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之绝版马官, 第506章 亲赴荣经-大唐之绝版马官女主免费阅读

第506章 亲赴荣经-大唐之绝版马官女主
    手下人听了,连忙到厨房里去与厨子们说。<a href="听起来满是关心,但是又感觉着哪里不对劲。正在胡思乱想,就听着前院刺史的卫士小队正在集合,随后纷纷上马出了大门。

    汪夫人出来看,没有看到李珏铃回后宅,前边也没有她。但是看到李弥和汪衡正站在门外望着大道上的烟尘呆。见到妹妹,汪衡问,“妹夫去哪里了?还带着别驾和李家妹子……”

    当着义兄李弥的面,汪夫人不好冲大哥火,一扭身甩下二人回后院去了。

    荣经县里,县令金大人迎来了雅州刺史李道珏,不知道刺史大人为何这样大张旗鼓地于午后赶过来,还带着二夫人和西州的别驾,他毕恭毕敬地询问刺史大人的来意。

    李道珏说,“秋粮收得如何了?”

    金县令忙叫手下人把帐册捧上来。李道珏接过来看,口中念道,“税粮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合一勺四抄。”

    高峻听了,便问县令,“金大人,帐目弄得这样准确!连几抄都有,在下不知道荣经县里共有须要纳粮的人丁多少?”

    金县令已经知道了高峻的身份,又见刺史的二夫人一口一个兄长地叫着,知道不敢怠慢,忙回道,“荣经县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三丁,但是实际纳粮的却没有这么多。”

    高峻问道,“实际纳粮的有多少人丁?有多少人不纳?”

    县令道,“回别驾大人,本县不须纳粮的共三百九十三人,因而县内需纳粮的实有八百六十人……”

    高峻道,“这么说,一千六百七十多石的粮食,就全靠这八百六十多人承担了,细分到每名纳粮人的身上,就将近人均两石粮食。在这样的山坡地上,县令大人,你收得就有些多了!”

    李道珏听着,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让他问的话,他就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李道珏不打断高峻的问话,只是大瞪着一双眼睛看着金县令,金县令哪敢不回答,便道,“高大人你有所不知,雅州府收粮是按着人丁总数来收的……”

    李珏铃说道,“不纳粮的丁壮已近全县人丁的三成,并不是雅州收得多,而是荣经县不纳粮的人太多呀!不知道那三百多人都是干什么的?”

    李道珏吩咐,“金大人你再把不须纳粮人丁的花名册拿来我看。”

    不一会,有师爷将名册拿上来,这次李道珏就不亲自看,而是把名册往夫人面前一推道,“你替我念。”

    李夫人从来没有做过这事,心里很激动,他现李道珏和高峻二人竟然都闭起了眼睛,像是在等她念出来,于是就念:

    “荣经县有县令一人、县丞、主簿、县尉及以下官员七人;另有柴薪役七名,”她停下问,“后边都注有每个人的公事银数目……要不要念?”

    李道珏眼也不睁,“念!”于是李夫人就都念出来。

    高峻不动声色地听着,这些柴薪役,就是替县衙里打柴负薪之人,一共是七个人,每人每年的公事银是十二两银子,总共是八十四两。

    荣经县多山地,县令等人出行都不坐轿,而是骑马。因而县衙中有马夫三名,专门是替县令、县丞、县尉喂马的,每人每年公事银四十两,共一百二十两。

    李夫人又念:“门子四名,皂吏、弓兵二十六名,库子一名,禁子三名,共三十四名,每名公事银七两二钱,共银二百四十两八钱;”

    “仓斗役一名,工食银八十二两。”

    高别驾忽然睁开了眼睛,“这个仓斗役我知道的,他的一抄米几乎就有半斗,是不是因此就给他八十二两银子?他一个人拿的银子竟然是一名弓兵的十倍还多!”

    金县令已经大概知道刺史大人此行的目的了,他有些急,回道,“他手大倒是不假,但他力气也大啊,收粮入库之事,个子小了如何使得!再说他一个人就顶得上三个人。”

    高峻笑道,“如果真是一个也就罢了,但是我明明看见他收粮时只是在那里刮斗、抄米,其他的事情另有三个人在做,是不是就是在用他那只大手啊?”

    李道珏不知道高峻对荣经县里的事情是如何知道的这么详细,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表示对县令的不满。金县令的额头上就见了冷汗,语无伦次地说,“二位大人……夫人,其他的人都是衙中之人跑过去帮忙的。”

    李夫人笑问,“那么,他的这份八十二两,原来是另含了雇用衙中帮忙人的工钱了,也难怪会这样高……那么这些衙中人的公事银还不?”

    金县令确实是让李夫人说到了痛点,当时在定这名仓役的公事银数目时,他是看在这人是县捕头的亲戚,又见那小子确实身似铁塔、手大如锨,才定了个八十二两,有整有零的。当时想,这么一个小角色,闭一闭眼也就过去了,八十几两银子能拉拢住一个捕头,何乐而不为?

    但是他却想不到此事被刺史二夫人盯住不放,当时就有些吱唔。

    而李道珏却头一次现自己的这位二夫人的思维和口齿都是这样的伶俐,于是有些欣赏地看着她,示意她接着说下去。(未完待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