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那边的庄子是已故三老太太的嫁妆产业当年二老爷成亲后就给了二老爷。如今在那边庄子的管事姓关关管事有个年过六旬的姑姑就是二老爷的乳母关妈妈。
关妈妈是已故三老太太的陪嫁后来配了个沈家家生子生了一个女儿正赶上二老爷落地就被选为乳母。
没过几年关妈妈的男人得急症没了三老太太怜惜她加上见她服侍二老爷精心就将她女儿杜鹃也叫上来当差安排在二老爷身边做了小婢。
杜鹃比二老爷大半岁六、七岁起就跟在二老爷身边两人相伴长大。
等到二太太进门二老爷一家被分出去单过关妈妈与杜鹃本就是服侍二老爷的人自然也要跟着出去。
结果不出半月二太太就要将杜鹃配人。也不知当时到底发生什么杜鹃就投了井关妈妈则是被送到昌平庄子上去。
这一转眼就过了三十年。
前年给沈珏选婢子时二老爷全都托给徐氏。徐氏为了避嫌选的婢子多是二老爷名下的家生子。其中春鹤她爹早年是昌平庄子的二管事她听家人提及过关家的事知晓这段渊源。
二太太要被送出去“静养”的前因后果沈珏都知道了。他虽没有再开口为二太太求情可总觉得这样不管不顾心里有些不安生。
毕竟从名分上说乔氏就是他母亲。虽说乔氏算计四哥不对可外人并不知晓只会当成是因年前他生病的事。
沈珏有意无意地跟身边婢子打听了昌平庄子几句。他心里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是庄子上日子太好二老爷想要送妻子过去以“静养”之名躲清闲那沈珏会瞧二老爷不起;要是庄子上日子太过糟糕那他身为嗣子是不是该向伯父伯母为嗣母求些福利?
就在沈珏心里还没拿定主意时就从春鹤口中听到这段旧闻。
因时隔久远且又事关主人春鹤并没有细说二太太为何逼杜鹃出嫁杜鹃为何顶死不嫁不过其中缘由并不难猜测。无非是二太太年轻气盛见不得二老爷身边有这样一个服侍了十来年的婢子。贴身婢子向来是男主人暖床丫头的候选且这杜鹃又是二老爷乳姐身份非比寻常侍婢。
沈瑞听完这段旧事只觉得狗血淋漓。
只瞧着现在二老爷温文儒雅的正气模样还真看不出他少年时那般多情。家中有订了婚约的童养媳姨母家有个情投意合的表妹自己房里还有个青梅竹马的俏婢。
乔氏的杀伤力也是在三十年前就有了实证。
“或许你想多了我觉得八成二老爷是写信的时候没想起关妈妈来”沈瑞道。
三十年光阴整整半甲子对于沈珏这才活了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听起来就跟一辈子那么长似的。
沈珏犹豫了一下道:“二哥二老爷真是一时忘了此事也是有的他都如此大伯与伯娘更不会留意这些要不要禀告长辈一声?”
沈瑞点头道:“自然是当告知。不管关妈妈与关管事是不是记仇他们都是二房仆人二太太即便是过去养身份也是他们主母没有受他们磋磨的道理。”
沈瑞这样说倒不是向着乔氏而是沈家不能出现“奴虐主”的丑闻。到了那时别人不会去探寻三十年前的旧闻只会将此事归咎到当家夫人徐氏身
加上乔氏娘家如今败落在世人眼中已经是弱势沈家安置不妥当上下的人品说不定都要遭质疑。
“这样就好了要不我真是有些不放心”沈珏松了一口气道。
眼看就是端午距离院试就剩下一个半月。
沈珏过来溜达溜达便又去读去了。
沈瑞并没有急着立时去上房在房做了一篇时文又写了半个时辰的大字估摸徐氏午歇起来才过去将关妈妈的事情说了。
徐氏叹了一口气道:“好孩子幸好你提醒了我关妈妈出去的年头太久我只听说那边管事姓关是二老爷早年当用的人都忘了还有关妈妈这一茬”
沈瑞犹豫了一下道:“那还将二太太送那边么?”
“这天下有奴避主却没有主避奴的道理且这个地方又是二老爷定下来的不好更改”徐氏道。
母子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狐疑不定。
关妈妈从沈家出去三十年别人忘记还都说得过去可她服侍了二老爷十几年在外也是受二老爷供养二老爷真忘记关妈妈与二太太的嫌隙?
