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久闻大名(二)
京城春山院。
夫子留下一篇时文题目就吩咐学生们散学。
饶是两世为人想到明日就是望朔假期沈瑞心中都生出几分欢喜。
不是他想要偷懒实在是春山院的课时安排太密集了卯正(早上六点)开始到酉正(下午六点)结束每天在学堂里六个时辰。
真是起早赶晚的怪不得沈全与何泰之开学会都鲜少见人影。
每个月只初一十五才能休息自然是人人盼着。
不管沈瑞之前在松江族学还是在沈家三老爷的小私塾里课程安排都没有这么紧一时还真有些适应不良。
待出了课堂就见沈全在外头站着。
“三哥在等我?”沈瑞迎上前去。
沈全看了看沈瑞身边的毛迟还有随后出来的一堆小少年扶着沈瑞肩膀小声道:“是不是幸好有毛贤弟在?”
沈瑞左右看了两眼已经淡定。之前同窗们看他是比较侧目不过待晓得他年纪只有十三岁后隔膜也就没那么深。毕竟他们的年纪十一、二岁与沈瑞也小不到哪里去。而且因沈瑞身量高挑的缘故他们还十分羡慕。
倒是沈瑞入学院小半月熟悉了这里的升级机制与学习氛围有些担心道:“我还好三哥那里呢?”
这院里十来岁的学生夫子就撵着下童子试十六、七时大多数院试都过了。沈全的年纪已经十八岁就是搁在丙班也不算小了。
沈全笑道:“不过是开始时被当成不开窍的傻瓜格外‘关照了些时日不过对我来说到底是有好处;即便是族学时也没得过师长这般重视。”
沈瑞见他眼神清澈面上并无阴霾可见是真的适应了春山院的教学节奏这才放下心来。
毛迟本与沈瑞结伴而行眼见沈全过来寻沈瑞就先带了童离去。
沈全道:“自打瑞哥上学我娘就开始念叨不放心你呢明日休沐瑞哥可有什么安排?要是得空就过去坐坐。”
沈瑞点头道:“当然有空我本也要过去给婶子请安的。”
沈全笑道:“那明天我可能借瑞哥的光打吃好的前几日松江那边来人送了不少食材过来。我娘留了大半就惦记叫瑞哥过去。”
至于送到尚府以郭氏素来行事是不会那么做的。尽管沈瑞与她亲近她也是真心疼沈瑞不过这份亲近却不在人前显露。
以前沈瑞是娘不在爹不疼的可怜孩子她这个婶子愿意将沈瑞拉倒五房羽翼下护着他疼他。如今沈瑞已经是二房嗣子她要是再摆出只有婶子最疼你的姿态只会让沈瑞难做。
就是之前帮沈瑞料理的庄田账册郭氏进京后也痛痛快快地交到徐氏手中。
沈瑞笑道:“那感情好倒是惦记南边的吃食了。”
族兄弟两人说笑着出了院到了仁寿坊两人就作别沈瑞进了胡同沈全继续家之路。不过在临别前两人约好明日沈瑞过去探望郭氏与福姐。
到尚宅沈瑞先九如居换了家常衣裳并没有直接叫晚饭而是先去正房。
大老爷也在与大太太之前不知在说什么夫妻两个面色都有些沉重。
沈瑞先给二人请了安随即说了明日想要去沈瑛家探望五房长辈之事。
徐氏在心里算了算日子点头道:“二哥也有些日子没过去是当过去请个安。”又道:“你鸿大叔、鸿大婶子是头一年在京城过冬怕是受不得这边的寒福姐年纪又幼小正好这几日家里收拾皮子我叫人挑几块出来明日二哥带过去。”
沈瑞应了就听大老爷道:“打发人去瑛哥那里一趟将拜会的时间改成下午王伯安京了身子不大好你当先去那边问疾。”
倒不是王守仁这个老师当排在前面而是探病避讳下午过去多在中午之
王守仁如今是刑部主事二月里出京去安徽清查旧狱算下来出京已经大半年。
沈瑞不由动容:“老师什么病?”
