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p>
2月22日,燕京时间上午九点整,第十八届美国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正式开赛!</p>
今年是该项赛事举办以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p>
一共有来自全球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共两万七千多支队伍参赛。</p>
除了比赛时间要多上半天,建模论文使用语言必须为英语外,其他的规则方面倒是和国赛没什么区别。</p>
当天早上八点,毕齐一行人早早的就来到机房。</p>
然后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和机房内的其他队伍一块等待着题目下载通道的开启。</p>
这是毕齐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建模比赛,有点小紧张。</p>
他紧攥着手,视线一眨不眨的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静待着竞赛的开始。</p>
…………</p>
燕京时间九点整,建模题目在各大官网开启下载通道。</p>
美赛建模题目共有六道,选择其中一题作答。每道题目都有其固定的侧重点。</p>
a题,连续型。</p>
b题,离散型。</p>
c题,大数据。</p>
d题,运筹学/网络科学。</p>
e题,环境科学。</p>
f题,政策。</p>
选择a、b、c中的其中一题,便默认参加mcm(mathematitest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竞赛。</p>
而选择d、e、f题的话,则默认参加iterdisary modeling、交叉学科建模竞赛)竞赛。</p>
如果硬要说mcm和icm的区别的话,一般mcm竞赛题目较具体,表述简洁,要求明确。</p>
而icm竞赛题目更开放,问题更“大”,更宏观,篇幅较长,往往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一般不依赖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生活习惯。</p>
而mcm的题目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米国生活为背景,其他国家特别是华国参赛者不熟悉。</p>
所以说,多数情况下,华国参赛者都会选择d、e、f中的一题选择作答,即参加icm竞赛!</p>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团队擅长的领域,这种观点也不能当做一种定论来看。</p>
“可以开始下载题目了!”</p>
旁边,传来队友赵亮的一道声音。</p>
“搞快点,搞快点!”</p>
另一位队友方云龙站在赵亮后面催促道。</p>
他们一共就只有八十四个小时,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是金钱。</p>
一共不到十兆的题目,即便同时下载人很多,但也很快就下载好。</p>
毕齐挪了下椅子凑过来,三人便一块望向电脑屏幕,仔细浏览起每道题目。</p>
a题,有关无线电磁波的传播问题。</p>
b题,语言种类的问题。</p>
c题,能源生产问题。</p>
d题,汽油汽车与电动汽车的问题。</p>
e题,气候变化问题。</p>
f题,**成本问题。</p>
六道题目,三人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全部浏览完。</p>
同时,毕齐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p>
首先,c题和f题是肯定不能选的。</p>
c题的内容,是让众人通过一定量的数据的分析和建模,为特定的地域制定一套具备可行性的能源契约,使得增加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p>
而这个被选定的特定地域,则是位于米国的四个州。</p>
分别为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还有得克萨斯州。</p>
那就使得,该道题目带有浓浓的“美国风”。</p>
米国的同学,对于这四个地域恐怕是再也了解不过。</p>
但对于毕齐这样的华国参赛者,那就很不友好了。</p>
由于不了解,所以光是调查这四个州的情况,查阅相关资料,恐怕就要浪费不少时间</p>
因此,毕齐第一个就把这道题目pass掉。</p>
至于不选f题,原因就更简单了。</p>
前面abcde五道题,每道题都只有三问或者四问。</p>
而f题,却有整整的八个问题!</p>
八问!</p>
是其他题目的一倍。</p>
况且,每个问题的难度都算不上简单。</p>
除非是主动想要增加挑战难度,否则毕齐估计很少会有人选择f题的。</p>
接下来,便是四选一了。</p>
“我们选哪道?”毕齐望了一下两位队友,轻轻开口问道。</p>
两位队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开口,“毕齐,你来选!”</p>
毕齐负责的是建模工作。</p>
同时是整套任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p>
选到一道合适的题目对其尤为重要。</p>
而负责编程的陈亮和写论文的方云龙,则对题目的要求没有那么多。</p>
毕齐点点头,接着摸着下巴沉吟几秒,语气坚定的开口,“我们选a题!”</p>
a题,是一道有关电磁波传播的题目。</p>
与其说它是一道建模题目,更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道物理题。</p>
大部分建模题目,是需要很多的数据支撑。</p>
而这些数据,是需要不停的查阅文献得到,相当的麻烦,而且浪费时间。</p>
但a题不同,求解这道题目,所需要用到的数据很少。</p>
更重要的,是在于公式的推导。</p>
a题共有三问,皆可以通过公式推导得出。</p>
毕齐身为一个数学系的学生,推导公式不就是他最擅长的事情吗。</p>
况且,物理同样是毕齐的强项。</p>
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早在去年暑假的时候,毕齐就已经预习完了。</p>
“a题?”听到毕齐的选择,两位队友都是愣了一下。</p>
a题这道题目的难点所在,他们二位都清楚。</p>
一旦运算公式可以推导出来,那便万事大吉。</p>
但推导不出,那后续工作一点进行不了。</p>
可以说,一旦选择该题,那所有的重担,便压在负责建模的毕齐一人身上。</p>
“毕齐,你决定了?”陈亮犹豫一下,开口确认道。</p>
“我决定了!”毕齐重重点头,“相信我!”</p>
中途换题,是大忌中的大忌。</p>
因此,一般情况下,刚开始选定了哪道题目,无论后续如何,便会一条路走到黑。</p>
选题工作,可谓是相当重要的,需谨慎再谨慎。</p>
不少的队伍,不惜浪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用在选题上,也是这个道理。</p>
赵亮拍拍毕齐的肩膀,“我信你!”</p>
方云龙在旁边点点头,“我也是!”</p>
三人早已绑在一条战车上,要是这时候还相互不信任,那还不如直接弃赛算了。</p>
毕齐点点头,接着坐在电脑前,拿出准备好的草稿纸和笔,进入竞赛状态。</p>
他很快就冷静下来,再次仔细浏览了一遍题目,按照顾律讲授的思路分析问题。</p>
足足小半个小时后,毕齐才开始在草稿纸上动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