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明望族, 第四百零七章 秋来风疾(三)-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百度百科免费阅读

第四百零七章 秋来风疾(三)-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百度百科
    “呼总算到了”透过白茫茫的雨丝望向不远处巍峨城墙沈械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在太爷周年后沈械就启程离开松江为了早一步进京走的是陆路并没有走水路想要赶在中秋节前抵京到时走亲访友也不显眼正好可以托人情寻好缺起复。

    为了给自己留出富裕时间沈械一行自出发起就顺着官道每日都要赶百十里路。

    没想到前半程还好顺顺利利过了山东境内一场雨连着一场雨。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避雨沈械还暂缓行程。

    等到后来眼见阴雨连绵沈械怕耽搁了就叫人冒雨赶路。就这样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八月初八中午进了京城。

    “初八了还好”沈械放下车帘自言自语道。

    就差几日就是中秋节他既到了京城自然当去拜会族亲姻亲长辈。

    只是到底是先去尚府还是先去侍郎府沈械还没拿定主意。

    要是一年前沈械心中自然是亲近堂舅贺侍郎那边;可今年上半年往京城打发了两人想要将起复的事情托给堂舅不想贺侍郎信说得倒是好听却是一直没有准信直到沈械服满。

    不满之余沈械少不得多想。

    贺家虽是他的母族与妻族与沈家世代联姻可在松江两姓也隐隐相争。只不过沈家先有沈度兄弟为学士占尽士林名望;后有二房老太爷为九卿得以在京城立足使得沈家声望越盛。

    贺家虽也是耕读传家嫡支旁支都有子弟出仕不过在品级上始终让沈家一头。也就是贺家是松江土祖在松江绵延的年头比沈家久远家族产业不让沈家这才始终与沈家一道远胜其他大姓成为松江一等人家。

    沈械虽对权力看得重些可身为沈家宗子也不是傻瓜自是擦察觉出堂舅的敷衍。

    沈械并未心浮气躁反而沉静下来仔细想自己在京这些年。

    贺东盛与他这个堂外甥两家人倒是有来有往分外亲近可真要说起照拂来却是有数的。

    沈家在京有二房大老爷这门显赫族亲又有沈理这个状元族弟轻易也没有央求到贺家的地方。贺东盛自己还在苦苦熬资历也没有什么可照拂外甥的

    沈械身为沈家宗孙向来心高气傲早年也并不觉得自己有需要贺家扶持的地方。即便是亲近也是亲戚之间的亲近倒是并无利益往来。

    直到前几年贺东盛升了侍郎对沈械这个堂外甥也热络起来。去年要不是太爷离世沈械就要在贺东盛的帮衬下从刑部跳到吏部。同为司官吏部可是大肥缺。

    沈械本以为即便错过了吏部的缺自己起复留京应是没问题毕竟贺东盛背后有个李阁老京城的司官一抓一大把并不像堂官缺那样难得。

    谁会想到直到他服满都没有准信。

    要是单单是京中贺东盛这边有变化沈械还不会想到旁处毕竟两地相隔千里有些事信中也说不清楚。可是不仅京中贺东盛敷衍冷淡就是松江贺家那边如今也少了几份热络。

    变化并不是从族长太爷去世开始而是从沈珏灵柩松江开始。

    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难猜。

    想着前几个月松江各种沈家长房与沈家二房“反目成仇”的流言沈械脸色一片阴沉

    仁寿坊沈宅九如居。

    沈全收了伞脱下身上蓑衣递给旁边的婢子。沈瑞看了看外头雨势还有地上一滩水渍带了无奈道:“不过是乡试我又不是小孩子倒叫三哥顶雨过来。”

    虽说沈全不放心沈瑞可是怕太郑重引得他紧张反而影响明日考试故作轻松道:“前几日才见过谁耐烦再见你?还不是我娘前些日子在寺里供了个平安牌今儿到日子对方送来就巴巴地催我给你送过来”说罢从怀里郑重掏出个半个巴掌大小的锦袋来。

    沈瑞双手接过道:“倒叫婶娘为我操心。”

    五房父子四人都有功名郭氏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自晓得考场规矩是不许带片纸进场也不会去求纸符这锦袋里装的就是一个一寸宽、寸半长的平安无事牌。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倒是不犯忌讳。

    沈瑞立时取出来将腰间系着的一枚玉环换了。

    沈全素来是个爱操心向来将沈瑞当成亲生弟弟待明知晓二房长辈会有吩咐可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考篮都准备好了?我请大哥去钦天监打听了这几日难有放晴天别的不说炭需要多预备。考房都是敞着的这样天气炭火不足可要出大事”