徐氏不由皱眉换做其他庄子既是管事不妥当直接换了个管事就是了偏生这处庄子是二老爷的私产里面的下人都是二房的。
徐氏感觉颇为棘手:“哎只能再推迟些日子”
其实徐氏直接安排两个妈妈跟过去看着庄子上的人绝对不敢慢待徐氏。不过徐氏如今卸了家里的庶务开始教导三太太与玉姐两个自是不愿再掺和二房浑水。否则倒好像她这长嫂苛严发作妯娌似的。明明是乔氏自己招祸二老爷下令发作作甚要长房背黑锅?
另外一个法子就是让毛妈妈夫妇跟过去服侍这两人是二老爷得用的老人有他们在关妈妈姑侄即便记仇也不敢让乔氏吃苦头。
可这两人打理二房产业又看顾沈珏这边。徐氏打发人出京倒像是排挤二房的人似的。
要是之前徐氏遇到这样的事情哪里会犹豫直接就有了定夺如今却是乏了实不耐烦为二房之事费力。
不管送不送走乔氏何时送走乔氏都有长辈们定夺轮不到沈瑞操心。沈瑞将这件事禀告到徐氏后就撂下不想九如居练大字去了。
等写完十篇大字他纷乱的心也静了下来。
沈琰是将“投名状”递了过来可怎么会是心甘情愿地依附?
偏生这个时候沈家这边能选择的余地并不多。难道还真的能找人出首告发沈琰兄弟“出身不明”?那样即便会断送沈琰兄弟仕途可也会让沈氏族人心冷。
沈家香望族子弟多是以举业读为主。对于读人来说断送前程与杀人无二。
沈琰祖辈固然有错可实在是相隔年头太过久远到沈琰兄弟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尚府这个时候发作就显得盛世凌人还要翻出祖上的家丑来为人说舌。
不能出首剩下两个选择一个是接受对方投诚一个就是置之不理。
可即便现下置之不理等旁人捏了兄弟两个的短处将此事揭开二房依旧要做出决断。
沈沧倒是放心沈瑞只吩咐他自己想法子应对。
沈琰兄弟是为了解决后患之忧可沈沧显然是坚持不许他们兄弟归宗剩下的就要靠沈瑞去说了。
沈瑞苦笑谈判么?对方底线自己心中也有数可要是想要做成这“买卖”却不是口头协议就能成的。只有尚府这边永远压着那边才会服顺。
沈琰已经是举人自己才是秀才为何觉得时间又不够用了?
夕阳西下漫天云彩。
乔三老爷心情满是阴郁出了乔家老宅他头望了望叹了一口气对乔二老爷感概道:“一直当大嫂是个明白人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性子家门不幸啊”
乔二老爷脸色也不好看心疼自己掏的那份银子。
乔大太太既有心要敲一笔银钱怎么会只逮住乔三老爷、拉下乔二老爷?
乔二老爷有心不管又不敢去赌开始时只能咬着牙说没钱。
反正他是庶子一直没出仕年前分家时不过分到一个铺面、半个庄子、一处南城三进宅子。乔家的庄子多是做了祭田不分产剩下两个小庄拢共就二十几顷地长房独占了一个小的二房、三房平分了另一处。
像乔大老爷、乔三老爷因是嫡子还分得了乔老太太名下其他两处庄田。
乔氏听了当时并未说什么。乔三老爷倒是体恤乔二老爷还帮着他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等到招待完两位小叔子午饭后乔大老爷就鼻孔朝天地出来了手中拿着一页纸上面列的正是乔二老爷这些年添的两处铺面、两处典给外地商贾的城下坊宅子。
乔二老爷虽矢口否认可乔三老爷还是变了脸色。
乔二老爷憋闷的不行这个时候就是想要揭破乔大老爷夫妇做局也晚了。
凭着乔大太太这贪财的性子乔二老爷真怕将她逼急了她不管不顾为了那笔嫁妆去劝乔氏大归。
不过他既做了半辈子买卖论起讨价还价来旁人就是不及。
“妹妹真要家万没有只长房奉养的道理。同样道理即便妹妹真将嫁妆带来长房为防物议也不该独占。其中有些是老太太嫁妆当大哥与三弟均分;至于陪嫁出去的祖产则理应三家均分大哥、大嫂、三弟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乔二老爷振振有词道。
乔大老爷夫妇与乔三老爷都听到愣住了。
乔三老爷后知后觉终于醒过味来。
是啊就算长房死皮赖脸地非要从沈家讨要嫁妆来那也不是长房的钱财。凭什么为了安抚乔大老爷就要二房、三房掏银子?
