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723章 彻查-重生于火红年代txt精校版免费阅读

第723章 彻查-重生于火红年代txt精校版
    铁总说得没错,这一次事件的严重程度超过了想象。首先就是财政部,在通胀率已经下降到不足3%的时候,国债的贴息率却由94年的8%一下子提高到13%,整整5个点!

    为了这个巨额贴息,财政部在通货膨胀已经被抑制的前提下,花了国家的钱,多支出了约16亿。这相当于每个人多付出了1.2元,对于1995年的8亿农民来说,等于他们一天半的伙食!

    可以肯定,这一次财政部为了下属单位的利益,违法乱纪,滥用权力,这里面甚至不仅仅是财政部一家的事情,到底涉及到多少神仙,谁也不知道。

    其次是监管方,上交所。1993年出台的国债期货交易办法明确规定了允许卖方在保证金制度下进行卖空,但是没有规定卖空的限额。只要卖家在到期日之前把所有产品赎回,就被默认不属于违规,更谈不上违法。

    事后统计,万国证券最后八分**抛出1056万口卖单。按照上交所的规定,国债期货交易1口为2万元面值的国债。1056万口的空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2100亿的总市值,意味着1994年华国gdp的3%左右!当时327国债总共才240亿,这样的天量可谓空前绝后。

    如果按照收盘价交割,以内幕消息作为投资理念的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反胜为败,以市场技术分析为投资理念的万国为代表的空头反败为胜,双方各自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盈亏。

    但是当天晚上,魔都交易所受命宣布,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的所有抛单无效!当天收盘价定为151.30元。

    上交所判定万国证券违规操作,取消卖单的直接理由是保证金不足。万国巨额卖单的保证金,实际计算下来是52.8亿人民币。

    万国这样的金融机构,自身资产已经达到了12亿元。再加上信托投资,能够控制的资金在数十亿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孙祖杰可以肯定这么多钱,他们的账上根本不可能有,当然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中经开这一边,他们同样没钱也只能平仓。

    这个时候双方就开始比拼后台了,结果当然是中经开完胜,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被万国证券翻转的盘子,再次倒转过来:万国证券亏损16亿华元濒临破产。

    如果按照万国抡板斧砍出的收盘价到期交割,万国赚42亿元;如果按151.30元平仓,万国亏16亿元。许多人这一天内在千万身家的暴发户与债台高筑的穷光蛋之间转了个来回。

    也是因此,这一天,被外媒称为华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可以说输赢双方全部都违规,甚至严重违法。

    所以这件事最大的失败者事实上是上交所,作为制定规则的机构,出了这么大的纰漏,华国金融系统的底裤完全被扒了出来。

    当然这还没有完,真正的麻烦是另外一家,那就是辽国发,他们玩得更大。在327事件中,辽国发先和万国做空,最后时刻辽国发临阵倒戈,突然空翻多,因此名气大噪。

    可是问题来了,要想坐庄,辽国发没有那么多钱,他们必须想法设法的拆借。当时中州证券交易中心就是一个最大的资金拆借市场,不少个人和机构借国债回购之名,非法拆借资金。

    而一些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看到有年百分之十五、二十以上的回报利息,就放手拆出资金。新81中文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a href="

    一、财政部贴补国债的依据到底是什么?谁做得决策,提议人是谁?谁支持?谁在幕后操纵?都必须搞清楚。

    二、财政部与中经开之间有没有内幕交易,如果有,谁干得,必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泄密的。

    到底是哪些人在中经开拥有账户,国家买单,个人赚钱,这是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而且一次就损失几十亿。

    利用政策手段牟取个人私利,这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犯罪现象,必须严厉打击,要不然有样学样,以后就永无宁日;

    三、上交所管理严重失职,是能力问题,还是故意纵容。为什么期货交易,没有足够的保证金,这不是变相让人犯罪吗?

    这三件事都必须查清楚,我提议由中枢成立专案组,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彻查。

    除此之外,327国债过去一年的交易记录都要全部翻出来查一遍,不管是赚钱的一方,还是亏钱的一方,如果有违规的地方,一律不能放过。

    我们要给这些喜欢投机的人一个惨痛的教训,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孙祖杰话音刚落,铁老板就鼓起掌来,与会的同志见负责金融工作的铁老板公开支持,都面面相觑。

    随着一批老同志陆续表态支持彻查,会议气氛大变,最后无奈的财政部领导也只得颤抖着举起了手。

    见众人意见统一,这件事就定了下来,一起因为327国债事件引发的空前大案至此就爆发出来。

    会议结束后,孙祖杰在铁老板的办公室,有些奇怪的问道,“铁总,我看中枢一开始的处理方案应该是想息事宁人,为什么您又突然改变了主意?”

    “昨天你说有钱不搞实业,非要投机乱来,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金融确实重要,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是我国真正的根基。

    我们这几年对金融有些放过了,这才出现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国外也同样如此,巴林银行那么老资格的银行竟然说倒就倒,太让人震惊了。

    如果亚洲金融风暴真的如期爆发,我们国内的金融机构会不会出大问题,能不能扛住,我心里没底。既然这样,那还不如乘着现在,好好整顿一下,这样我们到时候压力要小得多!”

    ()