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告一段落太皇太后的周年祭也过了朝野开始关注太子选妃之事。
按照祖制皇嫡子正储位众子封王爵必十五岁选婚出居京邸。如今宫中只有一皇子就是年已十五岁的东宫皇太子。
虽说皇子选妃是十五岁选婚但是选皇太子妃又不同皇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早两、三年寻访也是应有之事弘治十六年时就有人提过不过因张家于涉其中引得皇上着恼不了了之;去年则是有太皇太后的国丧今年太子十五岁却是不得不提及了。
乾清宫看着难得面带羞涩的太子弘治皇帝心中微酸。一转眼襁褓中的婴儿已经长成了能谈婚论娶的少年。
太子被看的不自在:“父皇儿臣还小呢不着急选妃”
弘治皇帝“哈哈”笑道:“平日里你不是都说自己是大人么?今日怎么又说小了?”
太子扬着下巴道:“女人家家的选不选有什么意思?儿臣有父皇母后陪着好了。”
弘治皇帝唏嘘道:“成家立业成家立业之前总是盼着你早些长大一转眼我儿已经这般大了”
太子“小声”嘀咕道:“父皇到底是嫌我大还是嫌我小?”
弘治皇帝满脸慈爱:“寿哥儿是不是也盼着自己长大成人?”
太子仔细想了想一本正经地答:“要是让儿臣选儿臣倒是宁愿永远在小时候跟在父皇身边都是父皇护我疼我。”
十几岁的少年还说这样的话难免带了几分稚气弘治皇帝却觉得熨帖想起父子两人多年相处望向太子的目光越发柔和。
太子的脸色孺慕之色更盛。
想到太子与中宫的关系弘治皇帝眉头微蹙又放开道:“南京的贡船到了今天御膳房有湖鲜一会儿咱们去你母后那里用晚膳”
太子身上一僵随即“嘻嘻”两声道:“那可是好儿臣记得父皇最爱吃白虾了”
关于皇后的喜好却是半字不提。
弘治皇帝心中叹了口气有些犹豫。
有内侍到坤宁宫传了口谕张皇后就开始叫人往御膳房传话又不放心打发尚宫过去亲自盯着。
自打去年太皇太后去世坤宁宫的日子就不好过。弘治皇帝并未直接指责张皇后什么可这一年来的疏离态度却是并未瞒着。要不是后宫没有有封号的嫔妃东宫又是中宫嫡出皇后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对于皇帝丈夫张皇后从最初的忐忑到怨恨心境也是不停变化。不过她也知道不管是她这个皇后还是她身后的张家与张家诸姻亲依靠的都是皇帝的爱重要是皇帝真的厌弃了她那对自己与张家来说是灭顶之灾。
两人为夫妻都是三十几岁年纪对女人来说已经是残花败柳对男人来说却不算什么。幸好皇帝将心思都放在养生炼丹上并未转到女色上这其中不乏皇后的推波助澜。
虽说早就知晓炼丹有不妥处搁在早些年皇后定会死命拦着不让皇帝损害龙体;可眼下皇后倒是庆幸皇帝又重视起炼丹来而不是旁的。否则后宫进了新人她这个皇后就成了笑话。
至于太子张皇后心中不是不怨的不过太子只是太子有皇帝在太子只是调皮任性小人儿还做不了这宫廷的主人。顽劣不堪、沉迷嬉戏、阴奉阳违要不是名为嫡长子他有什么资格做太子?
只是宫里只有太子这一根独苗被皇帝视为命根子就是皇后也吃味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明面上拉拢太子。
到了饭时弘治皇帝带了太子过来就见张皇后在台阶下候着。
张皇后本就是体态苗条现下越发清减有弱不胜衣之感弘治皇帝心中一软上前牵了妻子的手道:“怎么在外头候着?”
虽说已经是三月底可是早晚天凉张皇后的手冰凉。
张皇后微笑道:“有些日子不见臣妾想要早点见到陛下。”
目光温柔缠绵看的弘治皇帝心中一软为自己的迁怒内疚起来。
进了宫室膳桌已经摆上弘治皇帝四下看了看道:“怎不见太夫人?
