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从县衙报喜的队伍过来尚府大门外就开始燃放炮竹。
一地红纸屑空气中都是火药味。
沈家的仆人们也都满脸喜色。
太太发话二哥得了“案首”家中下人每人赏一个月月钱。
仁寿坊各家住户不管是与沈家有往来还是无往来的通过沈家这么大动静也晓得沈家二公子中了县试“案首”的消息。
不少人嗤之以鼻区区县试“案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了进士。不就是显摆后继有人么?这显摆的也太早了。
不过大兴县令竟然敢点京堂子弟为“案首”真是胆子肥了也不怕惹非议。只是便宜了沈家那小子“案首”既到手府试与院试就没门槛了倒是好运气。
同沈家相熟的街坊邻里不免奇怪。当年沈珞童子试时沈家也没弄出这么大动静难道是因这位“二公子”是嗣子的缘故徐夫人有心给嗣子做脸?
这般猜测着大家就少不得备了贺礼上面凑趣道喜。
仁寿坊中住的虽多是官绅人家不过如今品级最高的就是沈大老爷远亲不如近邻能做人情的机会大家都不会错过。
徐氏虽没有大宴宾客不过也是乐呵呵地招待了邻里众女眷收了大家的贺礼。即便没有摆席吃酒可也准备了丰厚的礼俨然心情大好模样。
看的众女眷不免泛酸除了有爵位的人家子弟是否成才毕竟还要看科举。沈家二公子得了“案首”今年就妥妥的一个秀才功名到手。
十四岁的秀才也不是谁家都能出的。
虽说大老爷与徐氏一样觉得这“案首”的名次有些扎手不过也并不怎么担心。沈家并非无根浮萍不是几个腐儒的酸话都动摇的了的。
即便真的有御史闹到朝堂之上大老爷也不怕。
沈家子早慧并非没有先例当年三太爷十五岁中举二老爷与沈珞十六岁中举祖孙三代都是十三、四过的童子试。
三老爷与三太太对时局朝政知晓不多只有为沈瑞高兴的。
尤其是三老爷亲自教导了沈瑞大半年见侄儿得了案首不免与有荣焉
正如徐氏与大老爷所料县试榜单出来次日就有御史上折子弹劾大兴县令县试“徇私”不过却是小水花都没溅起来就悄无声息了。
因为春闱放榜了。
新贡士出炉几人哭、几人笑哪里还会有人关注小小县试。
沈宅热闹了两日后又沉寂下来因为客居沈宅的两个应试举子沈玥与祝允明双双落第。
不止他们两位就是在宗房京城老宅客居的几位族人举人也无一人在榜
几千举人云集京城每科只取三百人落第也是寻常。
祝允明至今已经是第四次落第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现下的无奈怅然。
徐氏心疼外甥也不知该怎么规劝。要是祝允明只是寻常举人徐氏或许会劝他去考教职或者找关系补官;可祝允明是士林才子在南直隶极有名望乡试时又顺当不甘心就此止步。徐氏毕竟只是姨母不是亲娘总不能拦着外甥不让他再继续考。
伤心再次落第祝允明不想继续在京城逗留春闱结果一出来就约了几个苏州举人结伴乡去了。
倒是沈族的几个举人听闻今年礼部有教职考试就有心动的。
其中包括客居尚府的沈玥与住在宗房老宅的七房二老爷沈渫、八房大老爷沈流。
前者是才子心性对于会试并不是特别执着不过是因是旁支庶房长辈们都期盼着他入仕。至于沈渫与沈流两个则是落第数次后灰心加上家中生计问题。如今子侄辈的孩子都开始举业了他们三年折腾一次上京耗费那么多银两还不如留下银钱好好供孩子们。
进京应考的举人数千有这样念头的不是一个两个。
幸而天下州县多教职向来缺倒是不愁考不上。剩下的区别就是去什么地方做教职了。
虽说教职为了口音的缘故只要不是本府就可以任职可南直隶文风鼎盛是教职最好捞政绩的地方多少人盯着。
不过对于沈家这几人来说倒不是难事。
沈大老爷为京堂为族人谋几个教职缺不过是一张帖子的事。
堂官之间虽不好往来过密但是同朝为官举手人情还是乐意做的。招呼早就打了只等殿试完了教职考试时再做安排。
沈瑞这边虽说县试后当院继续读不过为了准备四月府试与六月院试与大老爷与徐氏商议后还是决定再家备考因此这日就院告长假。
同窗们看着沈瑞的目光十分羡慕。今年戊班参加县试的同学有十人县试过了四个其他六人落第。过了县试的其他三人也未必就能顺顺当当地过府试、院试多半是捞个童生的名头再读几年沈瑞这里却是一个生员功名眼看到手的。
再说春山院的学生在府试、院试时得案首寻常县试就拿到案首的还真不多见上一次已经往十来年前数了。
好友毛迟看着沈瑞的眼睛都要放光:“之前我怎么就没想到?要是不计较院试排名可不是县试案首最自在只急这一后边两考试都能放宽心我原以为县试太浅无须太仔细等到院试时发力就好如今看来却是大误”
沈瑞见他跃跃欲试模样笑道:“看来毛兄是打定主意奔着明年县试案首去了?”
