会被这种高强度的疲劳轰炸而露出破绽,不过,好在最麻烦的洪峰部分已经过去了。

    “把这些合作意向文书给电报房,发给总部”随着坎巴拉的扩张和金钱攻势,他们成功以大量业务联络为理由在帝国申请到了建设一座企业自己的电报房的许可。

    而实际上,那不过是个摆设,真正的通信设备是打着电报房的旗号安装的长距离无线通信设备,而幻影岛上的设备以及完全损毁,但是新兑换来的奥妮斯卡尼号的接收器和雷达可是全新的没有遭到e冲击的。

    所以,由她来作为接收中继站完全合适,这个时代的无线电环境十分干净,哪怕是这种长距离通信也能保证基本的清晰度,更别说奥妮斯卡尼号作为除了舰载机外全系统都是冷战标准的航母,远距离传真机都是有的。

    现在舰队指挥部都不用全部挤在列克星敦号上,而是搬迁到了环境和设备更加优秀的奥妮斯卡尼号上,由她担任舰队旗舰的身份。

    而列克星敦只维持内务部、移动实验室、舰队司令部或者说舰队总部的功能,在不离港参加作战的情况下,不再具有旗舰身份。

    这对于列克星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工作没有那么忙了,也不至于这边开工,那边就得丢手。

    李光石一共谈下了两个合作协议,一个来自帝国黑火石油的精炼协议,这是最为双赢的一个,他们长时间都只能卖煤油灯和煤油混日子,其余的汽油和柴油甚至只能烧掉。

    而现在,坎巴拉的新技术和新发动机就意味着他们手上的石油资源涨价了,而且不仅仅是价格的上涨,资源本身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好几倍。

    原本的垃圾眼看着就能升值了,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跑上门来,提出了极为优惠的合作协议,并且在此之后疯狂的上下打点奔走,看来是要把帝国军用燃料供给商的身份确定下来。

    当然,为了拿到这个身份就免不了需要制造商的坎巴拉出力了,把标准订得苛刻一些,最好是那些同行还没反应过来更新和升级设备的时候根本达不到的标准。

    一个则是帝国一家精密加工厂,一家新工厂刚刚购买并投资了一批新机器,原本是打算接船用动力的订单,但是现在发现里面一些坎巴拉招标的零件也可以生产,于是来碰碰运气。

    工厂主花了一大笔钱,而以当前的机器价格和加工成本,不管怎么压榨工人都不可能赚的回来,而高端的加工成品需求量又没那么大,所以正愁眉苦脸。

    本以为这是一个油水丰厚的大有可为的蓝海行业,结果倾家荡产聘请工程师、发明家、四处搜罗专利后却发现利润根本不足以偿还贷款,更别说赚钱了。

    在这个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后余晖时代,这样的例子简直层出不穷,老牌企业总是可以凭借更高效的压榨方式和规模化生产的边际成本降低来让那些采用新技术的竞争对手破产。

    在地球上如果不是一二战的爆发,造成他们不革新技术就得落后破产以及那些旧机器都被炸得差不多的话,这些老牌资本家可不会提高工人待遇和革新机器。

    而现在,对于帝国甚至人类的其他国家来说,这场爆发的大规模全面海战就相当于是地球上的一战和二战,军方对于新武器的需求,各个殖民地产能的缩减和原料的增幅,都迫使各个企业不得不将目光从如何更大效率的剥削工人上暂时的挪到设备更新带来的更高红利上。

    实际上,地球上中国目前的这种“打工人”和“福报”也有这个问题在其中,早期追赶欧美的快速增长期已经接近尾声,技术革新上的红利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各个新出现的企业已经不可能凭借少数人的不成规模的研发来获得崛起的机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