乔大老爷心中算计了半天本当能发一笔大财却是被乔二老爷揭破美梦不由恼羞成怒道:“我不管你们分不分反正我那份是一文银子都不能少哼都穷的喝西北风还要面皮作甚?你们舍不得脸来我可没什么顾及的
他越想越是这个道理越发“理直气壮”。
乔二老爷也冷了脸:“哦?那大哥什么时候去?告诉弟弟一声弟弟也随着大哥一道过去”
乔大老爷扬着下巴道:“赶早不赶晚明儿一早就去沈家人不是瞧不起乔家么?那就别想着再占乔家的便宜妹妹是个不通世情的嫁妆产业都是沈家那边的人打理这三十年下来只出息就能养活沈家人吃香的喝辣的了”
乔三老爷气的不行乔氏大归嫁妆取这是两家断交。沈家的助力难道只值几千两银子?这还真是穷疯了
早年在江南时常听同僚们提及“穷生奸计”这四字当时他还不为然觉得寒门中亦不乏高洁之事;可今日长兄长嫂的嘴脸却是让他长了见识。
算计出嫁妹子的嫁妆还能如此理直气壮这大明朝也是独一份。
不过他也瞧出来不能一味应和要不然这夫妻两个只会越发肆无忌惮地贪婪。
“行大哥二哥既去就也别落下我咱们兄弟齐心”乔三老爷气呼呼地道。
乔大老爷为了故意给两个弟弟添堵才附和妻子的安排出来做戏本以为这两人会气得跳脚没想到却这般“服顺”了。
他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那个不知这两人说的是真是假。
乔大太太见气氛越来越僵忙打发乔大老爷出去。她是想要敲些银子可不是真打算接乔氏大归。
等乔大老爷不在气氛也没缓和下来。
乔大太太心中叹了一口气她瞥了乔二老爷一眼明白他是看透自己的打算才死咬着不肯掏银子还带着乔三老爷也反复。
“姑太太的脾气不会只闹这一。可长房的处境你们兄弟也都看着的。你们几个侄儿都不是能支撑门户的老爷又是个撒手掌柜的性子里里外外恁地艰难”乔大太太叹气道。
乔三老爷板着脸道:“分家时产业虽不多不是有祭田做大头?怎么听大嫂的意思竟是吃不上饭了?”
乔大太太道:“二叔、三叔但凡日子好过老爷也不会生这个念头说句实在话就算这劝住他那下他再想起此事呢?他是嫡支当家长兄如父他要为姑太太出头谁也挑不出理来”
乔二老爷眉头皱的更紧他可不想为了此事接二连三地被长房勒索。
乔三老爷脸色更黑眼神冰冷。
乔大太太见了心里一激灵忙缓和了口气柔声细语地道:“我的意思是就这一若是能‘安抚了老爷就让老爷立个手出来。以后姑太太那边的事长房就此不插手全由两位叔叔决断”
说完乔大太太也不去看两位老爷的反应只低头看着茶盏。
乔氏的嫁妆单子乔家本就留有备份当年整整陪嫁了七十八台嫁妆除了家具衣料首饰压箱银子这些零散的不算田产铺面宅子就五处早年并不值多少钱可近年城里城外的地价翻了一番这些产业如今能折银五、六千两。
要不是乔大太太知晓轻重晓得自家儿孙在京城立足不能丢开沈家这个靠山她都要跟着动心了。
如今既乔二老爷、乔三老爷送上门来她就没有放过的道理。
乔二老爷说的对就算乔氏真的大归长房也别想要独吞那份嫁妆。瞧着乔三老爷的模样要是真的逼急了寻了族老来治大老爷的不孝之罪也不无可能。
她摆明了车马即便乔三老爷依旧怒着可也有些心动。
即便乔氏如今错了规矩将被送走可正如乔三老爷那日所说的沈洲总有京一日。沈家与乔家又不同是之前就分过家的等到三房不住一处了想要接乔氏城不还是沈洲一句话的事。
谁说过继沈珏没用?
在乔三老爷看着用处大着有沈珏在乔家就永远是他的外家。
沈沧能狠心不管乔家的事还能狠心不管侄子?
乔二老爷想着兄长的德行对于这个提议也有些兴趣。一次买断省的长房以后再生事也算好事只是这银钱么?