毛迟咬牙道:“那是当然舍我其谁?身为父子的儿子不敢大言不惭地提什么三元、‘大三元难道一个县试案首还拿不下?”
沈瑞听了本想与毛迟科普科普自己才知晓不久的各种县试知识不过想到毛澄品级不高且又是状元出身即便原籍县令真的点毛迟为县试案首也不无可能。毕竟毛迟的身份不单单是“京官子弟”还是“状元之子”。
老子英雄儿好汉状元公的儿子得“案首”并不稀奇不得案首才算稀奇
与毛迟作别后沈瑞去丙班探望沈全与何泰之。
两人虽已经得了沈瑞中“案首”的消息可因没到休假日的缘故还没有见过沈瑞。
今日见了两人都是满脸欢喜模样。
沈全拍了拍沈瑞肩膀大笑道:“二哥好样的我早就晓得读上你不会亚于瑾哥这也算是开门彩。这个时候可别躲懒再使把劲拿下府试、院试案首就是三元了”
何泰之不以为然道:“不过是童试即便得了三元对乡试也无用何必如此上心?要是一根弦绷到院试完了那不是白考了一个县试‘案首
沈全道:“三元入官学时占便宜定是一个廪生到手的。等到了岁考、科考学政见了考生履历也会给个一等。”
何泰之听了不免有些担心:“还有这样的说法那我岂不是没戏了
他县试时进了前十府试则在数十名后。
沈全笑道:“你才多大?着急什么之前排名不好不过是因你稚龄的缘故比不得那些读年头多的考生。等过两年下场一个院试案首也并非难事
何泰之看了沈瑞一眼道:“家父让我明年或者三年后考院试可我今年就想下场不过心里也没底就是了”
沈瑞道:“想去就去就当暖场左右明年还有不说外头就说院里你这个年纪的学生多还在戊班呆着你过了院试是好事不过院试也不算丢人”
何泰之听了点头不已:“我也是同瑞表哥这般想。不管成不成的还是想要试一次可真没耐心烦等到明年”说到这里不免佩服沈全道:“还是全三哥沉得住气班里其他考籍在原籍的同学都是去年秋里就乡了。”
沈全笑道:“我原也那样打算不过被家兄教训丨一顿多读一年心理踏踏实实的去应考总比每次战战兢兢的强”
上课时间快到了课堂外也不是相聚的地界。
再有几日就是院的假期沈瑞就与沈全、何泰之两个约好到时再聚就让两人课堂去了
前门外崇北坊河沿胡同。
看着抬着头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小乞儿魁伟少年使劲握了握自己的荷包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今儿不能请寿哥吃包子了过几日有好朋友过来的我要留着钱请他喝羊汤去”
小乞儿虽穿的补丁叠补丁的衣裳脸上也沾着一块一块青灰不过眼睛是又黑又亮。
他面上带了几分委屈耷拉脑袋道:“文虎哥我两天没乞到东西肚子好饿”
魁伟少年正是与沈瑞有过两面之缘的屠家子高文虎虽长得五大三粗却是个极心软的性子。
见着乞儿可怜他到底松开手中荷包道:“那就省着点给你买馒首吃”说罢去了旁边的馒头铺子买了两个馒头递给乞儿。
乞儿抓了两个馒头满脸感激:“谢谢文虎哥”
高文虎犹豫了一下又从荷包里摸出几个钱来:“这几个钱你收着要是乞不找东西的时候就拿来买吃食总不能饿了肚子”
乞儿没有接着口气有些发酸:“文虎哥不是要留钱请人喝羊汤么?”
高文虎道:“留下一碗的钱就行到时候不吃左右也我吃过”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