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这里才换好衣裳就有徐氏房里的婢子来传话:“瑞少爷太太有请。”
沈瑞与沈珏两个还没有正式过继下人依旧“瑞少爷”、“珏少爷”的叫着等正式过继重新序齿沈瑞会继续行二沈珏就要行三了。
沈瑞低头看了下身上新换上的春衫没有更衣直接随着婢子过去。
他与沈珏虽没有开始正式为沈珞服孝不过衣裳也换了素色就是沈珠、沈琴两个也自觉避开鲜亮颜色。
徐氏坐在上房稍间的炕上正俯身看着炕桌上的东西见沈瑞着新春衫来了笑着看了两眼道:“越发像个大孩子的模样了”
“伯娘”沈瑞躬身给徐氏见礼。
徐氏听到他的声音问道:“打发人给你送去的银耳羹每天可用了?”
沈瑞闻言面色发苦那甜滋滋的东西实不对他的胃口。不过他也晓得徐氏专门吩咐小厨房每日都炖一碗送过去是为他养护嗓子用自是都用了。
沈瑞点点头道:“伯娘能不能只炖银耳莫要再放冰糖?侄儿实不爱吃甜的。”
沈瑞进京两个半月这是头一主动开口提什么要求徐氏先是一愣随即笑了:“那银耳就不放冰糖了头叫人给你送包雪糖过去添多少你自己看论起来燕窝更好些咱们这样的人家并不是吃不得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除了人参是补气提命的东西其他补品你大伯向来不主张多用就是我平时也是用银耳养颜鲜少用到燕窝。这日常调理的事咱们也没必要招他”
沈瑞笑着听了心中却诧异不已。
大老爷勤俭持家是正道徐氏“夫唱妇随”也没什么错。燕窝那东西论起营养来确实跟银耳猪蹄差不多可这个时候的人不知道只当燕窝鹿茸是顶好的补品。
就是沈举人家那样的乡间士绅张老安人每日都能有一碗燕窝徐氏这里却只用银耳养颜。
要是二房上下都这么节俭沈瑞也就不会觉得诧异关键是三老爷那里日日雷打不动地一碗燕窝都是大家眼见的。
徐氏说完也有想到三老爷处道:“你三叔那里情况又不同。太爷、老太太没得早你三叔的生母又早就不在了你大伯是长兄我是长嫂这些年操了多少心总算是将你三叔的身体养来些。别说是燕窝就是日日人参你大伯同我也会张罗来。以后你同珏哥都入了二房也要做兄弟瑞哥也要有长兄担当”
因她说到最后已经有训丨导之意沈瑞便垂手听了恭敬地应下。
徐氏一笑:“你是个老实懂事的孩子平素也是你照顾珏哥又哪里用得着伯娘聒噪?快上前来咱们娘俩说正事”
沈瑞听命上前徐氏便指了指炕桌上摊开的图纸道:“瞧瞧这个”
沈瑞看去就见是一张宅院图纸。
五进的宅子大致格局与沈家现下东路这五进差不多。
“伯娘要收拾院子?”沈瑞有些疑惑。
九如居就是年前新收拾出来的沈珏的新院子在二老爷那边也已经开始修整起来怎么还需要收拾院子?
“这不是咱们家老宅的地图这是东邻的宅子。那边也是咱们家的二十年前从一位致仕翰林学士手中买过来。因家里人口少用不着那许多就一直典了出去前几日才收来”说到这里顿了顿道:“你大伯衙门里忙伯娘又精力不济就想将这收拾宅子的差事交瑞哥瑞哥可愿替伯娘分忧?”
二房人丁实在单薄确实无人可用。
沈瑞虽现在读为上可也没打算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子便道:“伯娘吩咐侄儿自是尽力只是侄儿之前并不曾打理过此事开工动土毕竟不是小事还需伯娘给个章程出来。”
徐氏见他落落大方的应了心中欢喜道:“什么章程?”
沈瑞想了想道:“侄儿想知道这宅子伯娘打算作何使?是大修还是重建?除了房屋之外是否有需要改变布局例如修建花园之类?”