见乔三老爷许久不开口乔二老爷就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乔大太太贪婪归贪婪可乔二老爷巧舌如簧也不是白给的最后这银钱从两千两银子压到一千五百两。
乔二老爷意犹未尽还想要继续压价乔大太太却是不依了。这是一锤子买卖卖的太低可是没有下一。
瞧着至亲为了几个银钱如此你来我往乔三老爷不由生出羞耻心来。
他素来清高是见不得这个的不耐烦道:“一千五百两就一千五百两二哥别再还价我出整数二哥出零头就好不过大嫂那边要先见了字据且要大哥亲自写盖章的”后一句是对着乔大太太说的。
乔大太太点头道:“正该如此”
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她也不好打发人传话起身告了声罪亲自寻大老爷去了。
乔二老爷道:“本就是你我两家的事怎么能让三弟出大头?如今你日子也紧巴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还是一家一半来的好”
乔三老爷有些意外:“二哥既不是舍不得银钱方才怎么还与大嫂磨了那许久?”
乔二老爷道:“一码归一码我实不用用血汗银子便宜了大嫂。过去三弟没见识过大嫂这一面我也不好多说说多了反而像是在挑拨咱们这位大嫂看着是个棉花团的性子可却是个钱耙子早年老太太当家且不论只大嫂当家这小二十年公中每年进项就少了三、四成还损了几处祖产大嫂名下的嫁产却多了两处我之前是存了几个私房钱在外买了两个小铺放租那也是无奈之法。我恁大的人每日在外应酬打理可每个月只有二十两银子月例又哪里够使?早年交到公中的进项也是只有进的、没有出的却不见公中新置产业这银钱都哪里去了?”
乔三老爷方才听了乔二老爷早年置产的消息是有些不满不过也不打算计较谁没有私心呢?就是他这里不是也给自己这房攒银子么?
不过听乔二老爷这一说乔三老爷也明白过来乔大太太的贪婪哪里是分家后穷了才有的这竟是本来的性子。
当家主母是这样的性子乔家败落真是不冤枉。
乔三老爷已经打定主意只让长房最后占这一便宜再无下。
等到乔大太太拿了乔大老爷的手出来乔二老爷、乔三老爷就打发长随去取庄票。
一手交庄票一手收了字据。
乔大太太虽看似平静可眉眼之间依旧是泄了欢喜。
乔三老爷实在厌恶得不行交易完成立时拉扯乔二老爷出来了。
乔三老爷已经打定主意以后除了祭祀长房能避则避。
都说五哥聪敏就乔大老爷、乔大太太这样的父母能教导出什么好儿子来?儿子辈全无指望孙辈们还小长房想要翻身怕是没指望了
乔家老宅里乔大太太从客厅到上房乔大老爷已经在屋子里等着。
眼见乔大太太进来乔大老爷迫不及待地道:“银子呢?”
乔大太太取了几张庄票出来乔大老爷一把夺过来见都是一百两的数了一数皱眉道:“怎么才这点儿?这加起来才五百两?”
乔大太太诧异道的:“老爷还想要多少?这不过是赶上机会能吓唬吓唬老二、老三要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别说是五百两就是五十两也没指望”
乔大老爷不甘心道:“老太太不是总说妹妹那份嫁妆足有一万两银子?这差的也太多了”
乔大太太嗤笑道:“老爷是当家人乔家拢共产业有多少?当初要真的陪了一万两过去那阖家都不用过日子了当年不过是老太太要强有个孙家在前头比着想要嫁妆体面给姑太太做脸。庄子铺面宅子俱全看着多可多是凑数的。就是那宅子不过是二进十几间屋。城外的两个庄子也都是小庄加起来不过三、四顷地城里两个铺面位置也不算好。这副嫁妆还是我帮着老太太操办的家具衣服头面全算上也没到五千两银子对外却是报一万两就算老爷现下想要接妹妹来那些家具、衣服料子、首饰还能在么?就算是在也不值当初的银钱。”
其实以乔家当年的家底看就算是五千两对于当年的乔家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乔大老爷素来不操心庶务连京外良田多少钱一亩也不知晓。听说不过是几顷地他就没了兴致意兴阑珊道:“老太太也是在自家人面前也不说实话我还真以为妹妹那边的陪嫁又多少”
他捏着那几张庄票要收起来乔大太太忙道:“老爷眼看就要过节了别的都可省下西席那边的节礼”
乔大老爷犹豫了半天到底抽出一张开递了过去:“过节虽不好操办可也别太寒酸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