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回95:从做手工开始致富, 第122章 合作谈判-重回95:从做手工开始致富闷骚小贱猫免费阅读

第122章 合作谈判-重回95:从做手工开始致富闷骚小贱猫
    买货车是为了今后可以自己去拿货交货。

    每次等鞋厂送货过来,作坊的工作计划都会被打乱。

    有时候手头有事在忙,货送过来了,都不得不先去拉货。

    今后一旦和协风鞋厂达成合作,作坊会越来越忙,如果不能自己掌控取货和交货的时间,作坊的管理会十分混乱。

    打算买货车的事,刘立阳没有提前告诉方晓飞他们,他准备等大家考到驾驶证后,当做一个惊喜送给他们。

    这个晚上,心里面高兴,多喝了两杯,在方晓飞他们散去后,刘立阳倒头就睡着了。

    早上起来的时候,刘立阳正在刷牙呢,方晓飞他们全都过来了。

    说好了上午要去给他们报名学车,方晓飞,李大强和黑龙穿的是一个比一个精神。

    二蛋和黄东主要职责是把维修针车的手艺学到手, 暂时就没给他们两人报名。

    95年的时候,驾校还非常少,整个荔海市也就两三家。

    学车的人不多,驾校比较冷清,刘立阳带着他们三个人先报了名,剩下的材料过两天再补齐。

    刘立阳也报了一个考驾驶普通小车的班,也就是C1的驾驶证。

    上一世,刘立阳已经学过车了,当时赶上学车热去报名,一周只能碰两三次车,用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考到手。

    但是,上一世,刘立阳没钱买车,还没开过,他也需要报班再复习一下。

    b2的驾驶证学费比较贵,每个人近七百块,C1的费用是三百左右。

    四个人一共花了快两千块钱。

    方晓飞他们都觉得学费太贵了,很是不好意思。

    “都不要在意!”刘立阳笑着安抚他们,“这叫投资,等你们把证考到手了,到时候能挣到更多的钱。”。

    这类技能的投资非常值,尤其在关键时候需要使用的时候,并非眼前的几百块所能够衡量。

    给他们报好名后,刘立阳便骑着从李老拐那里借来的摩托车,赶去协风鞋厂。

    二月底的天气还是很冷,骑着摩托车,风像刀刮在身上。

    但,一想到要去谈合作签合约,刘立阳的心十分火热。

    赶到唐卫国的办公室时,唐卫国已经泡好茶在等着了。

    “来,阳仔,茶先喝两杯,暖暖身子。”

    唐卫国微笑着请刘立阳坐下,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昨晚喝的那顿酒,唐卫国没少和刘立阳聊鞋厂的发展,刘立阳的一些超前观点,让唐卫国十分赞赏,他也更加看好刘立阳。

    后来喝的高兴了,他也跟着郑德贵叫刘立阳“阳仔”。

    刘立阳也没客气,趁热嘬了几口,虽然有些烫嘴,但身体的确是马上热乎了不少。

    闲聊了几句后,唐卫国将一张纸递给刘立阳。

    “这是大概的合作条件,你先看一下。”

    合约的条件简单,和昨天谈的差不多,唯一有变化的是,那一批二层牛皮的鞋材,价钱从十五万,涨到了十八万。

    “老唐,这价钱和昨天说的好像不对吧?”刘立阳抬起头,看向唐卫国。

    唐卫国将刘立阳茶杯里的茶满上,言语之中带着歉意解释:“阳仔,不是我想要你多加三万,这是总公司那边的意思。”

    “因为涉及到十五万的分期付款,我必须跟总公司汇报。就在刚刚,我刚跟总公司的经理通过电话,是他说,十五万分期成七八个月太久了,除非多加三万块。”

    刘立阳微微皱眉:“这么看来,这三万块算是分期付款的利息了?”

    唐卫国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这么说,但应该是这个理。”

    “不过他也说了,你要是能够分三个月之内还完,就不用多加这三万了。”

    三个月,意味着每个月要还五万块。刘立阳现在的作坊,还做不到那么高的盈利。

    刘立阳马上意识到,那个经理应该是了解到他的作坊规模后,认定他无法三个月还完十五万,才会增加这个要求。

    看着白纸上合作的条件,刘立阳想了想,“我可以答应,但我要修改一个条件。”

    唐卫国道;“你说说看。”

    “除了每个月至少一百万双的货之外,我还要再增加二十万到一百万双的量,至于每个月需要多少,我会在月初跟你们提出。”

    虽然多花了三万块,但每个月的货要是能多增加几十万双,不用三个月就能挣回来。

    再者,货越多,作坊里的员工挣到的钱更多,就能让作坊在附近的村子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将十分有利于作坊的发展。

    此外,等作坊一旦做大,也会需要更大量的货。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三万块都花的值得。

    唐卫国马上摇头:“阳仔,以你作坊的能力,要加工三个鞋厂的货,再增加几十万双,怎么可能完成的了!”

    “你更改的这个条件纯粹就是浪费!还不如还点价,给自己省钱实际呢。”

    听到唐卫国为自己考虑,刘立阳有点感动,但还是笑了笑:“不还价了,就这个条件。”

    眼见刘立阳坚决,唐卫国只好起身,走到办公桌旁,拿起电话,总公司的经理打过去。

    95年,普通的鞋厂每个月外放加工的货一般是百来万双左右,一些大厂,会达到两百万双。

    刘立阳更改的条件,相当于把协风鞋厂每个月外放的货都拿走了。

    一般来说,总公司的经理不会去干预鞋厂货物的外放安排,鞋厂每个月把货外放给哪个作坊加工,要外放多少,厂里的车间主任就能做主。

    但是,眼下一个作坊要把厂里每个月外放的货全部拿走,这就是大事了。

    电话接通后,唐卫国马上将刘立阳提出的条件做了汇报。

    “一个小作坊,口气倒是不小,还想包下我们所有外放的货。”

    电话那头的经理琢磨了一会儿,明显瞧不起刘立阳的小作坊,笑着调侃:“行,答应他, 我倒是要看看,他每个月能完工多少双。”

    “好,那我跟他签合约。”

    唐卫国应了一声后,向刘立阳点了点头。

    刘立阳高兴地笑了起来。

    花三万块,每个月多拿到几十万双,甚至一百万双的货,这钱,花的太值了!

    "http://zmccx.com/9_9679/"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