    沈瑞领他好意并不嫌啰嗦点头道:“太太那边早就预备好炭火、炉子、吃食都预备得了”

    沈全先是点点头随即望向沈瑞带了怀疑道:“瑞哥儿会生火么?要不要先将小炉子拿过来点个火试试看?你平素里不做这个到时候点不着可是自己遭罪”

    沈瑞嘴角抽了抽就在昨天准备考篮时三老爷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还逼着沈瑞点了一遍火烧水热吃食什么的都做了一遍。

    不是个顶个儿都说他少年老成么?怎么就一点信心没有难道他看着像是废材?

    “还是试试看吧”沈全眼见沈瑞神情还是不放心地道。

    沈瑞忙摆摆手道:“不用折腾。昨儿我已经试过了。”

    沈全点点头算是放下一点心。不过待他再一打量沈瑞又担心起来。

    沈瑞素来爱洁即便是闭门读每日里都要沐浴梳洗。当初初到京城正是寒冬腊月每日里沐浴不方便沈瑞也要清水擦身。

    乡试不同童子试一场是一日而是一场是三日。

    巴掌大的排房里无门无窗只有一块木板一把椅子一只马桶。整整三日吃喝拉撒都在里头。就是沈全想起来都觉得惊悚更不要说沈瑞这样龟毛性子。

    “说起来天气凉也有凉的好处。要不然想想三日之内不能倒马桶就能让人呕死。”沈全道:“哎到底不比在家里瑞哥儿就对付对付”

    话音未落就听门外有人道:“对付什么?”

    随着说话声进来个少年也是如沈全差不多的装扮身上披着蓑衣带了一身潮气进来。

    是何泰之来了。

    沈全笑道:“我正担心瑞哥儿受不来考房的肮脏”

    何泰之比沈瑞小两岁今年已经十四岁也开始变嗓子。

    在县学两年何泰之已经褪去稚气不再像个童子成了翩翩美少年。

    听了沈全的话何泰之也想起沈瑞的毛病去了蓑衣道:“现在说这个也晚了要是全三哥早点想起来还能叫瑞二哥寻地方去适应适应。饶是再不动如山到时瑞表哥也要神容大变”说到最后已经忍不住掩嘴而笑。

    沈全想想那个情景也觉得可笑。

    眼见着两人都打趣自己沈瑞横了这两人一眼道:“我去适应是来不及可全三哥与何表弟现下开始适应还来得及赶早不赶晚左右两位总要适应

    何泰之入了座本就着点心吃着姜茶听了沈瑞的话身子一哆嗦立时没了胃口。

    沈全忙道:“许是以讹传讹哪里就到了那个地步?这里毕竟是京城与南直隶又不一样。”

    他虽听兄长提及乡试的苦楚可那是南京与京城又有不同。

    何泰之本想要说两句不过见沈瑞笑吟吟地听着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沈全过来是送平安牌何泰之过来是送牛肉的。

    “正好昨儿乡下来人送了只牛腿过来我娘记得瑞二哥爱吃牛肉于打发我送来说可以吩咐厨房那边做成炸成肉于总比饼子什么的强”何泰之道。

    因耕牛不得随便屠宰就算在京城牛肉也不常见总要赶上有伤牛在衙门报备过了才能宰杀。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像尚府这样的人家一个月吃上一、两顿牛肉也不是难事。

    牛肉比羊肉粗糙不易克化尚府老的老、小的小都不爱吃这个。就是沈珏在时饮食口味也是保持着南方口味爱吃鱼虾对于牛肉只是寻常。反倒是沈瑞见每次牛肉就是红烧或是炖汤想起后世的牛肉于就吩咐厨房炸制。炸好的牛肉于酥香于脆好克化倒是大家都能吃两块。

    “等我考完出来再去谢姨母。”沈瑞道。

    何泰之摆摆手道:“瑞二哥就是多礼不过一条牛腿”

    东西都已经送到沈全与何泰之就没有多待披上蓑衣去徐氏那里打了个照面就告辞去了。

    尚府这里一切如常。

    三太太早上的时候倒是问过徐氏用不用今日张罗一桌被徐氏给否了

    “瞧着瑞哥儿已经够用心剩下的就靠天意只做寻常就好省的他又逼自己。”徐氏道。

    三太太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幸好大嫂想的周全要不然我这做婶子的可是好心办坏事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