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操作的手段。
实际上,不少金融手段,如果缺少监管,很容易就会沦为骗子手中的工具。
要知道,“金融”、“股票”这些事物刚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时,其实和“骗钱”是相距不远的。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行为受到的法律限制也是越来越严格。
毕竟,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最快能让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办法,往往都是写在刑法上的。
然而,具体到美国这个已经被华尔街的金融业者们操控的国家,却又有些不同
华尔街既然操控了整个国家,自然希望对自身的监管越少越好,尤其是他们使用一些比较危险的手段时。
因此,不少在其他国家属于非法的手段,在美国却只是踩线和合法而已。
这种标准的不同,导致美国庞氏骗局之类的金融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上到好莱坞明星的巨额身家,下到一般工薪阶层的养老保险,都在金融骗子们的狩猎范围之中。
这或许就是“自由”的代价吧!
而相比于被骗的人们,骗子们就要精明很多了。
为了防止自己哪天翻车后,手里的巨款被法庭强行追,他们一般会选择尽快把钱花掉。
而这其中,又分为两种
一种自然是花在自身的享受上。
虽然,把钱变成不动产或衣服什么,法庭也能进行封存追。但起码吃进肚子和喷出身体的东西,是谁都没办法的。
对骗子们来说,可真的是“有钱不花,过期作废”了。
第二种,则是赫赫有名的洗钱。
这种方式,不只骗子们在用,其他各种有不法收入的大佬们也在用。
上到华盛顿的国会山,下到底特律的黑帮街区,都有这种行为的支持者。
与第一种纯粹享受,而没法收的方式不同,洗钱花出去的钱,最终还会到骗子和各位大佬们手中。
然而,那时,这些钱却已经变成合法收入,即使法庭也没法追了。
就像骗子骗来的钱固然是非法收入,但如果他拿这些钱去买个汉堡,人家卖汉堡的人赚的钱可是正经钱。
可如果卖汉堡的人,紧接着又把自己赚的钱的一部分捐赠给了某个以骗子的亲属的名义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呢?
这似乎依旧是一个合法的收入过程,而现代社会,也早就没了株连九族的可能
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进化都是相对进行的。
灰色收入者们既然能洗钱,政府和法庭自然也会研究追踪的手段。
实际上,在各种消费和收入都有票据的现代社会,很多简单的洗钱手段已经是无效的了。
警察们完全可以循着票据,把不合理的收入给追来。
但这前期是,有票据可循。
在不少小额资金流快速流转,又不好有效监管的行业,警察和法院就无能为力了。
毕竟,就算有票据,追踪也是需要足够的会计人员的。
太多的话,谁都没办法。
而这些让人没办法的行业中,娱乐行业占了不小的比重。
游戏、电影,甚至一些其他缺少监管的互联网行业,一度都是黑色大佬们洗钱的重灾区。
这点不只是美国,就连太平洋对岸也是如此。
具体到好莱坞,这种情况更是一度非常严重。
好莱坞七大制片公司中的好几家,都曾经传出过有黑帮背景。
这本质上,就是他们曾经替黑帮洗钱而已。
当然,随着fbi和美国国税局的监控变严,这种情况正在慢慢绝迹。
然而,对于那些纯粹的金融犯罪者,这种监管却是不太好用的。
没办法,谁让美国金融业者地位很高呢?
在他翻车之前,人家甚至可以是索罗斯甚至巴菲特一般的形象,是完全合法的富豪。
你美国国税局就算自己有独立法庭,在查到证据之前,又能拿人家如何?
所以,金融骗子们在骗到巨款后,还是可以来好莱坞试着洗钱的。
但实际上,这种人的数量并不多。
这里面有一个很诡异的原因
骗子们怕被黑吃黑。
毕竟,演艺圈喜欢通过做账,把盈利变成亏损,然后专门坑圈外投资人钱的名声,可是赫赫有名的。
强力的投资人们可以派驻可靠人员监管,黑帮有暴力手段威胁,倒是可以让演艺圈的软蛋们老实一二。
可骗子们有什么?
他们就算在不翻车时也是身价亿万,可因为涉及机密,可以信任的人手却没有那么多,拿什么来监管演艺圈的老油条们?
所以,敢来好莱坞投资或者说洗钱的金融骗子并不多。
偏偏夏洛特在筹备第六感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个
马丁钱宁,纽约的富豪,华尔街的大亨。
他这两年对电影行业很感兴趣,所以在夏洛特筹备第六感时,曾经跟夏洛特见过一面,想要进行投资。
然后夏洛特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面目。
毕竟,夏洛特作为一个骗术大师,对同类的气息是很熟悉的。
尤其,对方还暗示过夏洛特,如果接受他的投资,并保证收益的话,他还可在电影上映后,大笔掏腰包替第六感冲票房。
这个提议彻底让夏洛特看透了他。
要知道,虽然片方自己掏钱冲票房作假的事情,时常会发生。
但那本质上,那样做要么是为了面子,要么是为了刻意拉高票房,起到宣传的作用,好引更多观众入坑。
顺便一说,这种玩法在后世的苹果游戏畅销榜上屡见不鲜。
然而,像马丁钱宁这种看似不计成本,直接大包大揽的冲票房计划,却明显是不符合上面的逻辑的。
毕竟,自己充钱太多的话,可就亏了。
除非这货就是想花一定的代价进行洗钱。
夏洛特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这种可能。
而之后的接触中,他更是明确了自己的判断。
他最终没有接受马丁钱宁的投资,因为他知道,一旦将来对方的骗局被揭穿,那肯定也会波及到其投资的项目。
就算第六感上的收入不会被法庭追,但名誉受损却是铁定的。
夏洛特不是那些纯粹意义上的制片人和大制片公司高层,对他这个导演来说,名誉受损还是挺麻烦的。
而且,第六感当时也不缺少投资,夏洛特根本没有给自己找麻烦的必要。
然而,另一方面,夏洛特又打起了马丁钱宁的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