王守仁可不是单纯的文人打小习武健体这要是病了肯定不是小病。
大老爷沉默了一会儿道:“估计是累着了加上心病他南下这半年成果斐然可也得罪了好些人”
沈瑞听了仔细一想就明白过来。
这种清查旧狱的差事真要成绩好可不是得得罪人么?要是将已经定罪的案子翻过来不仅要得罪当初审案的地方官还有按察使司乃至刑部一层层的官员。
当初王守仁出京前沈瑞就想到此处。可王守仁一心为国为民沈瑞身为弟子虽婉转规劝可也不能拦着而且也拦不住。
“可是得罪了了不得的人物?”沈瑞迟疑了一下开口问道。
大老爷自己如今就是刑部掌印官刑部这里应该是不怕的。至于地方官王守仁之父王华虽没有升级可依旧是正三品侍郎难道还庇护不了儿子?
大老爷看了沈瑞一眼很是欣慰他的通透:“并非是得罪一人两人而是他犯了官场忌讳王华这次虽无升无降可位置未必就安稳了盯着他位置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王伯安这次南下固然有功不过随即的弹劾也少不了就怕这个时候有人落井下石要是牵扯到王华身上恐父子都难保全
沈瑞大惊:“父亲师公他不是圣眷优容么?”
大老爷道:“去年卷入会试舞弊案的程敏政圣眷并不在王华之下。”
沈瑞进京大半年也常旁听大老爷说些朝廷上的事对于现下朝廷格局心中有数。
如今的格局是皇权与文臣和平共处勋贵武将打酱油。
文臣这里因三阁老的缘故又分了派别。“谢党”、“刘党”、“李党”还有如大老爷与王华这样的中立人士。
在这次“京察”中三阁老相争的苗头就越老越明显。
王华无党无派又有希望入阁三阁老即便不会直接对付王华可下边人要是盯着王华的礼部左侍郎位想要将他弄下来也不会拦着。
想到此处沈瑞不由皱眉道:“父亲他们是不是太嚣张?这次对付师公那下瞄准哪个?父亲与姑父也不是党人他们会不会也对父亲与姑父出手
大老爷抚着胡须欣慰道:“二哥能想到此处甚好、甚好为父之心忧亦在此处朝廷是圣人的朝廷不是阁老的朝廷几位阁老在高位上久了越来越听不得其他声音时而久之难免陷入意气之争。最好的法子就是保持朝廷现下格局勿要让几位阁老的势力再膨胀。”
“要是他们想要借着老师这次清查旧狱‘隔山打牛那为了免除后患是不是当‘釜底抽薪?”沈瑞想了想道。
大老爷脸上笑意更盛:“二哥说来听听”
“先生既‘病了就当好好歇一阵子”沈瑞道。
王华父子在朝虽没有什么靠山不过因王华是状元出身为人方正在士林中口碑甚好。又因之前在翰林院如今在礼部王华的门生故旧也很多。不过多是品级低在朝廷上说不上话。
大老爷点头道:“要是真如此也可解王华忧患只是王守仁性情桀骜未必肯退这一步。”
沈瑞并没有在大老爷面前保证什么心里却是下定主意要劝住王守仁。
从正院出来沈瑞并没有九如居而是去叫了长福吩咐他立时往沈瑛宅走一趟。
王宅那边距离尚宅这么近沈瑞恨不得立时就过去。不过想想规矩与避讳到底忍了只是打发长寿过去打听一二。
等沈瑞了九如居用了晚饭长寿也从王宅来。
“没见大爷只见了五宣哥。大爷这半年日夜辛劳又因在外饮食不调肠胃就有些不好听说清减许多;又在差事的缘故得罪了不少地方官吏受了不少刁难最过分的是大爷京时那边的人在船上使坏沉了大爷所搭乘的座船大爷与五宣哥知水性虽没事可随着大爷南下的两位文遇难了”说到最后长寿带了几分沉重。
他是王家旧仆早年也跟在王守仁身边对于旧主自然关切。
沈瑞听了终于明白大老爷为何让王守仁暂时隐退。
官场之上的争斗虽说凶险可多在律法许可之内行事像这样摆明旗鼓连谋害性命都出来了的可见这其中有无法化解的仇怨使得对方连规矩都不讲了。而对方敢这样肆意定也有所倚仗。
王守仁父子两个如今都在官场可实际上除了圣眷之外并无什么得用的官场助力。
原本他打算带冬喜一起去沈瑛家与郭氏商量商量冬喜的婚配之事的毕竟冬喜今年十九岁年纪已经不小。
可晓得王守仁的事沈瑞也没了心情。
辗转反侧到了次日一早沈瑞用了早饭就匆匆前往王宅侍疾。
他是王华的徒孙王守仁的学生春节前后时常来王家的倒是无人拦着
到了王守仁的居所外沈瑞就听到一阵阵的咳嗽声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