张皇后之母金太夫人寡居后并未在侯府养老而是随女儿住在宫里。外诰命常驻宫廷成为言官诟病早年有不少御史上折子弹劾此事都被皇上压了下来。时日已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弘治皇帝虽是天子可脾气绵软随和待金太夫人这位岳母也颇为敬重。
张皇后带了拘谨道:“不得传召不敢冒昧见君”
见她如此战战兢兢弘治皇帝就只剩下了愧疚到底是相伴十几年的发妻便柔声道:“都是至亲何以至此照常相处就好”
太子坐下下首看着膳桌上盘子嘴角挑了挑。
总算有人知趣知晓这是皇宫是朱家天下不是张家的后园子。被自己这位父皇护了多年现下外头就算有人抓了张氏兄弟的小辫子也没人敢再上折子了这样下去外戚气焰不是越发嚣张不好不好
仁寿坊沈家房。
看着沈瑞近日功课沈理满意地点点头脸上十分欣慰:“看出是用功了字也比以前更出色一些”说到这里想起今年殿试时传出的消息道:“今科殿试状元阅卷官之前拟的状元人选并不是沈瑾是陛下看上沈瑾的字才将他从第二名挪到头名。这字体如何不仅是脸面还关系到前程了”
虽说沈瑾是族弟可想起他的好运气沈理还是有些感慨。都是命数那顾鼎臣本是状元之才却是落到第二偏生状元是皇帝钦点连抱屈也没地方抱去。
沈理身上还穿着官服今日并不是休沐日。
“六哥过来是不是有事?”沈瑞问道。
沈理皱眉犹豫了一下道:“今日谢府那边传我过去问起沈瑾亲事岳母想要给沈瑾做媒我只说不知详情怕是那边不死心会另外使人跟沈瑾传话”
沈瑞听了并不觉得意外。
大明朝重文官虽不流行“榜下抓婿”可举人、进士也是最好的女婿人选。举人还罢少年举人也不算稀奇少年进士可太少见了。
沈瑾二十二岁中了状元已经是从六品的翰林官以后前程不可限量正是最好的女婿人选。就算沈瑾是寒门出身屠夫子弟此刻也能成为香饽饽更不要说沈瑾是沈氏族人即便祖上三代没有出仕也是正经香门第家世体面。
谢家想要通过沈理用联姻方式将沈瑾拉进“谢党”也稀奇。
沈瑞道:“要是谢家这边有心做媒怕是刘家、李家也有此意”
沈理讥笑道:“那还用说这几年三位阁老人前一团和气人后还少了急赤白脸么?”
每次“京察”、“大校”都是三阁老势利角逐的时候沈理即便身在其中也有些厌了。
沈瑞想了想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自己做主的道理。就算几位阁老有心做媒也要等那边的消息吧?”
沈理摇头道:“理是这个理可以四房族叔的脾气要是知晓阁老做媒难道还会摇头么?只要沈瑾点头事情就算定了。”
沈理既是这样态度当然是不希望沈瑾点头。
“四房没有长辈出仕沈瑾是需要结一门得力姻亲可最好与三阁老府没有于系才好。”沈理直言道:“就怕他不知朝廷动态看的不长远”
沈瑞却是想到沈举人爱财如命的性子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就算是阁老府做媒站了队也比任由四房长辈做主的好”
沈理一愣:“沈瑾亲事拖延至今未决难道不是为了等着今日?”
虽说民间讲究“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可儿子出色想要结户好姻亲的也是常见。就是沈理当年举人身份被谢阁老看中嫁之爱女也是高攀了的
沈瑞道:“估计一半是等着攀附一半则是没留意不管怎么样如今得留意了。几位阁老是为了拉拢人才选的定是拿得出手的官家闺秀换做四房老爷可是保不齐了”
因孙氏缘故沈理心中也极为鄙视沈源不过因是沈瑞生父并不曾在沈瑞面前表现过。眼见沈瑞说的直白沈理便也直言道:“四房老爷如今在扬州扬州商贾天下闻名瑞哥儿是担心他寻商贾做亲家?”
沈瑞点头道:“确实不得不防。”
沈理眉头紧皱一笔写不出两个沈氏要是沈举人真为了银钱给状元儿子说了个商家女做元嫡之妻那沈家就要成了大笑话。到了那时受耻笑的可不单单是沈瑾一人。
沈理坐不住了“腾”地一下子起身道:“不行沈瑾的亲事不能再拖了叫他过来问问能订还是订下”
虽说“父父子子”沈瑾的亲事原则上只有父母能做主可事在人为就看怎么说了也不是没有法子可想右春坊右谕德刘忠去年主持应天府乡试算下来正是沈瑾座师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