沈家三房加起来总共也没有几口人如今两路五进大宅已经比较空旷并不缺住人的地方。徐氏将东宅典出去二十年今年却收来肯定是有用途。
徐氏看着沈瑞十分欣慰:“难为你这点儿年纪就能想的这么周全伯娘也正要告诉你这宅子是给你三叔修的。你三叔三婶那里只是两进院子如今你们几个过去读地方就小了你三婶出入也怕惊动你们”
说到这里她指了指那房宅图纸道:“当年那翰林学士家子孙繁茂修的屋子也多咱们家用不上。我的意思是想要留着前面三进院子南边两进给你们做学堂第三进你三叔、三婶住后边两进全部推倒好好地修个园子以后家里也有个溜达的地方。”
沈家之前只有个小花园就在三老爷他们院子的东北面不过很小几丈见方。
沈瑞听了就有些犹豫。
徐氏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好奇道:“可是瑞哥觉得伯娘安排的有不妥当处?”
沈瑞迟疑了一下道:“既是要给三叔、三婶修的宅子能可着三叔、三婶的心意不是更好?是不是知会三叔一声让三叔跟着一起规划宅子呢?”
徐氏摇头道:“这修宅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你三叔身子好容易方调养好些禁不得累”
沈瑞又问道:“伯娘觉得三叔现下气色好些还是年前好些?”
徐氏笑道:“这还用说自然是现下气色好。早先你三叔的脸色儿白的怕人嘴上也没有红色。伯娘晓得你们几个都是懂事的孩子这都是你们几个陪着你三叔的功劳。”
沈瑞摇头道:“三叔给我们整理时文题目又搜集四注解费了不少心思可不是好好的?侄儿倒是觉得大伯与伯娘关心则乱将三叔护的太严实三叔毕竟不是小孩子整理日静思养病是不担心怒了喜了可心里难开解如何能开怀;找点事做说不得心里也没那么闷了”
徐氏闻言不由怔住过了好一会儿方开口道:“是你大伯与我将你三叔护着太严么?”
沈瑞点点头道:“就是小孩子被关起来还总想要出去淘气淘气;三叔恁大的人整年整月闭门不出定也会觉得闷”
三老爷年过而立正值盛年却能心如止水地安心做宅男肯定也是顾忌身体不愿意让兄嫂担
“近些日子三叔常问族学的事对于族学似乎十分感兴趣对于全三哥与何表弟入的春山院也打听了侄儿瞧着三叔像是有志教育人”沈瑞斟酌了一下补充了一句。
徐氏闻言不由皱眉。
收拾出一处清幽之地让三老爷带了几个侄儿读解闷与专门做私塾收学生可不是一事。
沈瑞族兄弟几个除了沈琴有些爱多嘴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孝顺懂事的孩子无需长辈多费心;外头的学生谁晓得秉性如何?
“你大伯只有这两个兄弟你三叔又是他一手拉扯大的就算你三叔起了兴致你大伯也不会答应。要是出了闪失可没地方吃后悔药去?”徐氏不将沈瑞当成小孩子便对他实话实说:“当年太爷在病榻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这三叔你大伯可是在太爷跟前立下誓言要好生看护你三叔保他平安喜乐一生”
三太爷自己当年在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还寻医问药生下三子三女。年长的两个女儿都夭折了年幼的三老爷是病秧子只有中间三个儿女身体稍好些。
因这个缘故三太爷对幼子颇为怜爱每每看到小小的孩子被病痛折磨都后悔自己贪心不足。站住了两个儿子还嫌不够强要了第三个否则三老爷没有投生到沈家做了旁人家的儿子说不得能活蹦乱跳地活着。
等到三太爷临终女儿已经寻了妥当人家嫁了长子是个能顶门立户的又得了贤妻为助力;次子虽混账却也算是有岳家可以暂时倚靠;独有这幼子药罐子身子能不能养成都是两说。
三太爷到底是慈父心肠即便晓得幼子这从根子里带的体弱怕是一辈子也难调理好可还是将他托付给长子长媳。
沈瑞听了心里明白大老爷、徐氏照顾三老爷是受了遗命不假可对三老爷的疼爱也半点不掺假否则哪里会三老爷三十多岁了大老爷夫妇事关这个弟弟还事事都想到头里。
拉扯未成年的兄弟娶妻生子给分上一份产业就算是尽到力。
大老爷与大太太待三老爷明显是将弟弟当儿子养不也不像是养儿子养儿子会像对沈瑞这样粗养更像是养闺女一味没原则地娇养。
幸而沈家家教在这里大老爷夫妇都是人品端方的人否则说不得三老爷的脾气早就被兄嫂给惯坏了
appappshuzhangg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